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了薛涌先生《薛涌:富人不要太张扬了》(见http://talk.163.com/06/0427/09/2FN2HVH300301IJH.html),感觉如果照薛先生所说的那样,世界无疑将缺乏很多精彩,更无论他是否以一种挑衅的语气向富豪们发出警告,或者是以一种长者的姿态来谆谆教导富人们:不要太张扬了!各人有各人的生活方式,不可一概而论,有人喜欢张扬,有人崇尚低调,有人追求高雅,有人一直与低俗为舞,有人不做秀浑身不舒服,有人兢兢业业搞研究,钻研新技术,埋头小楼,都以自己独特的方式表达着自己的好恶,表达自己独有的感觉。富人们既有张扬的,也有低调的,当然有高雅的,也有低俗的,如果要求他们都以同一种方式来生活下去,恐怕是一种无稽之谈,更何
人类之所以有浩如烟海的历史,其生活方式的复杂化与多样化无疑是这卷历史的书写者之一。人类,概括地说,不过是各种生活方式的承载者而已。
西湖论剑,无论是雅虎酋长杨致远从加州驾直升机直飞杭州,还是张朝阳在保镖们的簇拥下闪亮登场,或者丁磊单枪匹马背着一破包,乘火车赶到会场,他们都以自己喜欢的方式表达自己的兴趣,表达自己所追求的生活与感觉。
无论任志强要开宝马500,小瞧破车,还是世界第25号富翁,坐拥133亿美元的资产的AzimPremji开旧福特,坐经济舱,这都无法用来作为是否暴利的一个标准,也不是用来说明某一个人的心态,某种经济形态是否健康。
这里并不是说中国经济体制已经完善,更不说暴利就好,如果要说暴利,百度登陆纳市,一夜之间造千万富翁上百,李彦宏一举闻名,这算不算暴富,要知道实现这种突破与腾飞的过程是极其艰辛与漫长的,六年的厚积与忍耐,这种过程需要何等的坚韧力与战斗力,而那些未实现这种暴富的人是否应该反思自己为何不能坚韧地战斗,反而要来一味指责这些成功者。就以任志强而言,为什么他能成为房地产大亨,其他人却不能。与其指责与抨击,不如反思。
也不是每个人都要像富兰克林那样,从一个小学徒做起,一步一步地做成富人。“省一分钱就是赚一分钱”的道理就成立。如果混到家里换餐具都要夫人搞家庭政变,那还有什么意思。富兰克林这样做了,没有错,值得鼓励,也不是其他人不这样做,就错了。如果这就算得上健康的人品,健康的社会环境,如果“勤勤恳恳、日积月累,才是发达的正途”的话,恐怕没几人在走正途,恐怕有健康人品的人实在是凤毛麟角,我想薛先生会不会自认为是呢。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这才算正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