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名制是一种幌子


实名制是一种幌子

唐勇菊

最近,包括在两会上,“实名制”成了时髦的词汇,几乎直赶“超女”了。君不见,欲解决买火车票难“黄牛党”如入无人之境的难题,有人呼吁要出台“购票实名制”;君不见,为了解决房价节节攀升如脱缰之马的命题,不少专家和部门酝酿“购房实名制”;君不见,当漫天飞舞的垃圾短信黄段子骚扰电话无法与“和谐社会”相和谐时,有关部委加紧出台“手机实名制”……甚至,网络游戏、BBS也在吵吵闹闹讨论实名制了。

        实名制真的是药到病除的良方吗?实名制的背后,到底隐藏着多少中国社会的改革成本和诚信道德的沉重?又抑或暴露了多少利益部门或阶层的“既得利益”?当实名制作为一种调控手段非常滞后地出现的时候,人们于是又迷信上了它,幻想它能带来一些根本性的转变,甚至相信它能完满的解决问题。


汽车零件玩出来的花样行政侵夺科学的灾难美女博客决赛进行中国外储全球第一
        我只想说,如果真是“实名则灵”的话,那中国的总理太容易当了,中国的改革和发展问题就简单多了。

       本人无意否定实名制,相反,实名制的正面作用是显而易见的。我反对的是“事后诸葛亮”式的实名制,反对只从“实名”下手忽略了其它深层次体制的改革。

        比如说“火车票实名制”。对中国广大坐火车回家过春节的人来说,简直是“买票难,难于上青天”,这当然不是胡戈的一个“春运帝国”所能涵盖的。黄牛党的兴起使得“实名制”浮出水面。然而,“实名制”真的能遏制黄牛党吗?真的就能让10亿人顺利买上火车票吗?“中国人口数量庞大、铁路运力有限”一贯是“铁老大”推委责任的借口。但是,对比航空和公路这两种运输方式,我们可以发现一些有价值的信息。航空为什么没有黄牛党大家容易理解,因为飞机票的费用高昂,在价格需求弹性的规律下购买者会较少,而且航空实名制是非常严格的,自然也没有了黄牛党的用武之地。而公路呢?乘用人数依然庞大,且没有实名制,为什么也不出现黄牛党泛滥?一个很重要的原因是:目前中国的公路基础设施远比铁路发达,而且公路运输工具运营商也不是独此一家别无分店。黄牛党现象的本质是一种“炒”,而炒者,必奇货可居。火车票在春节之时,三种原因造成了它的奇货可居:一是有限的运力与巨大寻求之间的供需矛盾;二是交通工具的可选择性小;三是铁道部门的垄断以及利益分配问题导致的内外联合。这三个问题不根本解决,实名制也只是一个词汇而已。而解决这三个问题,必须加强交通网络建设、基础设施建设,整顿铁道部门,甚至引入民营资本经营铁路等等,牵涉到太多的利益关系。

        又比如“购房实名制”。所谓实名制购房制度,主要是预售 、购房合同、预售登记以及最后的产权证必须是同一个姓名,购房者凭个人身份证或其他有效证件以真实姓名买房,不得用同一个姓名购买多套房产。这样就能有限遏制“炒房现象”,进而防止让房价上升过快吗?连小学生都知道,炒楼者完全可以用亲戚朋友甚至二奶的姓名重复置业,购买多套房产。而且:在目前全国商品房买卖信息和个人信用信息系统没有有效联网的背景下,购房实名制可能会加速跨地域炒房的发展。再者,实名制在利益面前是不堪一击的,很简单,如果一个大款说要买10套甚至1000套房子,难道开发商能不卖给他吗?如果开发商不能卖给他,中国的任志强、潘石屹们,又是怎么产生的?所以,在政府和市场没有很好地解决供需矛盾之前,在房地产的诸多不合理暴利消失之前,在社会工薪阶层的和低收入家庭收入和地位得到有效提升之前,先不要说实名制!

       而“手机”实名制的背后,则是中国社会信用体系的崩溃以及垄断行业的必然弊病。垃圾短信、黄段子、诈骗信息和骚扰电话的存在,固然是利益使然,但这已经是整个社会信用体系的确失,而且越来越严重。而运营商们呢,没人提实名制他已经偷着乐了,有人提呢,他就说“该措施可操作性不强”,首先是由于假身份证泛滥,运营商难以担负核验责任。其次,未登记的旧用户数量庞大。再者对现有智能网改造耗费大。“另外,在短信方面会受到损失。”在我看来,利益的损失才是运营商不屑实名制的根本原因。运营商看中的是利益,但他也道出了“实名制”的脆弱――在整个社会的信用体系包括软件和硬件都很完善之前,假证件的泛滥让我们几乎无法“实名”!

     所以,“实名制”,看上去很美。

     不要迷信实名制。要警惕“实名制”成为一种幌子,一种掩盖改革成本和既得利益的幌子。它只能治标,不能治本。在“实名制”成为良方之前,需要社会各界的通力合作:加快基础体系建设,加强立法,主管部委协调好利益关系,适当改良规范垄断行业,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