顺德政府为工业持续发展找对了路子


旧有的生产环境成顺德企业国际化“瓶颈”

从肩挑手提到携货乘车,从小型车队到大型集装箱,近三十年来,顺德人的生产和经营观念已经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规模经济、集约经济、科技经济已经成为“顺德经济”的内涵和特质。

对数以千计的顺德中小企业而言,发展走的是一条从配套大企业到配套与独立发展相结合的路。在经济全球化的背景下,中小企业已经从本地配套日渐融入国际分工的价值链条。加入WTO后,顺德经济与国际市场接轨程度的日益提高,众多中小企业面临各种各样的对外合作机遇,直接参与国际竞争,又从客观上要求中小企业步入新一轮的自我提升和自我发展。

与上世纪“有一块土地就可建厂,做一宗产品就可赚钱”的“黄金时代”相比,顺德企业所面临的生存和发展环境已经发生悄然变化:可供用来建厂甚或租用的商业用地越来越少;大批外资企业登陆,将带来新的行业洗牌;外商贸易与合作对生产条件、工作环境提出了更高标准……

旧厂房占据了大量的土地,档次不高、后劲不足的企业留了下来,高质量的投资却引不进来,工业区的收入减少、环境变差、维护变难……无疑,顺德目前遍地可见的低层简易厂房成了制约顺德经济“国际化”的一大瓶颈。

天富来模式:“引凤筑巢”构筑“三赢局面”

容桂土地发展中心主任何开亮这样说道:“我觉得天富来的出现是‘三赢’。对于投资商来说,可获稳定的投资回报;对于企业来说,可节约投资成本、降低投资风险;对于政府来说,不用投入大量资金,不用承担招商风险,就可以达到改造村级旧工业区、集约利用土地、改善城市面貌的目的”。

越发达地区土地供应越紧张的规律已经在顺德,尤其是容桂体现出来。发展以多层标准厂房、综合配套为特征的工业地产,是整体环境转变的背景下,突破经济发展资源“瓶颈”的一条路径。

工业地产买家一般都是新兴的、从事技术含量较高、所需厂房面积不大的中小企业。自己买地建厂拿地不容易,费时费力;不能解决配套,不能建立销售网络,谈不上物管、治安。而诸如天富来这样发展成熟的工业城,则有良好的生活、休闲配套,还可以为企业搭建销售渠道。

以推动中小企业参与国际分工、寻求国际合作机遇为目标,引领企业从形象到发展模式向国际看齐,正是天富来国际工业城 “从这里走向世界”理念的精神核心。这句话包含的意思,既指观念、模式、环境和氛围与国际接轨,也指客户来自世界、产品走向世界。企业能够在天富来以现代化的新形象赢得世界各地客户更多的信任,在世界经济一体化大潮中,企业与欧美等地的企业合作机会越来越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