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人民大学国学院常务副院长孙家洲日前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人大国学院将于今年10月9日正式挂牌。同时在媒体上披露的,还有人大国学院一、二年级的课程设置(初定稿)。值得玩味的是,人大国学院一年级的课程设置中,思想政治理论课赫然在列: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概论、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新京报》8月29日报道) 自从蒋庆先生发起“读经运动”之后,这两年人们对于国学现象的关注就从来没有消停过,近五十多年来人迹罕至的国学,从“险学”而摇身一变成为“显学”。中国人民大学设立国学院的提议、决策就是在这个背景下逐步出笼的。尽管人们对于中国人民大学设立国学院的动机有着多样的质疑,但当人大设立国学院已成定局之后,人们还是对此持乐观期待的立场,希望人大国学院的设立真的能够重新接续绵延百年的国学研究,乃至通过这种方式恢复和重建民族传统。从这个意义上来说,中国人民大学设立国学院,将成为大陆国学发展史上的一个里程碑。 然而现在看来,这个里程碑的意义大可值得怀疑了。人大国学院一年级课程设置中,包括必修、选修在内,全部课程只有15门,而这中间思想政治理论课程就占了4门,几近三分之一。这是里程碑转向的一个开始。 这显然是一个开给国学的玩笑。如果我们所研究的国学依然是在所谓马克思主义的指导下,进行政治正确方向的研究,恐怕这样的国学只能是一种伪国学。在国学院的大学生中间进行深入持久的思想政治教育,从政策上来说,这绝对没有任何问题。我想这一点,肯定也是人大国学院一年级课程设置中,加入近三分之一思想政治理论课唯一的理由。 在国学院开设思想政治理论课程,这无疑是人大国学院党组或者人大国学院本身宣示自己政治正确的方式之一,无疑是人大国学院与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的习惯性动作,同时也是加在国学院身上的一道护身符,否则人大国学院以后工作的开展,比如争取让国家承认国学博士学位等等,都将受到有形或者无形的压力。 只是这种课程设置苦了那些学生。对于一个刚刚上大学的学生而言,要学习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概论、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等思想政治教育课程,也要学习英语、计算机、数学、体育、书法、摄影、中外名曲欣赏、体育等等课程。然而这些学习只是铺垫性的,在学习完这些东西的同时还得保持足够的精力,希图在短短一年的时间内在博大精深的国学殿堂内登堂入室,窥其门径。我们一直在呼吁给学生减负。就这份课程设置表来看,恐怕最需要肩负的首先是人大国学院大一的学生。 只是这种课程设置伤害了国学本身。中华文化绵延五千年,的确形成了具有中华民族特色的哲学思维、文化结构和民族心理。在历史的基础上,国学才得以重新整理、发现、研究,及至近现代中国居然成为一门显学。然而1949年之后,马克思主义全面侵入各个学术领域,在人云亦云的附会中,被重新解释过的马克思主义成为一种无所不知、无所不能的工具乃至世界观。在这种背景下,国学被斥为封建糟粕而长期成为险学。甚至可以说,国学成为险学的过程,就是马克思主义乃至其他各种思想、理论大行其道的过程。今天我们建立国学院,原本以为会尽可能恢复国学作为一门学术研究的纯正性,没想到人大国学院的课程设置却明确地给国学挂上了政治正确的旗子,离学术本身即渐行渐远。笔者愚见以为,对于国学的糟蹋相比于对国学的遗弃,危害显然更为严峻,毕竟遗弃的话它至少还是纯正的学术,而糟蹋的话,它就成为思想侵略者的遮羞布了,从此失却了本来的面目,再也难以拨乱反正。 今天的人大国学院学生,将是明天国学研究的主力军。只有完成初步的国学教育之后,才能为我国国学的全面兴盛筹备后备人才,无疑人大国学院的学生们担负着这样的使命。只是现在看来,当崇高目的被残酷地解构,我们培养出来的是什么已经不言自明。 2005年8月29日于昌平舒云居
思想政治理论课:一个开给国学的玩笑
评论
编辑推荐
12 vi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