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立医院成本控制措施和对策(讲课大纲)


公立医院成本控制措施和对策(讲课大纲)

哈尔滨医科大学 杜乐勋

 

第一节 公立医院收入成本控制

 

公立医院收入成本控制的目的

 

根本目的是提高公立医院的社会效益。直接目的是解决看病难看病贵的社会问题。

政治目的是为了纠正其运行机制腐败问题。

 

公立医院收入成本控制的意义

 

1,有利于提高公立医院的竞争地位;2,有利于转变公立医院的职能定位;3,有利于推进公立医院提高效率;4,有利于提高公立医院的爱民形象。

 

公立医院收入成本控制的方法

 

第一,财政预算制度改革

 

1,收支两条线管理 就是说,根据公立医院的职能定位,政府不鼓励公立医院创收,收入和支出分别核算和分别编制计划。没有预算额度,多收也不能多支;有预算额度,少收也可以多支。

2,工资总额控制  改变工资总额与业务收入总额挂钩的旧方法,今后公立医院工资总额的控制与业务收入脱钩,按照业务需要另定。

3,项目管理,零基预算。政府拨款与机构人员床位数脱钩。

 

第二,宏观调控方法

 

1,业务收入总量控制。今年的业务收入总额不可突破去年的基数。

2,药费比重控制。药费收入占业务总收入的比重不得突破计划指标。

3,首诊制规定:没有经过社区首诊的非急诊病人,不开报销单据。

4,起付点规定:提高三级医院起付点。

 

第三 支付方式

 

逐步改变按照项目支付费用的后付制支付方式;逐步推行按照疾病分类支付费用的预付制支付方式;作为过渡,实行单病种最高限价方法。

 

第四,制度建设

 

1,坚决制止科室承包收入与职工利益挂钩。一旦发现,院长要接受处分。

2,公立医院治理结构改革,成立有决策权的管理委员会;

3,科室三权分设,医务、商务和财务三权分设,科室设主任负责医务;设管理员负责商务;设会计员负责财务,分别归口医务科、经营办和财务科。

 

第二节 公立医院支出成本控制

 

第一,支出成本控制的目的

 

根本目的是提高资源利用的效率,降低成本。

直接目的是为了避免医院收不抵支,经济困难。

政治目的是为了和谐发展,为政府分担困难和自力更生奋发图强。

 

第二,支出成本控制的意义

 

1,降低成本,提高效益;

2,提高医院核心竞争力;

3,留住人才,和谐发展;

4,内涵发展,挖掘潜力。

 

第三 公立医院支出成本控制的方法

 

1,后勤社会化,非医疗业务外包;

2,药局可以对外委托经营;

3,融资理财,不支付利息的欠款不用白不用;不会借鸡下蛋的院长是笨蛋。

      融资租赁和售后回租。

4,对外投资。后面专门讨论。

5 工资包干下全员聘任制;

6 编余人员带资分流;

7 合理配置资本结构;

8 开发周边经济。

 

八路进财确保医院公益性。

 

第三节 公立医院对外投资

 

公立医院对外投资的资本来源;

 

医院发展基金的积累;医院修购基金的积累;医院对外投资的积累;医院无形资本的积累;

医院知识资本的积累。

 

公有资本对内投资的制约因素

 

1,服务规模的制约;

2,病人负担的制约;

3,医院公益性的制约;

4,区域规划的制约;

5,公共财政的制约。

 

公立医院对外投资的目的和意义

 

目的:从财力上确保医院自身公益性;

      为稳定队伍提供环境条件;

      为带资分流人力资源开路;

意义:利于划清公益性和非公益性的界线。

      利于扩大医院经济影响和实力。

 

公立医院对外投资的政策依据

 

我国医院财务制度第九章 对外投资管理

第三十八条规定:对外投资是指医院以货币资金、实物、无形资产等向其他单位或院办独立核算企、事业单位的投资和购买国家债券。对外投资按照投资回收期的长短分为长期投资和短期投资。投资回收期一年以上的为长期投资,不足一年的为短期投资。

第三十九条规定:对外投资必须经过充分的可行性论证,报经财政部门和卫生主管部门或主办单位批准。

第四十条 医院以实物、无形资产对外投资的,应按照国家有关规定进行资产评估,评估确认的价值与账面净值的差额,计入事业基金。医院认购的国家债券,按实际支付的金额作价。

第四十一条 投资取得的收益,计入其他收入。收回的对外投资与投资账户账面价值的差额,冲减其他收入。新公布的医院财务制度,为医院多渠道融资开辟道路,与此同时保持医院的公立医院地位。公立医院控股投资建立的子公司能够服务于医院的发展战略,同时,不影响医院的公立性质。

 

进一步论证公益性医院投融资的政策依据:

 

1、财政部、国家计委、卫生部《关于卫生事业补助政策的意见》提出,有条件的医疗卫生机构可以通过银行贷款、国外政府贷款和单位自筹等多种形式筹措资金,用于医疗卫生机构的发展建设。

2、政府举办的公益性医疗机构的资产为国有资产。原国家国有资产管理局1995年颁发的《事业单位非经营性资产转经营性资产管理实施方法》中规定,在保证完成本单位正常工作的前提下,可以用非经营性资产转作经营性资产,进行投资、入股、合资、合作、联营;开办具有企业法人资格的经济实体;可以用非经营性资产对外出借、出租。

3、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关于医疗卫生机构有关税收政策的通知》中规定,对公益性医疗机构从事非医疗服务取得的收入,如租赁收入、财产转让收入、培训收入、对外投资收入直接用于改善医疗卫生服务条件的部分,可抵扣应纳税所得额。

 

  公立医院对外投资的障碍:

 

认识障碍:没有算清楚经济账;害怕影响公立医院发展。

利益障碍:医院闲余资本可以供财政部门减轻财政负担;调剂使用可以减轻卫生部门其他医院负担。

 

  公立医院对外投资案例:

 

上海华山医院;

北京同仁医院。

 

第四节 带资分流

 

原公立医院带资分流的必要性

 

1,后勤工作社会化需要带资分流;

2,聘余人员和谐安排需要带资分流;

3,改造原公立医院运行机制需带资分流;

     非公益性豪华医疗服务必须分流;

     公益性普通医疗服务可以分流;

     公益性基本医疗服务必须充实加强。

带资分流的方向:

 

医院后勤服务产业化发展;

医院周边经济产业化发展;

举办国有民营公益性医院提供普通医疗服务;

举办国有民营非公益性医院提供豪华性医疗服务。

 

组建公立医院控股的投资公司;

 

投资公司控股组建上述带资分流的企业和医院;

 

公立医院资本回收的利润用于发展公益性基本卫生服务;

公立医院自由现金流低息贷款发展医院周边经济。

现阶段公立医院带资分流的重大意义:

改造公益性淡化非公益性强化的原公立医院的有效资本运行技巧;

它既保护了原公立医院职工、单位、部门的正当利益;又改造了不适应市场经济和谐社会的腐败化的单位所有制倾向,确保公益性基本医疗服务的落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