谢文不是企业家:就职雅虎中国40天离职


  本不想就此事做评论,以价值中国网在互联网领域的创新能力,其实根本不需要靠评价任何一位中国互联网企业家来吸引眼球,的确是有话想说。

  但是我想说的是:“谢文不是企业家”。

  谢文自己创业过,而他的职业经理人生涯,是从和讯开始,之后就上演了很多的故事。这一次就职40天就从YAHOO离职,不过是证实了我之前的预测:我曾在公司内部会议上,向同事们传阅过谢文去YAHOO就职前的一篇文章——大意是绝大多数中国的Web2.0网站都太无聊和幼稚,我对此非常认同。谢文确是一个很有智慧的人。然而,当时我又说了一句话:谢文估计在YAHOO不会做太久,以他的个性。

  其实,一个真正的企业家是不应当太“率性”的——“率性”,这个媒体爱用的词,作为职业经理人可以因此显得COOL和时尚,而作为企业家,却是致命的灾难!

  这个事情之后,众多媒体一定开始讨论“谢文和马云之间的利益关系和是非”等等,但这些其实都不是重点。(在诚信和守法的前提,这种层面的合作,利益一定不是重点。)重点是:谢文缺少为达到目标而应有的坚忍。(当然,谢文一定会评估,“这个老板是否值的我去坚忍?”,一个巴掌拍不响,这个是非问题永远没有答案。)

  软银孙正义说:“所有的事业开始于一种毫无根据的热情,接下来的事情就是坚持了。”谢文有激情,却没有坚韧不拔的决心。以谢文的职业经验,一定可以想到和马云这样的企业家相处,不是一件容易的事。作为“高层职业经理人”(即使谢文一定获赠了YAHOO的股权,他在此时的角色更是“职业经理人”),事先就应当理解和“老板”的相处也是需要“耐心”和“互相妥协”的,这是职业素质的必要部分。

  马云也犯了一个错误:他现在手上的企业太多——先是阿里巴巴、淘宝网、支付宝、现在是YAHOO中国——他自己不可能有精力逐一经营,他希望为各个企业寻找“掌门人”。“掌门人”应当是企业家,而不是“经理人”。之前,淘宝网成功了,我相信当时马云自己花了不少时间,和从阿里巴巴内部培养起来的淘宝网的管理团队一起“内部创业”;支付宝也初具规模是因为淘宝网现成的客户资源,如不成功,就是怪事;而YAHOO呢,因为YAHOO的名气太大,马云一定想找一位名气相当的CEO,内部培养来不及,所以找到了谢文。但遗憾的是,谢文不是企业家,个性上不是。(当然,马云从外部选人方面的错误的问题,也基本无解,谁都会犯这个错误,在市场机会、公司高速发展、以及人才成长方面的矛盾是必然的,没有一个凡人可以与时间对抗。)

  记得多年以前,在一次哈佛商学院的讨论会上,当时,又正值互联网泡沫之后的低潮期,我向马云提过一个问题:“阿里巴巴能够度过互联网的冬天吗?如果能,我衷心地希望阿里巴巴能够早日成功,如果不能,也希望阿里巴巴能够尽快失败。因为无论成功或失败,阿里巴巴都将为中国乃至世界的互联网行业证实、或证伪一个新的商业模式,无论成功或失败,都是非常有意义的实验。”马云回答:“我们一定能够成功,我们不会死掉的。”

  事隔多年,马云坚持下来了,马云成功了,也越来越成功了。我们向他表示祝贺!这不是金钱的成功,是企业家精神的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