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购物中心一个营业面积超过10万平方米的近郊型MALL,经营业态含括了百货、超市、餐饮、娱乐、文化项目,经营定位为中高档,顾客群定位为高工薪阶层、年轻的白领阶层及追求时尚与品味的一族。笔者连续三年(2002—2004)策划并设计了不同市场阶段的市场调研。下面就第一次市场调研与大家共同探讨。
调研背景:
此次市场调研是在2002年4月,A购物中心刚刚开业4个月,整体形式处于市场起步阶段,市民对于A的知名度及影响力有一些认识,但顾客群构成不明朗,目标消费者对于A的认知度有待提高。消费者心理和消费导向不清晰。经营思路是否该有所调整?在此基础上,A的核心领导层决定进行一次市场调研。
方式:
采取的方式为问券式,调查范围为A的辐射范围之内的8个具有代表的性的居住区,以年龄为20—50岁之间的市民为主;除此之外,还对店内顾客进行了随机的问询式及问券式调查,为了使被调查者能够积极配合,A还准备了相应的小礼品。
市场调研的一个原则是:受调查人数越多,得出的结果就越准确。鉴于此,A在外围的8个小区共派出8个小组进行问券调查,每组1000份问券,店内2000份问券。
下面是问券式市场调研的基本步骤:
问券设计及目的:
首先,外围的小组主要是随机对来往行人进行调查,该调查的目的是:摸清具有代表性的全市居民的消费取向、购物心理;市民对于A的认知度;消费者最关注的购买因素(据此调整USP);竞争对手中,消费者最喜欢去的是哪一家?也就是我们最大的竞争对手是谁;消费者的价格取向等,同时,也将扩大消费者对于A的认知度。
下面是A购物中心的2002年市民问券调查表(有删节):
您的姓名: 性别: | |
1 |
下列项目中,您最想得到的是哪些? A、时尚的穿着 B、美味的食品 C、新颖的娱乐休闲场所 D、文化场所 E、住房及汽车 F、家庭生活用品 |
2 |
您知道A购物中心吗? A、知道 B、不知道 |
3 |
您多长时间去A一次? A、每周一次以上 B、每月二次 C、每月一次 D、去过一次 E、没去过 |
4 |
您购买穿品时,最注重以下哪一方面? A、时尚度(款式) B、品牌 C、舒适度 D、质量 E、价格 |
5 |
您在超市购物时,最注重以下哪一方面? A、商品种类齐全 B、服务周到 C、价格便宜 D、商品质量好 |
6 |
您最喜欢去哪家商场购物? A、XX购物中心 B、X商城 C、X商贸中心 D、X商业大厦 |
7 |
您觉得服务最好的是哪家商场? A、XX购物中心 B、X商城 C、X商贸中心 D、X商业大厦 |
8 |
您认为A现在最欠缺的是什么? A、服务不够周到 B、商品不够时尚 C、价格过高 D、 环境不好 |
9 |
价格评价(略) |
10 |
略 |
问券全部是选择题,这样方便于被调查者添写,也具有一定的针对性和目的性,以上问券的调查比较顺利。
其次,店内顾客的问券设计相对要复杂一些,这就包括了:顾客群的构成;顾客来店的目的;顾客最喜欢的品类;最吸引顾客来店的原因(已经具备的USP);通过什么媒体了解到促销信息的等。
下面是A购物中心2002年顾客问券调查表如下(有删节):
01 |
您来自哪里? A.1区 B.2区 C.3区 D.4区 (1区、2区等为区域名称) |
02 |
您的年龄? A.15~19岁 B. 20~29岁 C. 30~39岁 D.40~59岁 E. 60岁以上 |
03 |
您的月收入? A.1000元以下 B.1000—2000元 C. 2000—3000元 D.3000—5000元 E.5000元以上 (此项可根据当地收入水平设定) |
04 |
您来店的方式及所需时间? A. 徒步 B.自行车\摩托车 C.私车 D.出租车 E.其他 F.公共汽车 |
05 |
您今天来A的目的? A.购物 B.健身 C.吃饭 D.娱乐 E.逛街 F.随便看看 G.其他 |
06 |
您是通过什么媒体了解到A的活动? A. X报 B.XX报 C.XXX报 D.X电视台 E.XX电视台 F.X广播 G、X网络 (此项可根据广告投放媒体进行设定,目的是调查出有效媒体) |
07 |
您认为以下哪些商品及价格最适合您? A.服装 B.鞋类 (此项可根据即有品类设定,如:绅士装、少淑装、休闲装、娱乐、美食、家居等) |
08 |
您认为A最吸引您的地方是什么? A.商品质量好 B.购物环境好 C.商品款式时尚 D.商品档次适中 E.服务质量好 F.品牌齐全 G.服务种类齐全 H. 其它 |
09 |
对于男装,您觉得最吸引你购买的因素是什么? A、品牌 B、款式 C、质量 D、E、略 |
10 |
对于女装,您觉得最吸引你购买的因素是什么? 略 |
您 的 建 议 |
其实,在问券设计上有好多值得设计的问题,而对于不同类别的零售企业应该有不同的问点。
零售业典型的市场调查:(美国市场协会的相关定义)
商业圈内消费者调查 |
调查员对调查对象一个一个地访问,以掌握作为各店经营基础的商业圈范围及其实况。(如上例) |
对入店客的面谈调查 |
以店内顾客进行调查,能够简便地确认来店客的购买行动。 |
客动线的调查 |
对店内顾客的回游状况和行动做跟踪观察。 |
陈列实验 |
考察陈列位置或陈列量与销售之间有没有相互关系。 |
通行量调查 |
测算来店人流(人数)。 |
资料调查 |
在商业圈人中的变迁、总需求及本店市场占有率的推定中,有效利用国家的统计年鉴、年报、人口统计等公开资料进行测算。 |
商业圈内消费者调查 调查员对调查对象一个一个地访问,以掌握作为各店经营基础的商业圈范围及其实况。(如上例)
对入店客的面谈调查 以店内顾客进行调查,能够简便地确认来店客的购买行动。
客动线的调查 对店内顾客的回游状况和行动做跟踪观察。
陈列实验 考察陈列位置或陈列量与销售之间有没有相互关系。
通行量调查 测算来店人流(人数)。
资料调查 在商业圈人中的变迁、总需求及本店市场占有率的推定中,有效利用国家的统计年鉴、年报、人口统计等公开资料进行测算。
分析阶段:
对于数据统计分析阶段,有的用电脑进行数据统计,有的用手工统计,但无论如何,最后的分析图表(曲线图、饼图等)应该用电脑进行制作,以决定其精确度。另有一点需要说明的是:数据分析不是以整体问券数量做为基数的,而是以题目的有效答案数量做为基数的,因为有些被调查者对于有些问题(如收入)不进行添写。而数据统计结果出来以后,也可以通过这些数据,进行不同类型的分析。
下面就前三个问题试进行饼图分析:
被调查人总数:1863人
1、您来自哪里?
2、您的年龄?
3、您的月收入?
其它问题分析图略。
结论和调整
数据出来之后,数据分析饼图就不难画出,现在,我们应该回到最初的市调目的上来了:了解消费者心理和消费导向,明确目标客层,定位顾客人群,选定下一步主攻方向和调整经营思路。
A MALL的顾客构成大部份为来自1区的年龄在20-29岁之间的收入在1000-2000元之间顾客,这里的第一个条件(来自1区)和第二个条件(20—29岁之间)是完全符合我们的定位——青春、时尚,但是顾客收入有限(1000—2000),他们只能到我们这里阶段性的购物,光顾的周期可能很频,但购买的频率受到购买力的影响而变的十分有限,消费者心理属于投机型或机会型,但消费导向已经逐步向中高档次过渡,但这就说明我们的顾客构成存在问题,如何解决呢?
找准目标顾客年龄阶层已适应消费心理的变化 20—29岁之间的顾客中间有一大部份是学生或者待业青年,由其是25岁以下的。虽说他们大多会冲动性购物,但必竟购买力有限,大部份并没有固定收入。所以,我们的目标顾客年龄阶层应该为28——45岁之间的白领和成功人士,消费导向方面他们追求时尚和档次,收入较高,消费心理较理性,一旦选择某一品牌或系列就会长期购买,具有较强的购买能力和经济实力。
针对目标客层调整商品线已适应消费导向的变化 目标客层定准后,就要相应的调整产品线,穿品类将原本大部份的二线品牌和运动休闲系列逐步撤场,调进一些一线品牌和以商务休闲为主的服饰品牌,而且通过第7题等了解到大部份顾客的穿着方向,我们也会逐步摸索出本市市民的着装特点,以进行相应改进;餐饮娱乐项目大部份引进国际国内知名连锁品牌,注重格调和气氛;超市等方面尽量向大卖场方向靠拢,使商品线由窄变宽;更注重整体卖场的文化氛围和时尚气息。
选择有针对性的媒体 通过第6个问题,我们发现,高消费人群的固定特征是不看电视,对纸介质媒体似乎情有独钟,而且偏爱网络!对于此,我们逐步减少在电视、广播等媒体上的广告投入,而将大部份广告费用投放在如当地晚报、都市报、本地知名网站上,并且有针对性地发手机短信。
拓宽市场规模 作为一个MALL而言,其辐射面如果仅局限于人口只有十几万的一个区来说,注定是要失败的。如何把其它区的市民吸引来呢?首先,在向个主要街区繁华路段投入高空广告和路牌广告,以提高知名度;其次在市级媒体上频繁露面,以软新闻为主要炒作方式;第三,在待开发的居住小区发放DM(有时会受到小区物业的阻拦);第四,开通购物专线车。总之,利用一切便利条件,提高在全市的知名度和美誉度。
找准竞争对手的软肋,打造自己的USP 大家可以看到,我们专门对来店顾客进行了“您最喜欢的商场?”的调查。其实,最终目的并不是为了知道市民最喜欢哪家商场,而是在知道市民最喜欢的商场后,我们去找出它的优点和缺点。优点我们可以学习,而缺点就是我们可以“攻击的软肋”,通过这些,逐步打造我们自己的USP!这就是孙子兵法所说的“庙算”了!
说到这里,我们这次调查可以告一段落了。其实,调查的过程是简单的,但有许多操作细节值得我们去深入研究。无论从问券设计,还是询问方法,再到统计分析,我们最终的目的就是通过市调发现问题,并摸清消费者心理和消费导向,然后找出解决问题的方法和不断适应消费者心理和消费导向的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