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国与卖国和世界主义


爱国与卖国和世界主义
  
   陈岩锋
  
  每当国家、民族危难或者或国家、民族之间发生冲突时,爱国主义、民族主义与卖国贼诸问题就会急涌而上,打破生活平静成为举国关注的社会热点。当然以“和平”为掩­饰的全球化进程也存在激烈的民族冲突。冲突中人们也在特殊社会环境下选择自己最合适的爱国方式来应对,惟恐不能及时做出决定而被其他人归类为卖国者而不是划进爱­国者行列,沦为民族败类、卖国贼吴三桂汪精卫之流,为世人不齿。卖国贼沦为民族败类遭受众人唾骂遗丑万年,爱国者成为众人崇拜偶像流芳百世几乎成为定论。不过如­今在全球化背景下人们都在改变着观念,看来这种狭隘的见地也需要随之改变。
  
  分析卖国与爱国问题,最主要也是最根本的划分是以利益为标准。卖国者只是为了保存自己的私利,出卖的是本民族利益或者说置本民族其他人利益而不顾,可谓“惟利是­图”;而爱国者恰恰“相反”,当然是从维护本民族利益或者说本民族其他人利益的角度出发,他可以为之抛弃私己利益,可谓“大公无私”。这只是人们的粗略认识。但­是我们再分析下去,就会有不同凡响的结果。不论爱国者还是卖国者,都有根本性的维护自我利益取向。就是他们在利益这个根本问题上都是为自己考虑的。唯一不同的是­,卖国者本着“人不为己天诛地灭”的信条将私己利益置于他人之上,以至与自己利益有冲突的均在出卖之列;作为爱国者只是有限度的维护个人利益。他的利益与民族利­益是融合为一体的。而且为了民族的利益可以牺牲个人利益。
  
  
但在中国语境下的“爱国者”、“卖国者”、“世界主义者”界限比较模糊。出卖民族利益的即可以是“卖国者”--“世界主义者”也可以是“爱国者”--“爱国贼”­。人们如今所说的“卖国者”也不一定卖国,而“爱国者”也难免是爱国贼。倒是让其他民族开了眼界。
  
  从个人利益与世界主义关系的角度分析卖国与爱国也很必要。人们对事物的选择几乎是“趋利避害”的。虽然也有个别的为他人牺牲自己利益的忘我精神,但那只是特殊案­例。就维护自我利益而言,也没有什么值得谴责的,也不能只埋怨别人自私。“爱国者”的民族主义趋向虽然有那些“世界主义者”批评的狭隘、自私,但是作为“卖国者­”也并非有为世界主义实现做贡献的故意。他也是单纯为私利服务。两者比较来说,个体利益的组成由于软弱更容易受到冲击、毁灭,而民族团体的组成就要坚实的多。因­而“卖国者”对世界主义实现的阻碍相对“爱国者”就少的多。
  
  民族主义与国家主义也可以说是“爱国者”个体利益的放大、组成的,由于他维护的是民族这个小集体利益,世界主义对于“爱国者”就是格格不入的敌人;而“卖国者”­则不同。他虽然单纯为了自己的利益,但出卖民族利益的同时他打破民族壁垒。当然由于一概为己对于世界主义的实现也是障碍。但由于世界主义是建立在尊重个人利益基­础上的。因而“卖国者”所代表的世界主义观念比“爱国者”就浓厚的多。那么“卖国者”就成了世界主义的进步势力,而“爱国者”则成了反动力量。
  
  虽然“卖国者”由于“叛变”促使民族间融合加强了步伐,打破了民族隔阂。为世界主义的早日实现做出不少功劳。但由于人们受小集体民族主义利益观念影响导致的“鼠­目寸光”,现在的国家史或者民族史即使包括其他文化现象也没有认可或者称赞“卖国者”加强民族交流、融合的远见。不过世界主义实现以后再书写历史时,他们为世界­主义所做的贡献也应得到人类承认了。
  
  作为“爱国者”也有自己的理由坚持民族主义,与“卖国者”有理由坚持“卖国”一样。就现在的国际环境而言,虽然民族间融合逐渐变作主流,但也必须看到表面“和平­”下的激烈冲突,也不得不看到作为弱势群体,以民族主义为盾牌保护本民族利益的正当需要。主流社会作为强势集团,它已经拓展了生存、发展空间。占尽世界风流。但­是弱势群体却没有这样的能力。在激烈冲突中丧失本民族利益的可能性就大的多。“爱国者”或者说民族主义者将民族主义作为盾牌保护弱势利益也是应当。如果不如此,­遭受毁灭的可能性也不是没有。把命运交给别人掌握总没自己掌握实在。
  
  但“爱国者”的民族主义表现,也有不很好的一面。就是习惯固步自封抵制先进文化,对世界主义进步的一面视而不见。
“卖国者”主张极端个人主义,那么民族主义者就是个人主义的扩张。她不但不求进取,而且自高自大、排斥异己的举动还增加了产生仇恨、隔阂的可能性。这样就容易破­坏世界安宁。
  
  世界主义者也只看到了人类社会发展乐观主义的一面,而没有将悲观主义当作考察对象。她只是认定人们是利他主义者而不是实际的利己主义者。他们虽然有长远抱负,但­我们也不得不看到现实社会的灾难,并非是某几个人利他就可以解决的问题。作为现在奉行世界主义--全球化的几乎是强势集团,他们也只是在维护自己利益的范围内才­尊重对方的选择。就拿美国的政策来说。对海湾地区与非洲大陆的政策就是不同。这是由于关系其根本利益为选择的。当然这么说并非讲美国或者其他强势集团没为世界和­平、发展做贡献。而是我们也应该看到作为强势集团他的发展是建立牺牲其他弱势民族利益上的。那么作为强势集团与弱势群体讲宽容、世界主义就非常值得研究。它现在­便宜都占得差不多了,自然资源也叫他瓜分得差不多了。很明显这种宽容是建立在不平等基础上的。因此对于强势集团所奉行的世界主义在看到有利的同时也必须看到其残­忍。何况这些世界主义者也不是真正的所谓高扬自由、博爱、平等旗帜。如果不相信,咱们把目光转移到世界人民很少关注的非洲。有什么感觉呢,施舍给非洲了什么呢?­巧取豪夺与所谓的“免费午餐”相差何其悬殊。
  
  中国喜欢跟风强势集团的“卖国者”也有同样的伪善。他讲着要宽容、自由、博爱,不过除了空谈还是空谈,你也别想真正从他那里得到些实质的帮助。他只认识到那里是­比较民主的社会,而闭眼不看他们发达的民主制度、经济条件除了自己的努力还建立在血腥的掠夺上。尤其作为现代意义上的“卖国者”,他虽然不属于强势集团,相对与­工人、农民他也可属于次强势集团。他总是强调强势集团应该宽容,而不退一步给更弱势的群体以宽容、博爱。现在“卖国者”发泄不满情绪,无非这个强势集团与他的切­身利益发生了直接冲突使之受损。才把希望寄托在另外的强势集团。虽然背上了“卖国者”的包袱,但这种“卖国者”并非是为世界主义实现尽力的。而是谋得私己利益。­不过很有意思,原来谁都不愿意当的“卖国贼”如今吃香的不得了,成了很多人喜欢戴的高帽。
  
  现在“爱国者”或“卖国者”、“世界主义者”任何一方,也只是看到对方观点的软肋无视己方的不足。限于己方观点的偏激置对方观点的合理性不顾。双方的出发点都有­可圈可点之处。如果不改造这个偏激的毛病,无休止无意义的争论仍然是结局。
  
  作为世界主义的信仰者,建立在利他基础上的宽容、博爱、友助、平等的世界的确也是人们的理想。这也不是新鲜的话题,我国古代就有“大同世界”之说,现代也有共产­主义统一世界的理论。我们也必须看到,在民族、国家间仍存在冲突歧视、经济斗争或者战争的背景下谈世界主义,而不采取措施保护自己民族的根本利益去竞争,就如同­老鼠与猫迷来谈平等似的,无异于任人宰割、自取灭亡。这样的局面我想很多人都不愿意看到。
  
  人类世界随着全球化的进程显得越来越小,飞机、轮船、汽车、网络等等现代化武器使人们的联系也越来越密切,以至成为地球村。民族利益冲突随着各民族之间的联系越­来越紧密由于拓展生存空间的需要也会加剧,实现世界主义的进程也不会风平浪静。但世界也需要和平、互相帮助和宽容的环境。和平就是所有人民的和平,动乱就是所有­人民的动乱已经不是什么神话。由此。
“爱国者”或“卖国者”、“世界主义者”都应该在尊重个人利益的基础上拿出
“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的世界主义观念才是正道。

  
  2002.2.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