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施有效的绩效管理


实施有效的绩效管理

  

    绩效管理是指企业管理者通过建立合理的绩效衡量系统,将企业远景和战略分解为易理解、可操作的具体指标,合理进行资源配置和工作指导,实施绩效考核,以确保企业与各部门和个人目标保持一致的一系列管理活动。上海震业财务公司董事长王震寰认为,绩效管理作为一种能有效提高员工表现,实现企业经营管理的方法,已经得到越来越多企业的认可。绩效管理的实施可包括四大步骤:

  准确定义企业长效战略 通过内部沟通,建立关键绩效指标,使企业战略与企业各部门和个人的业务活动联系起来;

  进行业务规划 使业务单元(部门和个人)针对自身所承担的绩效指标进行有效设计自己的经营活动,合理分配所需资源,实行绩效指导;

  合理使用考核结果 一方面用于业务规划的改进,一方面作为激励方案实施的依据,与员工的切实利益相挂钩;

  对体系运行保持监控,定期评估更新 及时调整已不适合的绩效指标或绩效管理活动,在企业内外环境变化影响下,调整活动将会涉及企业战略的重新定位。

  在进行绩效管理体系设计时必须遵循六项原则:

  指标设定客观性原则 以企业远景和战略为基础,在深入分析和充分沟通的基础上设定分解到部门和个人的关键绩效指标,避免主观臆断和个人情感因素的影响。

  信息采集准确性原则 保证用于验证绩效指标完成结果的数据信息真实有效,对于非量化指标使用360度信息采集方式,做到信息来源广泛全面。

  资源分配合理性原则 针对确定的绩效指标选择相应实现策略,并据此分配必要的资源,确保资源使用过程中的有效的工作指导和相互间协作。

  考核过程透明性原则 建立专门考核执行机构实施绩效指标考核,考核程序、考核方法等事宜应对被考核者高度透明,考核者与被考核者的双向沟通渠道清晰,考核结果及时对被考核者公开并按程序受理其申诉。

  激励机制公平性原则 严格依据考核结果,实施对部门和个人的激励方案。体现差别,奖惩分明,保证激励手段多样化,以满足员工不同的需求。

  体系运行进步性原则 绩效体系本身需要阶段性的回顾,观察实际运行效果,视情况对绩效指标和执行策略加以修正,不排除对企业战略加以调整,以保持体系的持续有效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