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电连锁“染指”制造业为时过早


  国美、永乐们高调进军家电制造业,在夺取了产品市场定价和合作的话语权后,杀家电制造业的“回马枪”,明显有争抢现有家电制造商市场份额之嫌,目的也是参与瓜分家电利润的“制空权”。在拥有渠道、握有大量现金、连锁竞争加剧、利润锐减等前提下,投资家电制造业这个相对熟悉的行当,无疑会对家电等上下游的资源分配掌握更多的话语权。

  笔者在研究国美、永乐等家电连锁商这几年资本运作模式和经营战术时发现,明显有一条清晰的运作脉络:急速开店——抢占资源——以价格回头打压制造商——分拆上市融资——隐蔽多元化。如今高调进军家电制造业,感觉其明显在为下一步的资本重组打埋伏,今后极可能参与收购家电制造业,以便形成产、研、供、销、财一条龙运作,构建新的“企业航母”。

  全球零售巨头沃尔玛早已涉足自有品牌产品的销售,现在旗下大概有五六个品牌,涵盖服装、食品等领域。今年8月,沃尔玛与全球最大家电连锁商百思买宣布,第四季度也将推出自有的32英寸液晶电视品牌。可以说,连锁渠道做品牌已渐成一种趋势。

  家电连锁业“染指”家电制造业能否成功,业内人士的态度是有待观望,因为中国企业多元化欲望的膨胀,这些年已经付出了惨重代价。“当企业发展到较大规模时,企业已不仅仅是规避风险的问题,而是你是否有足够精力和能力来管理的问题。核心问题不是要不要多元化,而是什么时候该多元化和如何多元化。”清华紫光总裁李志强说。目前,国内家电制造业面临原材料等资源匮乏,制造成本居高不下,产品和渠道同质化严重,国际化连连受挫,国内外环境恶劣与风险空前增大等严重问题。家电连锁业此时高调进军制造业,对整个行业无疑是雪上加霜,而且由于家电连锁缺乏专业团队,缺乏核心竞争力,单纯以连锁的初始成功过早地高估进军制造业的“如鱼得水”,在变数太多、复杂坎坷、风险突增的市场环境下,显得有些浮躁与不可思议。

  笔者认为,家电连锁业“染指”家电制造业为时过早,而且短期内难以形成气候,因为连锁业在我国才刚刚起步,自身的风险尚难控制,与制造商的矛盾日益激化,在目前的市场环境下贸然巨资杀入,可能是“一把伤心泪”。家电问题研究专家们认为,家电连锁业的风险将在今明两年集中释放,届时不排除在全国范围内“公演开五家关两家”的可能,利润也将大幅缩水。

  管理大师彼得·杜拉克在警告中国企业多元化经营时说,要进行多元化经营,关键是企业在运用多元化战略时,一定要与其自身的核心竞争力结合起来制定战略,才能使企业立于不败之地。家电连锁业的核心竞争力是物流效率、采购资金和门店的现场销售力,而这些家电连锁还远远没有做扎实。

  家电连锁业进军行业跨度巨大的家电制造业能否获得成功,连锁业能否把其目前并不稳定的成功模式复制到制造业上,而且在面对制造商和跨国巨头双重夹击、制造业开始出兵操练终端时最终能否游刃有余、快速胜出,我们拭目以待。

       来源:《中国企业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