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是有个有着厚重文化渊源的省份,此次湖南之行中所接触到的人,不仅个个有学识见地,而且充满了文化自豪感,在名山大川之中,处处可寻觅到深深的文化印记。
著名的岳麓书院坐落在岳麓山脚下,在郁郁葱葱的绿荫庇护下显得肃穆而庄重,潭水之清澈、古物之厚重,使人焕发幽古之情思,令世间浮躁的心态沉下几分。这里既是一座学校更是一座精致而美丽的园林,是文化追随者拜访的圣地。想当年宋朝时就是朱熹和张栻的讲学之地,如今不仅仍在传道解惑,更有著名的千年讲坛,使厚重的文化在嘈杂的尘世间散发着一缕幽香。
邓先生逐地逐物的讲解令人如饮甘露、如沐春风
在岳麓书院研究所所长,博士生导
师邓洪波先生的引导下我参观了岳麓书院,邓先生逐地逐物的讲解令人如饮甘露、如沐春风,他的渊博、风趣、朴实、谦和使我们一见如故。在古朴的接待室饮着清茶,他笑着说:你坐的这个位子就是当年某国家领导人坐的,我不由得赶紧站了起来,引起大家一阵笑声。仔细地参观了书院后,邓先生说你以后可以来这里讲学,我忙说,这千年讲坛主要是讲国学,我还相差甚远。正如荀子所说:“不闻先王遗言,不知学问之大也。”国学之博大精深,我辈需以怎样的精神才能略知一二啊。
长沙的签售活动非常顺利,还见到了早早等在图书大厦,几十年未曾见过面的高班学长,湖南卫视的作曲家危大苏,真是一份意外的惊喜。之后,除了回浏阳还账,给艺术学校讲课外,余下有两天游览的时间,借此机会饱览了南岳衡山和八百里洞庭美景。
衡山并不大,海拔只有1290米,但峰回路转却也险峻异常,若不是司机老道,光是陡峭的下山路,刹车片非烧坏不可。它以祝融峰之高,藏精殿之秀,方广寺之深,水帘洞之奇为“四绝”,有五岳独秀之称,乃古代帝王巡幸祭山之地和东南亚佛教圣地,至今香火兴盛。但也有外省人认为衡山太小,不够巍峨,应由其他更好的选择加入五岳。对此湖南人不以为然:岳阳楼还小呢,江南三大名楼为什么非选它呢?要不也换一个?
八百里洞庭真是名不虚传,烟波浩荡,茫茫一片,天水一色,宛如大海一般,光是气势磅礴的洞庭湖大桥就绵延长达十公里。怪不得旁边有那么多求神保佑渔家人进湖打鱼祈祷平安的庙宇,就如同福建沿海渔民求妈祖保佑一样的性质,可见洞庭湖之大。相形之下,著名的岳阳楼比想象中的确实小很多,然而,楼不在大,有文则显,建于唐朝的岳阳楼,因为宋代范仲淹的《岳阳楼记》而名扬天下,与武昌黄鹤楼、南昌滕王阁并称江南三大名楼,而《岳阳楼记》中的“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也成为湖湘文化的根基和重要内涵之一。
“七”乐无穷,尽在新浪新版博客,快来体验啊~~~请点击进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