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狗年的“旺旺”声,中国股市06年的开门红,也昭示着这个市场的价值正在被重新认识,这种认识的过程是被不断挖掘的过程,也是几年来下跌和投资者亏损中沉淀出来的。虽然代价有点大,但市场也随之发生了深刻的变化,这种变化是本质上,也包括最高管理层对市场的认识。 那么在股指接近1300点的附近,我们要怎样来理解目前这种趋势呢?如果我们细心的投资者,可以发现很多个股已经从最低点上涨了20%,其中一部分已经有100%的涨幅,那么使什么原因导致这种趋势的逆转呢?让我们举例来说明吧。 首先是资源类的个股率先得到资金的追捧,成为主力资金和市场资金的关照,主要就是国际资源材料的价格大幅上涨,以及中国经济发展所要依懒的资源,而这种资源却又是不可再生的,其次是这些上市公司由于在当初上市时,市场还没有今天这种局面,所以当初进入上市公司的很多资产是无偿的,如我们的很多矿产资源上市公司的采矿权,有的上市公司的土地折价也是很低廉的,因为那个时候没有这种市场环境体系。 也正是这些因素,我们的很多上市公司在报表上看起来并不很好资产,却隐藏着这种被隐性的价值,而当这种价值一旦被主力机构发现,就成为积极吸纳的对象和收购对象,也是目前QFII最拿手的手法,等到这些机构拿到了足够的筹码,就可以告诉市场价值是需要这样挖掘的,其主动性就可想而知,现在国内的很多机构还没有充分认识到这以点,也是我今天要把这些被隐藏的价值披露出来。 其实做为我们的管理层也应该认识到,我们目前这种上市公司的这种资产被严重低估的现象,应该尽快建立适应新的市场价值评估体系,尤其要对进行股改后上市公司资产的重新评估,否则真的让很多的国有资产流入那些掌握资金和信息的个人和集团。 以上这些是市场内在一种价值发现和认识,而来自外部的也就是宏观面上对市场的作用,因为今年是十一五规划的第一年,国家从整个经济出发,调整了国民经济的发展方向和政策对产业的倾斜,也是给我们的股市带来了结构性的调整,而这种结构性的调整即使机遇也是挑战。 国家提出来的节约型、环保型、创新型,给我们很多的上市公司带来了大力发展的恰机,而我们从最近的股市上也已经看见这种迹象,中国经济从世界工厂到中国创造,这不仅是几个文字的改变,而是一种从量变到质变的跳跃,如果我们的经济不能摆脱从量变到质变的改变,中国经济的发展就没有持续的动力,而这正是十一五所要改变那种粗放型的经济。 为此国家从整个经济发展的角度来衡量我们的资本市场――股市。股市必须要恢复其融资功能,但这种融资功能的恢复是把社会的资源进行优化配置,也就是要让资金流向能够给投资者和股东带来回报的上市公司,近期出台的一系列政策就是配套这种方针,所以我们年不要惊讶市场利好的不断出台。 因为我们的资本市场需要能够和整个国民经济匹配,否则要达到十一五规划中提出来目标就很艰难了,这也是我能够看好未来的市场,对于目前我们的股市仅仅是恢复性的过程而已,我们的股市如果能够这种价值回归,那么整个经济的发展就拥有了强大的动力来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