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民经济·国有经济·官办经济


在给学生上政治经济学课程时,教材里面讲到了这三个名词术语:全民经济、国有经济与官办经济。根据教材的说法,全民经济(全民所有制)等同于国有经济(也是现在流行的说法),但与官办经济有显著的区别。

    尽管笔者对马克思主义理论钻研不深,但直觉告诉我:全民经济绝不能等同于国有经济,否则,国有经济势必演变为官办经济——看看我国目前的实际情况,不少国有企业,不就成了典型的官办经济吗?——这或许,是于光远先生以及价值中国网的作者崔文华教授等人,极力倡导社会所有制的原因吧。下面是该教材的有关论述,现将其内容摘录如下,以供这方面的人士参考。

社会主义公有制,包括国家所有制即全民所有制和劳动群众集体所有制。社会主义公有制,既有别于原始氏族公社的公有制,也有别于奴隶社会和封建社会专为王室或皇室的官办经济,并有别于资本主义国家的国有经济。

专为王室和皇室服务的官办经济,不应叫做公有制经济。因为我们所讲的公有制经济,是指归劳动人民公共所有的经济。社会主义国有经济,归全体劳动人民所有,国家代表全民实行所有权。因而,国家所有制也称全民所有制。


    马克思主义创始人并没有也不会为未来的社会主义实践提出具体方案。他们总的思路是生产资料归全社会所有。在存在国家的情况下,公有制可采取国有制的形式。在他们的著作中,“社会所有”、“公共所有”、“财产公有”、“财产共有”,是通用的概念,是公有制的不同提法。马克思曾指出,生产资料的全国性集中,将成为自由平等的生产者的联合体所构成的全国性基础。


    社会主义公有制的基础地位,具体表现在:只有实行生产资料公有制,劳动人民成为生产资料的主人,才能获得在社会生活中的主人翁地位;才能在公有制的范围内,消灭剥削与消除两极分化。

    恩格斯曾批评说:出现一种“冒牌的社会主义”,指出:资本主义“现代国家,不管它的形式如何,本质上都是资本主义的机器,资本家的国家,理想的总资本家,它越是把更多的生产力据为己有,就越是成为真正的总资本家,越是剥削更多的公民。工人仍然是雇用劳动者,无产者。资本关系并没有被消灭。”(《马克思恩格斯选集》.2版.第3卷.P629)

    马克思说:“一个人除自己的劳动力以外,没有任何其他财产的人,在任何社会的和文化的状态中,都不得不为另一些已经成了劳动的物质条件的所有者的人做奴隶。他只有得到他们的允许才能劳动,因而只有得到他们的允许才能生存。”(马克思恩格斯选集.2版.第3卷.298

    笔者按:我国目前的国有经济,难道不是这样吗?难道国有企业的职工,不是“只有得到他们的允许才能劳动,因而只有得到他们的允许才能生存”吗?如此,国有经济怎么能等同于全民经济呢?又怎么不等同于官办经济呢?

 

综上,笔者认为以下两个结论成立:

一、全民经济国有经济官办经济

二、如果:全民经济=国有经济,那么这时候:国有经济=官办经济

以上结论是否正确,欢迎争鸣探讨。

 

以上内容见卫兴华、林岗主编《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3年第1版,P173-17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