邓小平有一句话,无论他说此话时,是否真的发自内心,可我真的喜欢:“我是中国人民的儿子,我深深的爱着我的祖国和人民。”套用上面那句话,下面这句话,我也很喜欢:“我是农民的儿子,我深深的爱着养我育我的农民们。” 昨日看了吴育家先生的《杲占强——农民的儿子》一文,不禁于我心有戚戚然。我是去年11月份在价值中国网注册的,在这么多作者中,迄今为止,杲占强先生,是我所最尊敬和敬佩的作者,先生的文章,每篇我都会细细看之,因其思想,因其良知和正义。
然而,着眼于中国的现状,着眼于农民们的被剥夺,我不禁想起了杜牧《阿房宫赋》中的“嗟乎!一人之心,千万人之心也。秦爱纷奢,人亦念其家。奈何取之尽锱铢,用之如泥沙!使负栋之柱,多於南亩之农夫。架梁之椽,多於机上之工女。钉头磷磷,多於在庾之粟粒。瓦缝参差,多於周身之帛缕。直栏横槛,多於九土之城郭。管弦呕哑,多於市人之言语。使天下之人,不敢言而敢怒。独夫之心,日益骄固。戍卒叫,函谷举。楚人一炬,可怜焦土。”
时间是最好的试金石,我是相信“发展是硬道理”和“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的。许多在今天分歧极大、困扰不已的所谓“重大”理论问题与实践问题,若干年后,世人将会窃笑我们居然为“常识”而争论得不可开交。就像现在我们回过头来看当初“应不应该改革开放”、“什么是检验真理的标准”、“社会主义可不可以搞市场经济”这类争议一样,尽管在当初,是一些“上线上岗要冒着生命危险去争论的大问题”,但现在看来,实属一些再简单不过、根本就不值得去争论、理应不是问题的问题。但到这些问题也不再是问题了的时候,或许,我们都已化为枯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