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币,到底币值几何


【前不久,中国总理说,今后不再出其不意地调控人民币汇率了。但是,在2+2的理论看来,这不是一个好的兆头。货币不是一般的产品和消费品,货币存在一个“经济主权”的问题,放弃一个国家对货币的政府干预并非一个明智之举。因此,特转贴本文】  

  币值,这个术语反映了一个共同的认识,即货币是被估值、被计量的对象。既然是被计量的对象,说明我们另有一个计量的标准存在。说明货币是价值标准的理论是无法成立的,至少现在的货币体系中的各种货币不具有价值尺度标准的功能。
  如果承认现实的货币不是价值计量标准单位,那么另外存在的、可以给货币估值的标准价值尺度何在?既然现实货币不是计量标准,它就仅仅是一个普通的商品。这是货币和金银贵金属等一般等价物脱钩之后,价值主观性和经济泡沫特征的必然表现。
  如果有人可以回答出我们用以给现行纸币估值的价值尺度是什么,我们不禁要问,货币本意就是价值尺度的话,为何不直接使用这个可以作为价值尺度的东西作为货币本身?用五花八门的纸币绕这么多弯干什么?这样绕来绕去,现行纸币就不是货币,用时髦词汇讲而是一种“金融衍生工具”。无穷无尽的金融衍生工具的推出,除了给善于玩泡沫游戏的人以游戏空间并从中渔利之外,对老百姓只能是灾难。和本位商品脱钩的纸币,其实就像是投在缶中的一粒沸石,它加剧了经济的泡沫特性(http://www.jjxj.com.cn/news_detail.jsp?keyno=6032)
  如果没有人可以回答我们用以给现行纸币估值的价值尺度是什么,我们也不禁要问,现行纸币的币值从何而来?如果连个币值都无法确认,我们不禁疑惑,既然无“值”,何来升贬?
  不同货币之间的相互挂钩,凸显了现行货币的泡沫本性。美元本身也是要被估值的话,美元本位制也就成了一种虚幻。这依然没有解决上述问题:用以给美元估值的标准是什么。(参阅http://www.jjxj.com.cn/news_detail.jsp?keyno=5993)
  升值或者贬值,说明有一个既不升也不降的合适标准在那儿,但是又没有什么人能说出这个标准是在哪里。美国要求人民币升值,我们将人民币定为和美元倒挂行不行?一元人民币元换八美元?肯定有人站出来说不行,而且尤其是美国人。为何不行?这样一来,中国人都会拿着人民币去卖美国的东西,美国的经济就会一飞冲天,工厂夜以继日,失业不复存在。既然能说出“不行”,说明你有一个“行”的判断标准。但是,中国人为何要按照你这个“行”的标准来给人民币估值?既然升到倒挂不行,不升也不行,看来有一个行不行是谁说了算的问题。人民币的估值是谁说了算的?说到这里,问题可能比较清楚一点了,人民币的币值问题其实是一个实足的政治问题。
  人民币币值无论向什么方向走,如果它对中国经济是有利的,中国人何乐而不为?反过来问:美国政府干吗要催促人民币升值?这样对美国经济更好还是对中国经济更好?难道我们中国人又以小人之心度了美国佬的君子之腹了?我们聪明绝顶的中国人有傻到连对自己有利无利都难以判断吗?我们中国人有连给好都不要好、辜负朋友一片好心这么差劲吗?
  有人让你现在跪下,你昂首挺胸地说我现在偏不跪下,我什么时候跪下不告诉你!这是英雄气概还是阿Q精神?中国说人民币升值是肯定的,但是什么时候升要“出其不意”,其中的阿Q气味十足,凸显一个货币经济殖民地的地位。
  一个国家自己到底知道不知道自己的货币价值几何?如果知道,自己算一算,该值几何就值几何,管他什么美元欧元日元呢!如果说不知道,那么自己是怎样发行本币的?这岂不太可怕了?
  人民币升值似乎已经是主流论断了,但是,升多少?有人说5%~10%,有人说可能要达到15%~20%之多。连升多少都靠占卜术一般瞎猜,何以滔滔不绝地说要升?换句话说,假如能够计算出该升多少,也就可以计算出人民币的币值几何,也就不存在升降问题了,该是多少是多少就是了。
  不升不行,升多了也不行,似乎有一个“稳定”的原则在控制着,但是,既然要稳定,我们何不让它固定在现有的位置?
  和这个问题完全同性质的就是价格走势问题。价格本来是具有天生波动性的(http://www.jjxj.com.cn/news_detail.jsp?keyno=5582),但是有人就是不习惯这个特性,总想将价格解释为商品内在的一种东西。现在,房价的问题,已经到了各个政府部门联手干预的程度了,这是必然的,因为房价只不过是“大城市商品房价格”的不适当简称,对房地产问题担心的只有银行和政府(http://www.jjxj.com.cn/news_detail.jsp?keyno=6168)。现在,政府出手了,说明该着急的主儿终于对于风险感到不安了。
  同货币币值问题一样,房价的高和低显然是有判定标准才可以得出的结论,假如没有一个标准何来高低之说?那么现在我们可以来问:房价的高低是如何判断的?对什么人来说高了或者低了?买卖双方从来都是一个说高一个说低的,以哪一方为准?为何要以这一方为准?现在农民建一所住房要两三万元,他们中的许多人也想住到城市里,是否要讲房价降低到他们可以接受的程度才算合理?而处在远离城市中心的卫星城镇和郊区小镇的房价比市中心的便宜得多,只有几分之一,为何没有人说这些房价是高是低?
  价格是有主观的价值决定的,是存量,同样的物品在不同的时间地点上面对不同的人,可以具有不同价值因此具有不同的价格。这是十分正常的事情。因此,远郊的房价和市中心的房价会有差异。有人不愿意住到远郊去,说明市中心的高房价对他来说物有所值。既然物有所值,为何还要抱怨房价高企?
   房价高不高,不是买房人说了算,而是卖房人说了算。为何?因为房子在卖房人的手里而不在买房人的手里,这是一个所有权问题。交换经济是基于私有制的,在私有制下私有权是被尊重的,一个人凭什么对不属于自己的东西说三道四?这就像人民币是我们中国人的货币,话语权理应掌握在我们中国人手里一样。如果美国认为他国盯住美元是“赖皮”,他国完全可以盯住某种本位商品,这样恢复了本位商品制度的货币制度恰恰正是一种稳定的货币制度。
  一个人叫嚷房价高,他是不会一直叫嚷下去的,叫嚷到了他买到房子时就自然停止了。没有一个人买到房子之后还在叫嚷房价太高的,都会转而叫嚷房价太低了,如果叫嚷房价高并且认为房价可以因此而一直低下去,它就不会买房子。同样,美元用抢购港币来绕着弯压人民币升值,也是对港币的升值有一个预期的,而不是认为港币会一直升上去直到倒挂也不停息。
  现在,房价受到了政府的出面压制,但是,有什么人能说出合理的房价价位在哪里?如果房价一直下降,什么程度是停止点?凭什么说这个点位是合理的?依据究竟是什么?何不说出来给大众听一听?
  刚刚结束的央视《焦点访谈》节目也是在谈论国家如何干预房价的事儿。官员嘉宾将现在的房价攀升归结为“不当的需求”,而哪些是不当需求?他列举了投机性需求、投资性需求、客观上拆迁人口太多、更新需求等几个方面,如此看来我们几乎不知道还有什么类型的住房需求属于正当的需求了。
  不少人以为民请命般的姿态要杀房价,但是,别忘了,房地产行业包括物业/保安/建材/装饰/园林等等相关产业的人们有多少,如果房地产价格下降他们会受到多大的影响,而他们也是“民”,或许就是叫嚷杀价的人的亲人、亲戚、朋友。
  我至今没有看到任何一个经济学家提出一个被广泛接受的计算房价的公式。之所以这样,是因为人人价值判断都有差异,都有自己的“理”,合乎大多数人的共同之理并非一件容易的事儿。那些认为房价高或者低的这种“理论”都是有倾向性的,是某些人或者利益集团的“私理”,而非“公理”。
  货币体系要想从危机中走出来,必须认识到价值和价格的存量特性,认识到不存在属于商品的属性的价值存在。当我们充分认识到货币的主观泡沫特征之后,我们才能够真正找出对应的方法,否则,只能是用一个泡沫替代另一个泡沫,如此往复,折腾而已。
  房子在某种意义上,也是硬通货,具有某种货币特性。房价和人民币汇率问题其实是一个问题,就是人们如何对待主观的价值和由其决定的价格的问题。认识不到这一点的经济学理论,永远都只会对现实的价格现象雾里看花。

  尽管说来说去,但是人民币升值的猜测和呼声一日胜过一日,于是乎,权衡多日之后还是全数抛掉了手中的美元,以解心中担忧。惹不起可以躲得起,手不能投票脚还有自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