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产业转移的笔记
近年来,日本向中国转移某些产业的趋势越来越明显。以模具行业为例,日本企业正加快转移速度。
日本的模具行业在全球模具行业中所占的比例是非常高的,据说,在20世纪80年代,曾经达到45%!一个人口规模仅占全世界总人口2.5%的国家,却生产了全世界45%的模具,而且主要是高精密模具,高附加值。日本人据说是非常有战略眼光的,至少在某些方面是如此,比方说,它的制造业就非常发达。有一个非常牵强附会的故事,听起来有点难以置信,但是,也正好说明日本人做事有他们的风格。话说日本人发动太平洋战争,他们首先派到海外作战的大多是学文科的人,而学理工科的人却被留在本土,从事生产。在日本的统治者们看来,这些有技术的人是日本技术的传承者,是日本技术的血脉。文官战死了也就死了,而技术专家战死了,就是日本工业的重大损失。正因为如此,在日本战败之后,他们很快就实现经济复兴云云。此说很难被人信服,我们无法证实这种说法的真伪。但是,日本的确是很快就从战争的阴影中走出来了。这是事实。
言归正传,现在,日本人把汽车行业转移的重点放到珠江三角洲,特别是广州市周边地区。车来了,配件当然也要跟进。
众多的日本制造业就正在积极寻找中国本土的模具加工伙伴,首要原因就是日本模具加工成本较高,是中国模具加工成本的三倍;日本大批制造企业在中国设厂(仅珠江三角洲地区就有3000家左右日资企业),除可有效降低运输成本、人工成本等因素外,还避免了以往在模具的运输过程中因出现意外损害而导致模具无法正常使用的情况。模具加工的发展趋势是向高速度、高精度、高性能方向发展,目前日本模具企业的高密度加工具有相当优势,因而日本模具加工企业逐渐向精密模具加工集中,而一般模具加工则开始向中国等地转移。
中国正在成为一个制造业大国,也使我国模具工业迎来空前的发展机遇。模具行业是一个技术、资金、劳动力都相对密集的产业,我国的平均劳动力成本仅是美国的1/40到1/30。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我国技术人才的水平也逐步提高,而工业发达国家模具发展逐渐萎缩的趋势,也加速了这些国家把本国模具工业向工业和技术基础较好的国家的转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