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焜耀:苍狼最终的下场都是会消失的!


  李焜耀:苍狼最终的下场都是会消失的!

  中国企业家杂志还是“不简单”,牛文文还是挖到了别人挖不到的东西。2006年22期杂志刚到手,我几乎用了半天的时间,关掉手机,关闭办公室的门,来思考“李焜耀的放弃”专题一文。一起看似完美的并购为什么会失控为一场灾难?是什么让这位曾经屡战屡胜被同行称为“超人”的企业家下定决心放弃?

  结合我10月12日在新京报发的《明基“断尾”求生存的启示》,觉得总结这么几个教训值得注意:

  一,对于做品牌心切的李焜耀来说,遭遇西门子的滑铁卢的教训是非常惨痛的。亚洲的消费型成长型品牌要收购一个欧洲“汽车文化”式的老品牌,困难可想而知。而李焜耀却高估了西门子并购倒贴的商业逻辑,一个快速、弹性、机会型,一个稳健、规范、完美型,双方的企业体系和社会体系相差悬殊。这是明基想到的却没有控制到的,也终究是无法控制到的。买亏损企业,TCL李东生的教训不再说了,还有很多鲜活的教训。

  事先的资金准备不充足,三倍四倍可能都不够;如果买的是大公司的一部分,进入之前就必须要求对方和母公司彻底分割,独立运作一段时间,千万不能先进去再切割;

  要换人,最好尽早换。在这种意义上,我对去年海尔张瑞敏没有并成美泰克倒暗自庆幸,不知道现处“高原反应”厉害的张瑞敏是不是这样想?设想一下,如果海尔竞购美泰克成功,我真不知道现在的海尔会怎么样?或者说,美泰克是不是就是一盏省油的灯?

  二,愿赌服输,失控,这是李焜耀直觉最应想到的一个词汇。西门子经营状况的恶化大大超出了李焜耀的想象。“没办法,我不能再顶下去。顶下去公司危险太大,我不能把公司带入那样危险的境地”,李焜耀承认必须自己认输,否则整个明基可能在明年年底前就看不到了。这是豪情壮志还是扼腕慨叹,恐怕这才是李焜耀和他的老板施振荣的万不得已。

  明基并购西门子手机就像是爬一座高山,爬一座品牌的高山,尤其是做世界品牌,一下子扩充到非常大领域的高山。在这个过程中,李焜耀觉得自己身强力壮,所以当李焜耀们看到一条捷径可以走的时候就走过去,而这条捷径越走越发现不仅是消耗体力大,而且爬到后来是悬崖绝壁,风险太大,所以必须走回原来的路,再继续往前走。这是李焜耀的无奈,更是明基的无奈,甚至是整个中国企业全球化、国际化的无奈。看看长虹,瞧瞧TCL,即使在目前看来值得庆幸的联想,我们都不能轻易定论。中国企业的国际化要走的路很漫长,谁也不敢保证明天还能走多远。

  大前研一说,亚洲企业做品牌,必须以10亿美元为单位投进去,持续砸10年时间。可是哪一个企业可以这样做,能这样做?三星?LG?索尼?松下?海尔?联想?华为?恐怕没有一个企业敢这样做?为什么?市场?内需?过度竞争?各项成本上涨?......我认为都是,中国自主品牌要国际化最大的挑战在于如何经营国际上不同市场的文化差异,也就是当地化的经营能力。发展自主创新的能力是在自己的家门内,而发展自主品牌的能力则是要扩展到门外,未来在国际化过程要面对许多挑战,养成能力的时间也要更长,更要有效结合当地的资源,才会成功。

  三,李焜耀的《苍狼终将消失》一文,估计可能有朋友读过了。我援引李焜耀几句话,大家一起思考。

  苍狼最终在历史上的下场都是会消失的,因为草原总有被吃尽的一天。最后生存下来的会是什么呢?我可以肯定地说,不会有狼,只有懂得生活文明的人类,用更文明的手段、更有文化的思考、更具历史观的企业经营模式,才有条件继续生存下来。

  想了几点,更多的思考会在以后的一些分析中,与大家交流探讨。

  苍狼终将消失,但请爱护珍惜我们的草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