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一句话说出就是祸,有一句话能点得着火。”
这是闻一多先生的诗句,当年无关风花雪月,现在拿出来说也如是。把这一诗句不恰当地使用在当下的房地产舆论界,别有一番滋味。
本报独家刊登了董藩先生的《地产舆论、地产学术与空置率――不得不再说的话》之后,经广泛转载,在圈里再引轩然大波。有的学者对笔者说,他们无意参与“没有意义”的讨论,并刻意保持缄默;有的则无奈表示,只要出声,挨骂就太正常了;也有如徐滇庆教授者,以经济学家纠源求真的本分表达自己的见解。当骂与被骂成为常态,这种怪异的氛围造就了“祸”与“火”,阻碍了对事物真实一面的探究。
也许,单纯对空置率的讨论有似无源之水,意义并不重大,但其背后的真正意义在于什么,每个身在其中的人都很清楚,不管说与不说。目前的情势就好比是那片抹了黄油的面包,有人看到它下落,故作无视或听任状,只因为怕脏了自己的手而不是昂贵的地毯。
上世纪40年代末的墨菲上尉不可能预见到当今社会的复杂,否则他可能想不出那个有点业余、带点悲观意味的墨菲法则。虽然现实一再验证它挺有道理的,而且不断衍生出现代版本,但面对那片面包,不同的人还是会有不同的方式,未必都怕脏了手或者坐等坏事发生。
近日,国家税务总局发布文件,对房地产企业预售收入的预计营业利润率做出了调整,其中,省会城市和计划单列市的城区和郊区将由目前的15%提高到不得低于20%。该通知还规定,今后新办房地产开发企业不得再享受新办企业的税收优惠。“调整税收”这片面包落下来了,房地产商是如人所测“涨价20%”,还是认真接招、顾全大局?
从不久前闭幕的“两会”上政协委员的提议,到日前建设部的通报,廉租住房制度日受重视。建设部对没有将廉租住房制度建设纳入政府工作目标责任制管理的70个地级以上城市进行了批评,并要求北京、上海、天津等40个城市提供商品房供应和空置情况有关数据。对此,不同的财经媒体在基本肯定政府政策介入层面的前提下,表达了各自不同的看法。一方认为建设廉租房应该成为我国住房保障制度的首选,实现有房住而不是有房产;另一方则担忧这是否依然套用了香港“高房价高地价高公屋率”模式,不适合内地情况。目前不敢轻言鼓励廉租房制度是否是抹着黄油的那一面,但接与不接以及怎么接却是各地方的现实选择。哪怕应了墨菲法则,中途脏了手,总好过脏了不好清洗的地毯,这里面对的是地方利益与全局利益的代价比较问题。
如果说以上是些不好判断不好选择的状况,那么有些房地产领域之外的范例值得借鉴。
美国人准备勇敢地接住带黄油的那一面了。非法移民问题作为美国国会多年来辩论的焦点之一,一直被很多美国人嫉恨。但据香港大公报援引美联社消息,美国国会支持允许非法移民入籍法案的参议员们,为提高该法案的支持率,准备达成一个妥协方案,准许在美居住满五年的非法移民入籍。这预示着非法移民将被美国有条件地接受。这种接受包含了积极意义。
国务院总理温家宝上周在出访澳大利亚时表示,中国政府会让市场来决定全球铁矿石的价格,但政府应制定一套“公平合理的价格机制”。这打破了“中国政府计划对进口铁矿石进行限价用以示威”的不实言论,并充分证明了中国的勇气与改革决心。
这两个勇接黄油的例子,可以给我们的怯懦言行一点鼓励。
当然,自己的面包、黄油外加自己的地毯是一回事,换成别人的,又是一回事。比如在企业层面,目前万科高调挖人的“慧眼行动”对于别的公司来说,正是个“最大可能的破坏”。其实这种挖脚在其他公司之间也在进行着。
上周,我在北京地铁竟然遭遇顺驰被挖人之“基层版”。当时,我立于人群中,一黄西服青年坐于右侧,一黑西服青年后来上车立于我身左。黄西服大声打电话,并沉浸在自己渲染的氛围之中:“顺驰都快破产了,没钱了,挪了融科(笔者注:应为融创)的钱救命,你还在那待着干嘛?我们老总说……”后来上车的黑西服很快就注意到了黄西服,他一脸恨意地盯住对方若干秒,并低声回复“胡说八道”,其后是一些类似国骂的语句,搞不好还捏了拳头,当然黄西服浑然不知,他还在继续编派着顺驰。这一幕似乎只有我注意到了,并为之哑然失笑。对于顺驰及类似境遇的企业,这片面包来得不善。
笑闻有人当真研究了对抗墨菲法则的办法,即如果放面包的桌子高三米,就不会出现黄油面着地的情况了。说来也非笑谈,这说明应对的积极心态、得当的创新办法更为重要。想来孙宏斌就是一个每次都不怕接黄油一面的人,哪怕一时狼狈也好过畏缩,所以才有那么多人看好和激励顺驰。
这种人是值得敬佩的人。这种人可以是自然人、法人、一个行业,乃至一个社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