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末教师与学生之间的博弈:考试问题
刘建江
光阴似箭,本学期已到17周,按照教学计划,18周就结束《国际经济学》的课程教学了,安排在2007年1月18日考试。
每每到了期末,学生开始叫苦哭穷了:“老师啊、复习一下,划一下重点”!!
学生真是绝啊,多年的磨练,造就了他们极高的套题水平。如果你不划重点,则会运用排除法提问:“这个地方怎么考啊?会不会考?”
每到这个时候,我就有一种幸灾乐祸的感觉。想当初,我们是多么老实啊。
记得两年前的这个时候,我也是上国际经济学,到了期末结束的最后一堂课,我说,同学们啊,这么课就结束了,有什么问题么?
学生大惊:还有复习呢?
我说,刘氏风格,就是没有复习这一项,因为呢,如果划重点,那就意味着一门课程的总结与领悟过程,全由老师来替代了,同学们比的只是记忆力了,不利于人才培养与各位高水平的发挥。
这一下,同学不一片嘘声,不过整体还好,基本被接受。
有一位同学,可能是对我的风格不太了解啊,非常生气:“不划重点我们怎么考?!到时我们没法考试那老师负责!”
真是好象我得罪了她一样。现在的学生老太爷啊。
我说,没问题,你自己负责,拿笔考试就是,刘老师上课多年,从没有复习划重点一说。
如此下次,同学们通过相互的信息了解,大致知道我的风格了。所以,这个学期期末呢,同学们也没有什么特别的要求。
其实呢,现在许多学校搞学风制,学生选老师,对老师的压力其实很大的,形成了许多老师怕学生的情况。3年前,因为学校合并,我不划重点,还抓考勤,不准上课讲话,记得那时,学生真是生气啊!心底可能想“我们自由,你管什么?”
想想,现在我的风格终于被接受了,真是难得。
(2006年12月27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