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报不出·迭创新低·差点腰斩的另类思考?


年报不出·迭创新低·差点腰斩的另类思考?

 

中国股市由于管理层的高明缔造了三板,而三板可以说是一个极度边缘化的板块,故而至少到目前为止还没有分享到股改所带来的暴利神话。

当然我们的B股同样在没有股改的情况下但由于可能存在股改问题如什么合并或回购等假想,从而造就该板块稳稳地在高运区运行,尤其是深B更是迭创新高。

事实上,三板同样也存在股改问题,由于极度地边缘,加之炒家的功力较弱,不足以推动股改大戏。

实际上就是由于交易方式造就了换手率极低,地量复地量的结果,从而造就了三板更多的是处于单一炒作模式,炒家自恋情结可能比较浓厚。这可从三板的广东广建身上体现出来。

广东广建并不是主板退市概念股,而是过去NET-NASDAQ系统残留下来的个股之一。该股目前总股本0·8495亿股,流通盘0·5459亿股。

该股在今年4月14日公告由于财务人员变动而无法按时出年报,故而仅能在5月底才能出。当然该股至今也没有出年报。

作为一家非主流板块上市公司,但至少也是一家准公众公司,难道财务人员变动就可以不出年报?这至少说明该公司管理还是比较混乱,尤其说明财务管理是相当混乱,要不财务人员变动一下年报就无法出、无法通过审计?

或许该公司是不是隐藏着什么不可告人的目的?就是过去财务数据都是假的或许压根儿也没有什么业绩?但年报也可以出啊!我们的潮洲金曼如此大的亏损都可以出年报,而山东港岳仅靠变卖资产渡日不照样出年报?因此那不是什么借口,或许是学习一些更垃圾公司为了节约那十几万元的审计费而不审计也未可知?倘如一家公司连十几万元的审计费也出不起了,那该公司最好宣布破产可能更爽一些?

广东广建由于年报问题以及可能隐藏的更大问题而导致该股不断地创出新低:

第一低点远比三板上市以来的前期低点1·31元还低一分至1·3元,但随后反抽至1·61元;

第二低点至1·17元,反抽至1·34元;

第三低点至1·06元(可能是?)。

从这三组数据可以看出,新低是逐波形成的,每后一个低点比前一个低点低10%左右,而反抽的幅度是缩小的,这是由于每后一个低点比前一个低点形成的超卖幅度要小所致。

由于低点不断地刷新,就造成了该股最新点位1·06元与年内高点1·97元相比,差点就腰斩了,而该股仅需再度下跌0·07分就可以实现腰斩了。

这种可能性还是有的,但至少需要有人在此后价位有人继续卖出?事实上散户在此价位卖出者可能性比较小?因为第三次新低形成过程中有人卖出50万股,价位是在1·12元处,但仅成交15·94万股,而在1·06元处分两次分别成交13·54万股和27·02万股,但此时从1·06元至1·09元处仅有人卖出0·41万股,抛单已经十分稀少了!

这至少说明了一个问题无论是主板还是三板,场内炒家是主导整个市场的,它的涨跌更多地体现了炒家们的复杂心理状态?

涨也好跌也好,都是炒家们的声音要远远地大于散户的声音从而左右了我们的思维?或许这就是我们散户容易亏损的原因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