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块钱的遐想-创新让浙江永远年轻


一块钱的遐想

  在我省(浙江省)举行的自主创新大会上,记者听到这么件事,浙江在引进技术时,引进1块钱的技术,用在吸收消化上的钱是0.2元,而全国这个水平更低,只有8分钱。与之形成鲜明对比的是,日本和韩国引进1块钱的技术,用于消化吸收再创新的资金是58元。人家引进一种机器就不需要引进第二次,因为有了自己研发出来的产品,而我们的很多企业却陷入“引进——落后——再引进——再落后”的不良循环中,其根本在于,缺乏自主知识产权和核心技术。

  时下不少企业依赖于引进高新技术,然而有些高端的技术人家就是不对你输出,卖给你的也是人家将要淘汰的、过时的技术。所以,中国要有龙芯,在3G市场上要争取自己的标准,这一切,都是在高端技术市场上应有的姿态,有了自己的核心技术,方能发出自己的声音。

 

  而国内乃至浙江的不少企业却习惯于模仿,市场上刚推出一种新产品,跟风者铺天盖地,辛辛苦苦研发出来的产品却成为他人的嫁衣,伤害的是创新者的感情与创造力,而一个习惯了抄袭的企业还长得大,长得好么?

 

  当市场上卖的都是掉渣烧饼的时候,你能不能忍住再去开一家烧饼店的冲动而去琢磨一家掉渣包子店出来呢?

 

  已经没有“免费的午餐”,那么就拿起锅和铲,自己烹饪吧!     

 

浙江 创新列车再提速

我省举行自主创新大会 2020年要建成科技强省

 

  以背水一战的勇气,过华山天险的气魄,攀科学高峰的智慧,加快推动我省经济社会转入科学发展的轨道——在320日至21日召开的全省自主创新大会上,发出了我省建设创新型省份的动员令:经过15年努力,基本建成科技综合实力、区域创新能力、公众科学素质居于全国前列的科技强省!

  创新目标

  2010 浙江全社会研究开发投入占生产总值的比重达到1.5%以上,科技进步贡献率达到50%以上,发明专利授权量和国际科学论文被引用数均居全国先进水平,高新技术产业产值超过1万亿元,其中高技术产业产值超过5000亿元,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占工业增加值比重达25%左右。突破和掌握一批对我省经济社会发展具有明显带动作用的核心关键技术,培养和造就一支具有国内领先水平的创新人才队伍,提高全民的创新意识和科技素养,基本建成具有浙江特色的区域创新体制。

  

 

  2020 全社会研究开发投入占生产总值的比重提高到2.5%以上,科技进步贡献率达到65%以上,使我省成为科技对经济社会发展发挥决定性作用,高新技术产业成为主导产业,传统产业得到全面改造提升,创新创业环境优越,具有持续创新能力的创新型省份,基本建成科技综合实力、区域创新能力、公众科学素质居于全国前列的科技强省。

 

六项创新 浙江领先

 

  过去几年浙江省的自主创新取得了一定的成绩,成立了国家级高新技术园区一家,省级高新技术园区11家,建立了上千家高新技术企业,高新产业得到一定发展。此外我省率先推行了科技体制改革,通过改革激活创新主体的创新动力。科技创新平台的建设我们抓得也比较紧,建立了200多家高新技术企业的研发中心,成立了一批区域科技创新服务中心。在加强重大项目科技攻关方面我省也取得了重大的成果,比如水稻育种问题,我省的农业科研单位的研究成果可以使亩产达到700800公斤,而目前我省水稻的亩产平均为367公斤。

  在推进自主创新方面,我们浙江走得比较靠前:首先是1996年开始我们率先建立了市县党政领导科技进步目标责任制考核,对于推动全社会创新氛围的形成起到了很好的作用;还有就是率先推行科研院所的改革,改变机制;第三就是率先在全国推行技术要素参与受益的分配,很好地调动了科研人员投身创新的积极性;第四率先鼓励高校科研人员创办企业;第五在全国率先推行了网上技术市场,为成千上万的工商企业与科研单位的联系建立了桥梁;第六率先在全国引进大院名校,像清华大学在嘉兴建立了长三角研究院。此外我们还通过一系列措施深化了科技管理体制的改革。

 

  搞自主创新,浙江有自己的优势,但也面临着一定的困难。优势表现在我们的机制体制比起其他省份更加灵活,并且浙江的民营经济很发达,这为自主创新打下了很好的经济基础。此外民营经济经过这些年的发展,科技意识普遍增强,走自主创新之路也是自身的要求。但我们也面临着一些挑战,浙江的科技基础条件比较差,大院大所比较少,科研人员总量与别的省市有较大差距,南京的院士就有80多位,而我们只有20多位。此外我省的生产要素价格偏低也导致了部分企业偏向选择建立资源消耗型、劳动密集型企业,而不是走自主创新之路。在知识产权保护方面我们也还有大量工作要做。

 

  对于省委提出的建设创新性省份的目标,我认为这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决策,也是浙江经济发展到今天的必由之路,只有这样,浙江经济才会走上可持续发展之路。只要我们发挥好优势,克服目前面临的困难,到2020年实现建设创新性省份这个目标希望是很大的。

 

让浙江永远年轻

 

  一根领带只卖了0.6美元

  在自主创新大会上,习近平书记在谈到浙江呼唤创新时举了个生动的例子:浙江的一些产业层次低,产品附加值低,出口到国外的产品,一双袜子只卖0.2美元,一根领带只卖0.6美元,而且还经常遭遇各种贸易摩擦。

 

  习近平书记指出,我们必须进一步增强着力自主创新的紧迫感和责任感,以背水一战的勇气,过华山天险的气魄,攀科学高峰的智慧,切实把增强自主创新能力摆在更加突出的位置,坚定不移地走科技进步和自主创新之路,加快推动我省经济社会转入科学发展的轨道。

 

  习近平书记在报告中就充分认识加强自主创新的重大战略意义、进一步明确建设创新型省份的目标和任务、切实把建设创新型省份的各项工作落到实处作了详细论述。

 

敢为天下先才能争第一

 

  浙江人从来不乏创新的精神和实践的勇气。对于创新,与会的吉利集团副总杨健感触很深,作为一家民营企业,吉利以敢为天下先的勇气,愣是造出了只有国企才能造的汽车。

 

  “浙江七山二水一分田,先天的环境造就了浙江人吃苦耐劳之外的另一种品格:勇于创新,敢为天下先,在改革和发展领域创下了许许多多的第一。我相信传统的创新精神加上新时代号角的激荡,一定会激发出更强的活力。”杨健表示,浙江的民企要想做大做强,必须走上自主创新之路。

 

把创新的种子带回去

 

  舌底风雷眼中书,引发的是脑中的激荡,撒下的是心间的创新火种。

 

  创新型省份需要创新型城市的聚集。乐清市委书记黄正强捧着科技强县(区)的牌匾,兴冲冲地往外走。他介绍说,乐清在区域科技创新能力建设上做了一些探索和努力,参加这次大会,更要好好学习,回去以后再仔细琢磨如何将“乐清制造”转变为“乐清创造”。

 

  创新型省份需要创新型人才的涌现。作为浙江省科技重大贡献奖的获得者,捧着大红证书的陶瓷专家叶宏明教授走下领奖台后仍然非常激动。跟陶瓷打了一辈子交道的教授不仅成功地恢复了中国五大名瓷中的前两种——南宋官窑瓷和龙泉青瓷,并且还将纳米科技应用到制瓷工艺中,研制出香味瓷、象形开片釉等10多种新品种。谈起自主创新,一辈子都在搞科研的教授告诉记者:“自主创新对我们搞科研的人来说同样非常重要,有科技创新才有生命力,没有创新精神,就不会有这么多新品种问世。”

 

  “回去以后,要将创新精神带回去,作为政府要加强在创新上的投入,努力为企业创造自主创新的宽松环境。”台州市椒江区区长陈祥荣拿着浙江“十一五”科技发展规划纲要的讨论稿一脸凝重地说。

 

  “十五期间,浙大共培养了全日制本科毕业生31484人,毕业研究生15328人,其中约50%的本科生和60%的研究生毕业后在浙江省范围内就业。”浙江大学副校长朱军表示浙大要为浙江输送更多更好的具有创新意识的人才。

 

  创新,将让浙江永远年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