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法今用 (29)
第八:九变
孙子曰:凡用兵之法,将受命于君,合军聚众。圮(匹)地无舍,衢(渠)地交合,绝地无留,围地则谋,死地则战。
意:用兵的基本原则,将领受命于国君的任命,招募士兵,组织成军队。
圮(匹)地无舍:圮(匹):低下。
四面高,中间低,圮地:低洼之地。
诸葛孔明解为:圮:地狱
舍:驻扎,低洼之地不可以驻扎。
道理:此地形,易攻难守,一旦敌来攻,就会是以下抗上之形势,安营扎寨的禁忌。所以,诸葛亮形容这样的地形为地狱!
衢(渠)地交合:在四通八达之地,就要结合好!
原因:如果将领受命驻扎在一个四通八达地,这就表示这是一个无天际可守,很容易受到攻击的地方,为了不至于败落,一定要和邻近的城池、部队、人民处好关系,在必要时形成支援,反之,要受苦!(唇亡齿寒之理)
绝地无留:让人陷入绝路之地。
绝地:无通之地,怎么个无通?
1、前进不通之地,一旦受到攻击,没有回旋的空间。让自己陷入困境。
2、无薪无水,无法支付补给,一旦开战,师老兵疲而致败。
3、容易埋伏之地,只宜敌来,我不宜往,更不宜留,否则,一旦中了埋伏,死无葬身之地。
用地则谋:容易被人攻击,而难守住之地(围地)。
意为:受到敌人包围,在险境时,与其硬干突围,不如想个特别适合的计策,用脑子作战,比用拳头成本低,而且效益要高得多。
死地则战:死地:1、劣势地形 2、军队陷入几乎必死的险绝之地。
此时,一旦陷入,任何计谋都无用了,怎么办?则只有拼死力战,或许,还有一处生机,此时,居危处时,求生 极其强烈!
战力潜能:反正横竖都是一死,不如一拼吧,历史上有许多胜仗都是这样打出来的!
涂有所不由
涂:途——路途之意——行军路线
由:从——经过
行军的道路要仔细选择,有的道路不宜行走。
不利行军的路线不能走,以免来抵战场前,就被险恶的地形打击而败,先折损兵,重武器装备。
由不当之途而走如何能胜?
军有不击:有的仗不必打,有的军队不宜挑衅攻击。有的仗打完了,本大利小,要打本小利大之仗。
城有所不攻:有的城池不必费心攻取。
原因:
1、城小,粮足,防守坚固,攻而吃力不讨好!
2、攻下而不易守的城,分散兵力去保守。
3、没有决战重点的城池,若开战,影响大,重要的是后续计划,当然不攻。
例:强攻坚固城池,沈攸败亡
南北朝时,南朝宋顺帝,大将沈攸,为反对朝中权臣萧道成揽权,把顺帝架空,在荆州起兵,挥师逮康,大军来到郢(影)州时,守将柳世隆拦去路,部将劝沈攸,柳世隆,能征惯战,城中守备坚固,不如越过此城,直直指京师逮康,一旦攻破逮康,拿下萧道成,郢周就不成问题,沈攸不听,全力攻城,结果兵败自杀身亡!反萧大计不成,南宋不久也被萧道成灭了。
地有所不争:有的地不适宜攻取。
原因:
1、小利型之地,容易攻得,也易失去,攻无益,不如不攻。
2、攻对战势无太大好处,失去也无坏处(鸡肋之地)不如不攻。
例:夫差(吴王)攻齐,伍子胥劝——不听——攻齐胜后,烦吴子胥,几年后又攻齐,伍又劝——不听,结果——败。攻何处?攻赵勾践——最后:越胜吴!
君令有所不受:君王的命令有时候不要接受。
原因:
1、君王位贵,权大,但不表示军事也强大。
2、君在后方,将兵在前方,一暗一明。
3、若君本是压军令,则将无法指挥好部队,这样一来想打胜也就难了。
将之任务:打胜仗,一仗有速胜利的原则的阻碍,自然都应排除。
故将通于九变之地和者,知用兵矣:将不通于九变之利者,虽知地形,不能得得地之利矣。治兵不知九变之术,虽知五利,不能得人用矣。
九变之地利:1、圮(匹)地无舍 2、衢(渠)地交合 3、绝地无留 4、围地则谋 5、死地则战 6、途有所不由 7、军有所不击 8、城有所不攻 9、地有所不争,
最后:君命有所不受
为因应战术——用兵之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