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革中的问题


  改革开放使中国进入了现代化,这几十年间经济出现了连续的高增长,不容置疑改革是我们选择的正确的道路,但不能因改革开放取得巨大的成绩就轻视了存在的问题。

  首先,让“少数人先富起来”的政策成就了一个暴富阶层,少数人富裕是以牺牲大多数人利益为代价的。这和改革的倡导者邓小平同志的所提倡有所背离。产生这个问题的主要原因是政治体制改革没有跟上经济改革的步伐,仍部分官僚利用手中的权利换取经济利益,市场经济逐渐的演变为权利经济。国企改革从某种意义上说,是瓜分国有资产的运动。中小国企是以私有化为主,一些有权有势的人采取各种手段贱买国有资产,转眼就成为拥有千百万资产的资本家(中国暴富阶层大多来源于此),而原来的工人很多成为“下岗”者,变成了赤贫阶层,由此中国出现了贫富最为悬殊的两个阶层。我不是私有化的反对者,恰恰相反我赞成公平合理的私有化,他的参与必须有民主政治做保证,不能有少数决策者说的算,权利太集中造就不公平的出现,为己私利必然要损害大多数人人的利益。房改政策再次创造了一个暴富阶层,又一次决策者权利和投机者的完满结合。20世纪90年代开始席卷全国的“圈地运动”和随之而来的房地产投资高潮,使富人的队伍迅速崛起并壮大。这种财富的积累,最初是靠侵占被拆迁户的利益以及农民安身立命的土地增值,后期是靠成千上万的购房者用几十年的血汗钱维持的暴利。各地的政府官员们成为此项运动最积极的推动者,廉价出让土地使用权。

  其次,教育改革,国家义务教育并没有实现,现实是收费越来越多,家长负担越来越重,出现了穷人上不起学的现象。到了高中、大学阶段收费更高,越好的学校收费越高,结果只有富人的孩子才能上得起好的高中,进而进入好的大学,好的高中和大学又能争取到最多的国家补贴,这些补贴被富人子弟优先享受。

  对待改革出现的问题、甚至偏差,必须在思想上高度重视之。现在看我国的改革确实遇到了很多困难,因此有些人怀疑,对改革失去了信心,对执政党失去了信心。尤其是人们对现在出现的贫富悬殊,两极分化严重的经济现实而不满。中共中央必须从战略高度重视这一问题,应当加快政治改革的步伐,加快民主与法制的建设,坚决遏制日益蔓延的腐败现象,消除党内腐败分子对执政党形象的影响。

  面对改革出现的各种问题,不同的人有不同的看法,有的人是为了解决问题,而有的人就是别有用心,妄图利用改革中出现的问题激化矛盾,极左分子更是全面否定改革,这是极其危险的。目前改革中的问题是可以通过改革来解决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