掘金扩容中的新股



  中国证券市场正在迎来一个全新的扩容发展的空间,因为我们股市的股权结构性改革已经完成了其对未来市场快速发展的市场制约,而中国经济的这种持续健康发展也为其提供了宏观基本面上发展的环境,更值得我们关注的是人民币这种持续省直的趋势,注定了中国资本市场这种历史性的难得机遇。

  而在我们目前这个并不能有效适应整个中国经济发展需要的资本市场,扩容就成为一个必然的趋势,这既是市场自身发展的需要,也是国家整个经济发展的需要,其实这种态势已经十分清晰地展示在我们面前,刚刚登陆股市的中国国航、中国银行、工商银行,这些超级蓝筹股的出现都是在向我们揭示,一个高速发展和扩容的时代来临了。

  新的总是好的:

  在我们这个资本市场上,有太多这样的故事,投资者追捧新股似乎是一种传统,尤其是在2003年以前,市场对新股的追逐热情非常高涨。1998年至2002年,新股首日收盘平均涨幅在130%以上,高的达10倍;上市首日换手率一般在70%左右,高的达90%以上。后来随着这些新股上市后业绩快速的变脸,极大地打击了投资者对新股的青睐,市场随后也在股改问题上的争论导致了市场融资功能的窒息。这不仅影响到了市场自身的发展,也阻碍中国资本市场与中国经济严重不匹配的矛盾,为此管理层在面对市场要进一步开放下,首先对市场进行了大刀阔斧和开弓没有回头箭般的股改,也就是我们看见已经进入尾声的股改。

  随之市场的扩容和造血功能再次被激活,当我们看见象国航、中行、工行等这样的超级航母出现,以及深圳中小企业板的密集发行,市场摇新一族也就产生了一种取舍的问题,尽管现在发行的新股并没有以前那样的暴利了,但市场投资者对新股的青睐依然是那样的执着,并且不惧怕目前这种跨越式的扩容,如果我们能够对现在和未来市场趋势的发展有一种更加清晰的了解,这对于我们在选择新股的时候是能够起到十分有益的帮助。

  尤其是现在发行的新股,随着发行监管的日益严格,包装上市的公司会被不断排除掉,使得参与的投资者可以比以前更加放心,而相对与原有的上市公司,投资者对其的了解也更加容易,对于机构的持仓成本也相对比价清楚,这也是很多投资者愿意参与新股的原因之一。

  在目前新股发行中,大蓝筹占居了主要的市场分额,就是当初最不被看好的国航到今天也已经有100%的收益了,这就是现在市场所演绎的一种趋势或者特征,这就充分说明了参与新股的价值,当然这种认识也是经过市场的演绎被认同的,而现在为什么这样大股本的公司,也能被这样轻松地价值挖掘出来或者被一路追捧呢?这就印出了笔者下面要谈的问题。

  积极参与大蓝筹股:

  以前投资者不太愿意参与大盘股,是因为那些大盘一般情况下很少能够给做新股的投资者带来可观的收益,这是因为哪个时候市场本身局限造成这些大盘股很难有很好的表现,也是因为每个不同时期投资者对市场的理解和政策对市场的影响,在进入06年四季度后,市场上这些大盘蓝筹股,尤其银行股的表现犹如一夜春风吹来,把指标股的行情淋漓至尽的发挥出来了,说明了什么呢?

  我们说未来市场将进入一个大蓝筹时代,或者叫指数型市场,是因为在我们过去的市场上没有做空机制,而现在管理层正在积极安排这种交易制度的创新,让市场能够通过做空来释放市场自身的风险,反过来也促进了这些大盘股的发行,未来市场主力如果想自己能够对市场产生一点影响,那么就必须自己手上要拥有一定数量的这些大盘股筹码,所以现在市场内的那些指标股也好,或者正在登陆市场的那些大盘股也好,也就成为了场内场外主力资金主要关注和吸纳的对象,这也是我们目前看见市场上二八现象的原因,当然也有因整个中国经济的整体持续发展,人们对这些大盘蓝筹股的重新估值或者预期有关。

  而市场机构投资者的发展壮大显然是与之相匹配的大市值公司的上市是相互相承的,工行仅仅是一个开始,如果从行业分布上来看,中人寿、中移动、中海油等回归也就是必然之路,而这些公司已经在海外市场上,已经给投资者交出了满意答卷,所以这些公司的陆续回归登陆国内市场,带给市场投资者既是一种投资回报,更是一种投资理念的转变,原来怕恐龙(大盘股)的时代已经过去,现在这些所谓的恐龙(大盘股)已经可以成为飞龙,被高高地推向中价股或者高价股的行列。

  我们投资这些大蓝筹的公司,其相对稳定的业绩和行业龙头所产生的稳定效益回报,是那些机构投资者所青睐的主要原因之一,当然在适当的时候也可以用来做空规避市场的风险,这就是未来我们要积极参与这些新的大蓝筹的原因所在。

  密切关注中小板:

  大蓝筹因为是指标股,在被市场主力资金关照下,那么中小板的新股是否值得我们关注呢?从目前两市的市场格局来看,深圳的中小企业板也正在迎来自身的高速发展时期,从目前正在发行的节凑来看,中小企业板也就是中国未来的创业板市场,在这个市场上的上市公司虽然没有沪上市公司那样的大市值,这也许就是中小企业板其自身最大吸引力所在,我们看见美国纳斯达克市场上那些闻名全球的企业,在中国经济目前这种高速发展时期,也一定出现象微软、思科这样的公司,这是中国经济这种大背景下所必然会产生的。

  现在不断在进入我们这个资本市场上的很多企业,相对于其它企业,这些企业如果能够拥有自己的先进的核性技术,或者叫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核性技术,那么在借助这个资本市场,其发展的空间也是十分巨大,也就是有一个高速成长期,这也是很多投资者,尤其是机构投资者愿意参与其中的原因,他们会通过自己调研和研判对其重点参与和投资,因为这样的公司其带来的投资收益相对更高,所以我们投资者在对参与这些新股的时候,就必须认真地分析研究其基本面,了解其行业和其核性技术的能力,是否具有这种不可复制的优势,其实我们已经看见在中小企业板上有些上市公司已经开始在进行这种战略性整合,也可以叫并购,其目的就是用最快的时间把自己做大,把行业利润留在自己手里,可以预见这种整合会在我们中小企业板上更多地出现,这就需要我们投资者要用更加专业的眼光去发现和挖掘。

  以下是最近新股发行市场参照:

  国航发行价:2.78元收盘价:4.78元

  中行发行价:3.08元收盘价:3.70元

  工行发行价:3.12元收盘价:3.92元

  北辰发行价:2.40元收盘价:5.21元

  潞安发行价:11.00元收盘价:13.38元

  中材发行价:8.98元收盘价:14.83元

  栋梁发行价:6.36元收盘价:10.48元截至06年11月21日收盘。

  从以上这些新股的发行来看,目前基本上都给投资者带来了客观的投资回报,但在中小板的这种密集发行中,我们不排除也会有质地一般的公司上来,而且随着今后更加密集的发行,新股的青睐也会受到影响,但一些在行业中有核性技术和知识产权的企业会得到市场更加积极的关照,这也是我们投资者在选择新股是所需要密切关注和挑选的重要课题。

  交流QQ:332732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