户籍新政不能大搞"权钱交易“


最近西安市政府做出决定对户籍制度实行准入政策,并从2006年1月1日起用三年时间逐步取消城乡分割的农业户口和非农业户口,此制度的出台,无疑是对一心相当西安市民的社会各界人士提供了“强心剂”,但与此同时,也有人为此而担忧,西安户籍新政制度的出台,关键要看如何执行制度,能否将新政措施落在实处?这些才是大多数人所关注的焦点问题!
       没有人否认,城乡户籍制度一体化是大势所趋,然而,在改革现存户籍制度这一目标下,过程和手段至关重要,而正是在这一点上,人们的分歧还很大。在最近好长一段时间,在不少区县,一些相关部门便已“暗箱操作”“农转非”,有的地方甚至公开对外出卖城镇户籍,只要花几千,甚至上万元,便可摇身一变成为城里人,这种把办户籍当“赚钱”营生的操作办法显然违反了现行的户籍制度,对此全国人大代表倪乐在今年的全国“两会”中则提出,必须建立城乡统一的户籍制度,他主张从法律的高度取消城乡分割的各种户口类型,并以此来消除、剥离附着在户口背后的各种“权钱交易”,这无疑是大快人心的好事!另外还有全国人大代表和政协委员则提出户籍制度改革应循序渐进的实施,即应先逐步取消各种城市居民享有的优惠待遇,降低城市户口的“含金量”,然后再废除现存的户籍管理体制,实行国际通行的登记户口制。
        一些地方把办理城市户口当“权钱交易”,进行暗箱操作,这种做法显然违反了现行户籍制度,是把社会公益事业变成为个别地方和部门的“创收”,翻开《现代汉语词典》,“制度”被解释为:要求大家共同遵守的办事规程或行动准则。看来,“制度”在本意上是必须切实遵守的,而不只是“忽悠人”的花架子。
       在眼下这样一个“制度主义时代”,“制度”常被人置于拯救公正与规范之利器的高度,乃至言之必称“完善制度”之类。但是“制度”一旦被某些地方,甚至某些部门和个人“偷梁换柱”就成了“制而不度”了,正如人们常说的,“我们现在不缺法律而缺执行”一样,就又是一个“看上去很美”?因此,对于户籍制度而言,首先需要完善的是制定制度的“制度”和执行制度的“制度”,缺少这二者,再好的新政只能是一只“没有翅膀的鸟”,想飞也飞不起来。但愿我们的户籍新政能落到实处,成为一项真正造福社会,造福于民的大好事,对此,人们也将拭目以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