汪建国:要做的不是武林盟主 而是侠之大者


 
汪建国

  汪建国,五星集团董事长、总裁。

  每一次,汪建国留给公众的印象都是那么从容,那么豁达。他是一个充满快乐、自信而言语审慎的人,在员工眼里又是一个既温和又充满工作激情的人。用他的话来讲就是,要做的不是武林盟主,而是侠之大者。

  中国家电连锁业的发展这几年的跳跃式发展引起了社会各界的关注,家电连锁业究竟在中国家电行业扮演什么样的角色?家电连锁业如何持续赢得未来?家电连锁业未来的发展趋势走向何方?多家媒体记者联合对五星掌门人汪建国进行了专访。

  【经典语录】

  ·对于五星的战略定位,不仅是个选择的问题,更重要的是学会放弃的问题。

  ·人总是有机会的,失去了并不是坏事,关键是如何去理性看待。

  ·目前整个中国家电行业很浮躁,有多少企业真正把基本功练好了?

  ·不断的发展并创新前人的经验以完善自身,这就是差异化。

  ·连锁业的核心竞争力不是资本,而是赢利能力,是综合能力的竞争。

  ·只有低成本,才有低价格;没有低成本,低价格只有死路一条。

  ·我的理念就是个性化发展、差异化经营。因为,企业只有撑死的,没有饿死的。

  ·找一个适合自己生存与发展的方式,就必须找一个能控制住风险的模式来发展。

  ·保持积极的心态,一般人都是情绪化的,但面临困难、挫折的时候都要保持积极向上的心态。把问题当挑战,具备阳光思维模式,这将改变自己的人生。

  记者:五星电器过去是一个蛰伏在江苏区域的家电连锁企业,从这次收购青岛雅泰电器来看,五星开始了大踏步走上向全国扩张的道路。请问汪总,是什么原因促使五星加快了向全国扩张的步伐?

  汪建国:第一,五星是个特殊的企业,五星完成了从国有企业向民营企业的转变、改制,完成了从传统计划企业向现代企业的转型,也完成了从批发企业向零售企业的转型。五星电器从1998年开始一直在进行改革。第二,五星电器坚持战略化转型。通过这几年的辩证,五星认识到无论是企业的体制变化,是批发转零售,还是零售转连锁,实际上是五星企业战略的选择。通常意义上的企业战略指对企业外部环境及对自身条件作出选择,对资源配置,以求达到预期目的。

  五星的战略重要的一点就是学会放弃,不断的进行选择,再学会放弃。回顾我接手五交化成立五星电器那一刻起,就是要求自己不断的放弃,放弃了五金、电动工具、化工产品,这样的放弃通常意义上很难被从事这方面经营的部门经理理解,尤其是放弃了赚钱的项目。选择专门做家用电器也是经过慎重思考的,虽然当时家电赚钱还不是很多,但五星放弃很多,独选家电,主要是因为我预测家电产品未来的发展市场比较大,增长速度快。再者从家电产品自然属性来看技术含量大,属于耐用商品,如冬天的取暖器,夏天的空调,而且家电产品是更新换代非常快的产品。那么这些产品的自然特点要求售后服务专业化。适者生存,不专业化很难满足将来的消费者,不专业化就很难做强做大。

  以前家电产品是由百货店经营的,很少有家电专卖店。这原因是家电产品线短,种类少,即使给他一个家电专卖店,由于产品线短,结果还是亏损。但最近这几年却不一样,由传统家电逐步发展到手机、数码产品、IT产品,包括空调产品。原来空调产品线也是很短,也是几个品牌,如早期的华宝、春兰几个品牌和几个合资品牌。经过快速的发展期,空调行业先后有了三四百个企业,但是又经过优胜劣汰到目前仅仅剩下到30多个品牌。

  五星能够走向全国,一方面家电流通企业有明显地集中趋势,集中与扩张是相伴而生的;另一方面,连锁这种业态本身的发展是先进生产方式的表现。在家电流通产业原来是单店的传统生产方式,是落后的小农生产方式,很多工作是一个人完成的。可见传统的流通产业是落后的,采取的小农式的生产方式,一个店配套财务核算,从商品物流、广告策划、售后服务等方面缺一不可,这样的生产方式必然导致效率不高。而连锁店却恰恰相反,专业化分工细致,统一采购,统一物流等,这样连锁业得以规模极大的发展。就我个人而言,做商业管理工作十年,在流通企业做了十几年,对整个家电流通行业比较了解,也很感兴趣,喜爱研究这方面东西。

  五星电器并没有急于马上在全国开店,缘于我们企业领导层的心态非常好。我们认为,中国家电市场足够的大,我在台湾考察发现,台湾2000多万人,再加上外来人口不过4000万人,而家电连锁就有五家之多。那么,中国大陆不可能只有两三家家电连锁就没有我们五星的份额。连锁业对于中国来说也是刚刚开始,很难说以后的市场会变成什么样,谁也说不准,将来哪家是最好的,什么样的模式是最好的,所以我觉得五星电器要看以后的发展。

  从这个概念上来说,五星并不急于向全国市场进行扩展,只是锁定目标市场将它做好做强。但是我们会走向全国,至于什么时候走向全国,这就要顺其自然。相对而言五星可以说还是比较保守、稳扎稳打的。现在条件基本上成熟了,就有了我们迈向四川、河南以及近期进入山东青岛的步伐。我的理念就是个性化发展、差异化经营。因为,企业只有撑死的,没有饿死的。

  记者:在全国性家电连锁发展的初期,连锁业主要是在大中型城市中和专业店、百货店争夺市场,但是经过几年的连锁迅猛发展以后,我们发现在一级市场现在连锁之间的竞争已经上升到主要的地位。最近出现的连锁之间的一系列兼并是不是说明了这个问题?您是怎么看国美兼并黑龙江的黑天鹅,拿下金太阳入驻南京,再如你们走向青岛、四川,您觉得连锁之间的竞争是否是在加剧呢?

  汪建国:连锁业在大城市的竞争是在加剧,并不能代表连锁业之间的竞争已经达到最激烈的地步。目前,家电经营企业面临一个整合的过程,主要对象还是单店,中国有3万多家家电专营店,在连锁业竞争中,被兼并是正常的整合过程。连锁业的竞争主要还是和百货业和单店为主。市场比重在调整,虽然不是很大,但趋势存在。另外,连锁业由大城市向中城市再向小城市展开也是一种趋势。

  今后连锁业的竞争是综合实力的竞争,就是投入不多又让顾客对你产生好感,不再仅限于品牌的影响。未来的竞争将使我们面临很大的挑战。讨好消费者不仅是服务好就能讨好消费者的,还要看业态、模式、经营方法是不是最好的满足于消费者。谁能最早的做好这几点,谁就能成功。

  记者:由于三四级市场的容量有限,还不足以支撑家电大连锁大面积在那里开店,所以有人预测在今后相当一段时间内,会出现大连锁占据一级市场并逐步向二级市场渗透,传统专业店则退守三四级市场的流通格局。你认为这种说法符合当前的市场实际吗?

  汪建国:这只是主观的想法,都是凭自己的主观思维进行想象的。事实上这个很复杂的事情,不同的区域、不同的时间,并不是如大家所想的那样。例如,江苏的二三级市场可能比西北地区某些一级市场还要强势一些,这与经济发展有直接关系。还有,在大城市开多少个店合适?一般认为在有一百万人口的城市开3个店比较合适,平均30万人口就有一个店。但是在北京估计有100家店,1000万人口平均10万人就有一个店。所以说,还不能完全按人口多少来算,还得看这个城市的经济状况。这几年,以农村为代表的三四级市场不好做,是个浅水湾。主要是农村市场受人口分散、消费观念、经济发展的影响。因此,农村市场需要进一步开拓,也还需要等待。

  记者:家电连锁业一方面促进了家电企业的发展,另一方面也遏制了家电企业的发展。作为业内专业人士,您怎样看待家电流通行业的发展?怎样看待营销渠道的变革?

  汪建国:这是比较大的课题。回顾历史来看,中国流通产业并不发达,不发达的主要原因是人们观念问题,以前说无商不奸,把商人看成很不正当的行业。社会重生产轻流通,这是舆论导向的问题。

  在发达国家服务业占GDP70%比例,中国服务业只占到30%的比例,而且服务业中的商品流通比例更小。以往流通业不发达造成不得不受制于制造业,才出现了制造业自办流通的现象,但这是违背社会化分工原理的。制造业既要进行采购原材料、产品研发,还要进行市场的销售,这样制造业是很辛苦的。相比专业连锁出现后制造业就应该轻松多了。但是现在专业连锁业刚刚发展起来,作为工厂渠道的补充。而工厂本身还有自建渠道,工厂有销售人员、有仓库,我们流通业也有销售人员、也有仓库,这就造成了资源的浪费。

  供应链的上游和下游之间应当是无缝对接,但现在我们是有缝对接。在对接中造成渠道上的浪费,所以说供应链上存在好多问题。未来肯定会形成流通的品牌、流通的资本,在市场上有影响力的大品牌,这是必然趋势。

  记者:我们知道五星在发展过程中坚持了差异化的市场战略,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脱颖而出,那么五星差异化的市场战略当初是怎样形成的?

  汪建国:在复杂的市场竞争中,作为后来者就必须差异化,决不能模仿别人、亦步亦趋。企业靠消耗资源做市场是很容易的事情,但是能够以较少的资源投放把市场做好,那就是你的管理能力。我在公司提出的基本路线就是低成本运营,针对每项工作、企业发展要求都能够达到低成本。每一个商品上省一分钱、每位员工省一分钱,这样的企业价值观就很可观。核心竞争力是很难模仿的东西,企业的发展不是简单的模仿,模仿以后没有个性化。企业的某一方面可以向别人学习,但整个企业跟别人一模一样就没有发展了。这就是我们坚持差异化市场策略的基本思路。

  记者:那么请您具体谈下五星差异化表现在哪些地方?五星未来的发展战略又是怎样定位的?

  汪建国:差异化包涵广泛的内容,如怎样的战略目标、实现战略目标的途径等等。在这些方面,前人也许留下了很好的经验,但是我们不能简单的模仿,这样才能超越竞争对手。不断的发展并创新前人的经验以完善自身这就是差异化。企业的差异化是核心的东西,很难具体完整表述出来。我认为五星能够持续发展,企业文化、营销思路、扩张的节奏以及发展方向这些都是核心东西。五星的定位很明确,就是逐步发展成为全国性的家电连锁企业,成为家电流通行业的龙头。

  记者:现在原材料持续涨价,家电产品的成本不断提高,于是很多企业向管理要效益,那五星又是怎样看这个问题的呢?

  汪建国:原材料的涨价是客观存在,但是产品价格的构成是由制造成本、流通成本、管理成本等多方面因素组成的。家电产品价格不是简单的制造成本的体现,还受到流通成本以及市场供求关系的影响,不是说成本高低就完全决定价格的高低。

  就算原材料涨价推高了制造成本,但是还有管理成本的伸缩,管理成本之外还有流通成本的存在。原材料涨了终端市场为什么不跟着涨呢?这里还有供求关系的变化,在供大于求的市场状况下产品价格怎么会涨起来呢?这就是市场的影响。不是说原材料涨价就能涨价的问题。只有市场认可,你才能让产品涨价。

  对于流通企业来说向管理要效益才是根本的出路。我们在公司内部要利用有限的资源,充分发挥它的效益。从采购到管理的体系、物流成本节省、广告费用有效利用等诸多方面开源节流,管理到位了流通成本自然就会下来。

  记者:五星和苏宁同为家电连锁企业又在同一个城市,竞争中的短兵相接是不可避免的,那么五星对苏宁的竞争策略是什么?

  汪建国:这很明显在市场上我们彼此就是竞争对手。但是竞争对手又有很多东西值得我们借鉴和学习,别人披荆斩棘,杀出一条血路,给后来者留下许多经验教训,使得我们可以少走很多的弯路。

  苏宁的发展的确是比较快的。我曾说过,如果没有苏宁就没有今天的五星,正如苏宁的老总也曾经说过,没有五星也就没有今天的苏宁。正因为我们是竞争的关系,促使我们都能够快速的发展。青岛的海尔、海信、澳柯玛,在同一地区短兵相接竞争激烈,因而发展就非常快。企业和人一样,没有竞争就没有压力,这是客观的现实。

  苏宁1992年正式成立的,五星却是2002年才开始起步。五星目前的规模没有苏宁大,但是不能简单的进行类比。我对员工说适者生存,找适合我们生存的道路才是最重要的。不要管别人强和弱,是要自己感觉好的就行,在某些地方超越别人。

  记者:五星作为大连锁,扩张期间遇到的问题是很多的,如管理上的资金、人员的障碍,五星已经开始走向全国,那么五星在扩张期间资金方面有没有遇到什么困难?又是怎样解决这样问题的?

  汪建国:这对企业来说是个隐私的问题。连锁业应当有大量现金流,这是终端流通通企业的特点。如果连锁业资金出问题,那就说明他就不是专业化的连锁业。终端连锁经营出问题了,如果不是管理上出问题了,就是其他问题。连锁业对工厂都会有一定的账期,连锁业在资金上出现问题的机率很小。

  记者:家电连锁在快速扩张的阶段,如苏宁、国美都遇见过人才不足的问题,他们有经验教训、有经验积累,你们有没有过人才不足?五星怎样吸引人才呢?

  汪建国:人是企业发展最积极的因素,根本关键,只有人才可以构成部门、构成企业。人才可遇与不可求,高速成长时期,企业的人才有引进、培养。我们五星对于人才主要是看品德,主要指有没有做事的愿望,有没有做事的激情。我们是非常重视人才的,我们培养人才,给他们压力,让他们发挥自己的特长。

  记者:向全国扩张还有一个重要问题就是管理,在各地开的店越多管理问题就越突出,鞭长莫及就是这个道理。那么五星在走扩张道路时是怎样对各地的分店进行科学有效管理的?

  汪建国:一方面控制,另一方面灵活。在控制上必须统一,符合连锁的统一要求,采购、资金、人员、模式。市场方面,必须符合当地消费习惯、消费特点,必须灵活。最重要的是人,给他们管理的要求,又要给他们授权,既要充分控制,又要充分授权。每个连锁卖场搞活了,整个连锁就搞活了。

  记者:我们在各个连锁卖场看到这样一种现象,以卖电视机起家的国美卖场里数字化3C产品具有优势,而像五星、苏宁以空调起家的卖场里空调产品见长。汪总,我们想知道在专业化细分的潮流下,家电连锁业会不会也因细化而出现分化?

  汪建国:目前很难评断。品类如何组合根据不同的区域市场根据当地情况来看的。总的差距不是很大。现在连锁业还没有达到如此细化的程度,不过以后很难说。

  记者:在连锁扩张中,您所碰到的困难和政策方面的困惑?

  汪建国:政策方面的困惑。目前连锁业是发展很好的产业,连锁产业是流通业最先进的业态,最有生命力的业态,也是符合国家经济发展的要求的,但是连锁业外部环境和条件并不具备。没有相应的政策支持连锁业的健康发展。前不久,国务院主持召开的全国流通业工作会议,公布了许多政策扶持,如,统一纳税问题,连锁业统一纳税,因为核算是统一的。但是现在不行,要注册公司,当地核算,这样单核算人员的增加无形当中就增加了我们的成本。这是不科学的。注册,连锁业本身就是注册过的,但是现在不行,每个地方的店都要重新注册,资金打过去,还要董事签字。连锁业被不配套的政策限制了其快速健康的发展。

  记者:作为驰骋商场的职业人,哪件事让您骄傲?职业生涯中,是否有人对您产生深远的影响?另外,您的爱好有哪些?

  汪建国:欣慰的事情就是不断的挑战,国有企业能在我的手里延续,五星得到大家的认可,五星一直在持续、高速发展。这些对我来讲的确有一种成就感,但更多的却是感到一种责任和压力。

  要说对我最大影响是在1982年。那是我参加工作的第二年,跟随当时农委的副主任李授尚,到江宁体制改革试点,这两年时间给我影响大。有一次,他让我写演讲稿,可是发言根本没用上,接着还继续让我写,我就不停地看书,那段时间的学习充实了我的头脑,这对我后来的发展打下了很好的基础。

  积极的心态,一般人都是情绪化的,但面临困难、挫折的时候都要保持积极向上的心态。把问题当挑战,具备阳光思维模式,这将改变自己的人生。

  我的爱好就是游泳,锻炼身体,保持良好身体状况。看到喜欢的书、文章做做笔记,就当是一种休闲吧。

  来源:《空调销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