鸡飞狗跳过大年之职场人过春节大调查


2005年1月,在人们即将送走鸡年迎来狗年之际,智联招聘在zhaopin.com上对职场人的狗年春节进行了一次全面的调查。在一周的调查中,共有近5,000位来自国有企业、民营企业、三资企业、政府机构及其他事业单位的职场人完成了在线调查,其中男性占56.4%,女性占43.6%,来自国有企业的被调查者占了15.6%,来自民营企业的被调查者占了42.4%,来自三资企业的被调查者占了37%,来自政府机构和其他事业单位的被调查者占了5%。智联专家在对调查数据的分析基础上,得到了十大发现:

  1、我的年终奖,你到底在哪儿呀?

  每到年底,年终奖总是一跃成为最热门的话题之一,而谈到年终奖自然也是有人欢喜有人忧。在此次年终奖与过大年的调查中,数据显示并不乐观。尽管有超过40%的人表示发了年终奖或是发了东西,但是真正对于年终奖表示满意,可以欢欢喜喜过大年却只占了3.4%,表示凑合的也只有15%,可见对于大部分职场人来说年终奖的发放和自己的期望值还是有一定差距的。更有16.2%的被调查者表示,"一年累死累活,别说年终奖了,连个线头儿都不发。"可见,情绪实在不小。没拿到年终奖的不满意,拿到年终奖的也不满意,40%比3.4%,为什么好"薪"没有好报呢?智联招聘的人力资源顾问分析,年终奖作为肯定过去,激励未来的手段,在发放上要注意三点。首先是时间,节前发年终奖让员工又拿钱又过年,可谓双喜临门;其次是要公平,"不患寡而患不均";再者是要沟通,少在何处,多在何方,其对个人职业发展和企业目标明确的意义已经超越的奖金的价值。一个公司能否规范地发放年终奖金对于员工而言不仅仅是一个物质上的奖励,更是一种精神上的安慰。 每年能够顺利、规范地拿到年终奖,会使员工们产生很稳定的感觉,会增强员工的成就感和归属感。所以,千万别小看了年终奖这件事。

  那么年终奖到底会不会直接导致公司内部的大震荡,引起跳槽狂潮呢?结果显示,有31%的被调查者表示是否跳槽与年终奖是没有关系的,但同时也有22.2%的被调查者表示"没有拿到,准备跳了,好马找水草好的地方",可见持此两种不同观点的被调查者基本相当,前者略微高出。同时,有22.4%的被调查者选择了"早就想跳了,可是现在世道不好,不敢轻易丢了这个饭碗。"可见,有跳槽之心的员工大有人在,只不过是客观条件还不成熟罢了。智联专家特别提醒我们的雇主,千万别以为暂时的平静与现有较低的人才流失率就代表了企业的稳定性与凝聚力。危机是随时都存在的,所以一定要通过加强企业的雇主品牌建设,切实提高企业内部的凝聚力。

  2、爱你在"薪"口难开

  每个职场人都希望自己能够获得加薪和升职的机会,这不仅仅是因为此二者和每个人的个人利益息息相关,更重要的是对于自己工作成绩与工作能力的肯定。然而在此次"和老板谈加薪"的调查中,绝大部分的被调查者或是根本没有加薪或是根本不打算再去做此努力了。调查中,只有6.5%的被调查者表示已经加薪了而且很满意,这个数字实在不容乐观。在05年初,智联招聘和新浪招聘频道联合做的一次名为"你会和老板谈加薪吗?"的调查中,表示"已经加薪了,我很满意的"也只有8%。一年过去了,情况不但未有好转,表示非常不满准备跳槽的还增加了一倍,可见我们的职场人对于工作的满意度还需要大大提高。

  智联招聘职业顾问分析,爱你在"薪"口难开的主要原因,是害怕万一请求加薪不成反而让老板对自己有不好的看法,对自己的发展不利。但是否主动去谈还要本着知己知彼的原则,如果参考市场上同行业类似职位的水平,结合自己的付出并没有明显的落差的话,恐怕直接找老板谈判难免底气不足,反之,不仅要谈还要有备而谈,坦然而谈。在工作中出色的表现和有理有据地说明自己为企业带来的业绩会让你的加薪理由底气十足,恰当合理,反之,如果一味地强调个人经济负担等困难因素,顶多会引起怜悯之心而不是嘉奖之"薪",而靠发泄不满、辞职等威胁手段更是无异于杀鸡取卵,自绝前程。职业顾问还特别提醒,要做好两手准备,万一加薪要求被拒,可以礼貌地咨询老板自己哪些方面做得还不够,让他在了解自己的同时,对自己产生信任,明确你将来的工作目标和发展空间。所以如果真觉得委屈了自己的话,还是应该去谈的,咱们谈"薪"不成还不能和老板谈谈心吗?

  3、年会--唱响公司迎新主旋律

  每个家庭都有自己的迎新方式,单位作为职场人的大家庭也不例外。近80%的公司都选择了以年会的方式"辞旧迎新",同时也有17.8%的被调查者的单位仍然保留着传统的领导给员工拜年的方式。

  4、节日花费看涨,年关难过呀!

  记得小时候就盼着过年,过年了就能放鞭炮了、就能穿新衣服了、就能吃好吃的了、就能有压岁钱了,可是却从来读不懂父母的苦恼。真是不当家不知柴米油盐贵,当自己工作后需要独立承担一切费用的时候才知道过节的开支实在是一笔不小的负担。尽管有31.7%的被调查者都表示自己的预算在1000元以内,但这部分被调查者中很多人只考虑了纯节日期间的花费,像回老家的往返交通费以及给父母过年的钱都没有列入其中。如果把这些开支统统加上的话,一般一个人过年少则也得几千块,多则万元以上。而春节的主要开支依然来自于送礼,有46.9%的被调查者都表示春节的主要花费在于送礼。

  5、今年春节怎么过?

  每逢佳节倍思亲,更何况是中国的传统节日春节呢?所以对于大部分异地工作的职场人来说,都选择了回老家和家人团聚。辛苦了一年,春节是一个难得休息的机会,也有24.5%的被调查者选择了"哪儿也不去,好好在家休息一下"。出乎大家意料的是居然有20.4%的被调查者选择了"为节后换工作做准备",可见想跳槽并在努力准备着的人真是不少。同时,也表明了职场竞争的压力,连春节这样的大假都难免还在与工作发生着联系。

  6、每逢佳节倍思亲

  每年到了这个时候,回老家过年都是一个永恒的话题,在我们此次关于是否回老家过年的调查中,78.5%的被调查者都选择了是,占了总人数的将近五分之四,可见中国人的传统观念还是很强的,春节到了无论如何还是要回家看看的。对于选择不回老家的20%的被调查者,我们又深入调查了他们选择不回去的原因,原来钱、车票与时间成了阻碍他们回去的三座大山。而对于如果需要提前休息或不能按时回来上班需要请假的情况,超过半数的被调查者都会选择实话实说,因为老板一般都能够理解。可见,对于春节的假期老板一般还都是比较宽容和理解的。智联专家认为,每年的年末其实都是老板增进与员工感情的好时机,对于员工春节返乡的理解、节日的一声问候一份小小心意,都在不经意间获得了员工对于企业更深的认同感和归属感。

  7、呜--,为什么加班的又是我?

  平常加班已经足够痛苦了,更何况是春节呢?在我们的被调查者中,有20.4%的被调查者需要加班,而他们中也只有38.1%被调查者表示有加班费,那么他们对于加班的态度又是如何的呢?有超过半数的加班者表示"痛恨,为什么剥夺我的休息时间",有32%的人表示无所谓,另外还有15.5%的人表示"挺好,闲着也是闲着,还不如多挣点儿钱呢",属于新时代的"工作狂人"。让人欣慰的是,对于加班的安排,一般还是比较公平的,有将近70%的加班者都表示他们的加班安排的确是根据工作需要,还有将近四分之一的加班者是可以根据各自的安排与同事协调加班时间。的确,对于很多服务行业来说,节假日加班是不可避免的,甚至还要付出比平时更多的劳动。这就要求我们的雇主能够根据国家的相应法律法规保证劳动者的所得,否则只会搞的怨声载道,到头来利益受损的其实还是雇主。

  8、春节就是春节,一年仅此一次

  我国自1999年实行黄金周休假制度以来,人们不再只拥有春节一个长假,五一与十一在休息时间上已经享受了和春节同样的"待遇",那么在人们心中它们到底和春节一样不一样呢?事实证明,在绝大部分人心中区别还是大大存在的。在此次调查中,认为没有什么区别的只占了20.5%,42.3%的被调查者明确表示"感觉不一样,毕竟是传统节日"。在与很多职场人的沟通中,他们都表示,春节作为中国的传统节日是很难被其他节日所取代的。所以尽管每年春运一票难求,更多的人还是选择了即使付出更大的代价也要踏上返乡之路与家人团聚。

  9、告别长假后"上班恐惧症"

  7天的彻底放松,想想即将重新投入到紧张的工作中,难免心理与生理上都有些不适应,因而假期后患上"上班恐惧症"的人也与日俱增。在我们此次"长假过后,你是否有上班恐惧症"的调查中,有48.1%的人表示有此症状,接近半数。智联招聘的职业顾问认为心理学上讲,人们在长假前一直处于高度紧张的工作压力下,长期下来作为一种应急机制,心理和身体会相应建立起高度紧张的思维和运作模式,使人能适应高紧张的生活和工作方式,如果突然停下来无事可干,原来那种适应高度紧张的心理模式,面对宽松无事的环境的确会出现不适应的现象,产生失落感。同样,节后松弛的心理状态也存在再度适应紧张工作环境的问题,也就是一般所说的节后综合症。所以建议如果可能的话,尽量避免十一当天工作急刹车的情况,在重要工作安排好的条件下,做一些辅助性的事务或提前为节后的工作做一些准备,在安排外出旅游的计划时,最好提前一天结束自己的"心理假期",给自己一天恢复调整的时间。这一天,可以提前在家做一些上班的准备。大家可以为自己定一份新的计划和目标,使自己重新找回工作的动力和感觉;女孩子可以准备好第二天上班的衣服,让自己以良好的精神面貌去迎接新的开始。总之,每个人根据自己的情况进行自我调节,使自己在心理上告别假期的无拘无束,做好重新投入工作的准备。

  10、鸡飞狗跳之狗年大理想

  又是一个新的一年,谁不想在此时为自己许下美好的愿望呢?在我们的狗年职场愿望调查中,最多的愿望就是要换个好东家了,可见大家对于目前工作的满意度实在是不敢恭维,这也给我们的老板们提了个醒儿。其实老板也好、员工也好,在许下新年愿望的时候也不妨给自己的鸡年挑挑毛病,大家不断发现自己的问题,才能使双方不断地从平行线变成相交线,直到相交于一点。"充电"依然是大家的主要愿望之一,有22.6%的被调查者都希望获得培训、充电的机会。在"劳动"仍然是"谋生手段"的今天,"加薪"将成为我们永远追求的目标之一。

  在此,就让我们在狗年即将来临之际,再次一起许下我们的职场愿望,让我们在新的一年里一起旺旺旺。

   (智联编辑:闻燕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