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米“乙醇工业化”吸引大量资金流入.


       随着石油价格走高,生物能源概念被赋予到玉米、大豆、甘蔗等农产品身上。国内期货市场,新资金更是大量介入玉米期货,近期总持仓突破60万手。技术分析上来看,大连玉米期货从1月25日突破上涨以来,已经大幅增仓26万手以上,显示新资金大量介入,玉米期货已经初显大品种的风采。主力合约C0609不但在节前突破了重要阻力位1400元,2月6日报收于涨停板1496元,大连玉米期货后市上涨空间巨大,C0609中期目标1700点。从CBOT市场看,截止1月31日,基金持有玉米净多仓较两周前大增了58286手,持有净多单92545手,考虑到1月31日以来CBOT玉米价格已经大幅上升了3.8%以上,估计目前基金持有的玉米净多单已经增加到12万手以上。

  我们知道,化石能源储量越来越少,开采有时间限制。对能源供应的担心导致原油价格居高不下,有关能源替代概念的商品受到市场的热烈追捧,由于玉米可以作为替代能源乙醇的原材料,工业化前景广阔,春节假期国际基金继续大举买入,推高国际玉米价格,节后6日大连玉米也大幅上涨,玉米能源概念的炒作由此开始。

在我国,已经重视生物能源的利用,燃料乙醇是目前发展的重点,燃料乙醇对玉米的需求量将不断扩大。全国有黑龙江华润、吉林燃料乙醇、安徽丰原、河南天冠四个工厂,年转化玉米332万吨。全国已经有黑龙江、吉林、辽宁、安徽和河南五个省在推广乙醇汽油,未来几年,北京、河北、山东等省有可能使用乙醇汽油,乙醇汽油对玉米的需求量将继续扩大。

国际市场,尽管1月31日欧佩克部长级会议决定保持原油日产限额不变动,美国石油库存增加也令油价承压,但是由于伊朗核问题、中东局势不稳等地缘政治冲突不断,市场担心国际原油的供应问题,春节期间国际原油价格在高位震荡。原油价格的居高不下,使得许多国家开始考虑开发各种廉价的替代能源,其中几乎没有污染的乙醇受到市场的青睐,而玉米正是生产乙醇的重要原料之一。美国日前也表示,将考虑减少从中东的原油进口,积极研究和开发乙醇、核能等替代能源。

  现在许多投资者都看好玉米的深加工和工业化,从近年来的玉米应用变化看,玉米从食用渐渐过度到工业原料,玉米的原有属性正在发生变化,特别是燃料乙醇和玉米化工醇的生产和开发,使玉米成为可再生能源的工业原料。人们对玉米认识不断深入,玉米在未来的运用领域会不断扩大,玉米的需求结构会进一步改变,未来影响玉米的供求结构将与以往不同,其价格的影响也会脱离原来的思维,期货市场的价格发现功能会在玉米上表现的更充分,未来价格走势会改变原来玉米与其他农产品的比价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