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皮书的漩涡


 

回顾奥克斯白皮书

 

2002年,奥克斯公布《空调成本白皮书》,其后,奥克斯空调销售节节攀升,01年国内的产、销量只有187万台,02年的产、销量达到200万台,03年8月,奥克斯空调销量突破250万台,跻身行业前三强,成为空调行业的一匹黑马。当时对于《空调白皮书》策划案的评判,业界褒贬不一,见仁见智。但总之,奥克斯连续三年的高速成长,其白皮书功不可没。

2005年10月28日,奥克斯故技重施,在南京对外公布了《中国手机成本白皮书》,这种炒作与奥克斯在2002年公布《空调成本白皮书》的策划如出一辙。

营销专家李光斗从营销的角度来观察奥克斯的策划,总结奥克斯这种以颠覆行业标准,从而通过建立新的行业标准来确立自己行业地位的插位营销方法,勿庸置疑,是一种非常成功的营销方法。诚然如此,但是从战略、抑或从行业的角度来看,还有值得商榷的地方。

 

奥克斯真的颠覆了行业标准么?

 

在制造行业,应该是规模越大,成本越低,而奥克斯还不算是赢利能力最强、规模最经济的企业。但是奥克斯却能提供自称是最低的价格、抑或行业的新标准,奥克斯如何取得价格优势,无非是在在原材料选购、企业研发费用上做文章,大多空调厂家采用的零配件都是由专业公司提供的,而像奥克斯是自制的。

奥克斯虽然从销量上跻身前三甲,但是还缺乏一线品牌的贵气,究其根源,是因为奥克斯的价格策略支撑的是低价低质的产品策略。

不管是电器、还是手机,其附加价值主要决定于其技术水平,也就是说,技术是创造顾客价值的主要因素,谁掌握核心技术,谁就最有可能获得行业领导地位,从行业来看,国外制造行业的研发投入平均占到销售收入的8-15%。而国内一线品牌也有相当多的投入,比如领导品牌美的的新品研发每年就要投入一两个亿,即便如此,其研发投入只占到其销售收入的不到1%。在本土市场上,很多行业的领导地位都被国外品牌占据,留给本土企业在品牌营销方面获取品牌附加价值的机会并不多,而且事实是:能创造更多附加价值的另一端――技术研发的核心技术――大多掌握在国外品牌的手中,而技术无疑又是品牌的背书性条件,对于本土企业而言,缺乏自主知识产权是本土企业难以跟国外企业抗衡的症结所在。

奥克斯所谓的行业标准顶多是价格标准,而不是“价值标准”。

从行业的教训可以看到,在知识经济的今天,缺少技术创新,则意味着落后,再回头来看奥克斯,销量的成长,则意味着奥克斯技术优势的退步,且两者成线性的负相关关系,也就是说,奥克斯为顾客创造价值的能力逐渐在落后,这才是奥克斯白皮书掠夺市场的本质结果,总有一天,其销量快速增长的美好景象终究会掩饰不住奥克斯战略错位的隐患。

 

如果奥克斯提供的真是行业标准,这个行业也就快没落了

 

     奥克斯本在空调行业表现平平,一举空调白皮书的问世,让奥克斯令人瞩目,从而晋升为空调权贵中的一员,必定有其制胜法门。

解析奥克斯的成功,除了这种史无前例的策划能够吸引眼球以外,更重要的在于奥克斯对消费者购买决策动因的把握,在价格战延绵不绝的空调行业,消费者早已被潜移默化,空调行业的价格战一直在下意识地教育他们:“合理的低价才是空调的主要价值,所以价格应该是空调购买决策的首要考虑因素”。

     反过来,如果大家都在努力做技术创新,推出新款的价格一个比一个高,此时消费者会怎么想?他们会认为,价格高的就应该是最有价值(或者最有技术含量高)的,竞相攀高的高价在暗示,消费者都在乐于接受高价,而高价的背后就是高科技。

奥克斯空调的成功,与其说是营销水平高,不如说是机会好。

而一个行业的消费者如果将价格作为对比的唯一要素,本身就说明这个行业缺乏技术创新,产品也就难有创造额外附加价值的能力,消费者必然会通过讨价还价获得更多顾客价值。如果此时商家都还争相去迎合消费者的这种“价格偏好”,不能浴火重生,不言而喻,整个行业都会陷入追求价格、无法创新的恶性循环圈。看来,这种机会其实也是一个温柔的陷阱。

 

奥克斯白皮书还能屡试不爽?

 

奥克斯全国市场总监李晓龙在新闻发布会上大力抨击手机市场中某些洋品牌存在着不合理的暴利,奥克斯以一款高档手机为例解剖其成本,并宣称其成本仅是洋品牌同类机型价格的三分之一。

我相信,李晓龙所言极是,但不足为奇,因为也确有数据显示,譬如本土某企业没有自主知识产权,每出售一台价值29美元的DVD机,给国外专利所有权者所缴纳的专利费是20美元(数据来自央视对话节目),此时,大家应该知道为什么是三分之一。

同时,最新数据也显示,国产手机国内市场份额从2003年近三分之二的市场份额已经跌到了33%,而且国产手机今年普遍亏损,众所周知,收集行业的核心技术几乎全部掌握在洋手机品牌手上。

这不正是说明,价格在让位给技术。这点跟空调行业的现状截然不同。

空调行业因为难有技术创新和突破,导致同质化竞争,而同质化的价格竞争让空调消费者将价格作为购买决策的主要动因。而手机行业则与空调行业的行业状况相反,手机行业的技术发展日新月异,新技术、新卖点层出不穷、花样叠出,而手机行业的消费者更多的是在“玩手机”,手机象征身份的“道具功能”,加上中国本土消费者追求面子的消费形态,使得消费者对手机价格的淡然,而对手机的技术性功能更加敏感。

 

奥克斯的《手机白皮书》是否还能让它成为手机行业的又一匹黑马?而白皮书激起的将会是一股狂潮还是一轮漩涡?有待观察。

欢迎与作者探讨您的观点和看法,电子邮件:[email protected];或登陆网站http://www.wisehead.com.cn 给我们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