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资理财教育要从娃娃抓起


投资理财教育要从娃娃抓起

 

人们常说:电脑教育要从娃娃抓起,足球要从娃娃抓起,环保教育要从娃娃抓起,交通规则也要从娃娃抓起,等等。总之,在人们心目中,必须从娃娃抓起的事情很多,但是,我觉得,在中国,投资理财教育更要从娃娃抓起。

 

《富爸爸》丛书的合著者之一、“富妈妈”莎伦·莱希特就表示,不要小看了孩子的开销,家庭理财中很重要的一块就是教会孩子怎样节约零花钱、怎样进行简单的投资等基本常识。虽然传统观念告诉我们不要和孩子谈论“钱”,以防形成他们惟利是图的习惯但是真正重要的是教会他们运作钱的规律,使他们不为钱所操纵。

 

现代教育包括投资理财教育

随着经济金融全球化,各种金融工具价格不断波动,波动即是机会,又是挑战,金融投资信息充斥人们的日常生活,这给我们提出了一个严肃的问题,我们应该吸收什么知识学会哪些本领?我们对孩子的投资理财教育是否及时充分?现代家庭的孩子越来越少,但父母投资在子女身上的费用却越来越多。有感于孩子未来面临的挑战有增无减,美国的家长大多形成这样一种共识——要让孩子赢在起跑线上。但除了让子女具有良好的学历与一技之长外,更重要的是,要提高子女的理财智商,培养一个可以经济独立、财务自由、创造财富、面对未来的成功者。投资理财,从某种意义上讲,是人生最宝贵的一课。每个孩子都应当学会怎样攒钱,如何投资,这些本领并非唾手可得。斯坦先生认为,在培养孩子如何对待金钱和树立理财观念上,爱心加物质并不够。许多父母往往忽略在子女独立生活前,必须在投资理财和金钱观念上教他们一些东西,比如失业率上升,我手上的股票有什么反应等基本知识。如没有这样一些必要的熏陶,子女走进这个充满风险和竞争的年代,就很容易被淘汰。因此,美国父母形成一种新观念“给他实质的财富,不如教他如何理财”。开展理财教育越早越好,“由中小学着手改善财务知识的基础教育有根本性的意义”,这样将能帮助年轻人避免做出不恰当的财务决定,因为这种不当决定一旦做出,往往祸害久远。

美国人教孩子理财注重实战,他们一般是给孩子赠送少量的股票,建立共同基金,提前为子女建立个人退休账户等等。

 

让孩子知道如何合理消费

一项研究报告表明,近年来,美国各类广告,包括大量高级耐用品广告,如汽车、游艇等,内容设计都是针对孩子的。据统计,美国平均每个孩子每周接触到的商业信息时间,长达40个小时之久。原来,美国孩子在父母购物方面,正在起着越来越大的作用,能够影响6100亿美元的家庭支出。如在购买动用汽车和微型面包车方面,68岁的孩子发言权很大。一进入汽车陈列室,孩子往往直奔他们喜欢的车和款式。工作人员根本用不着推销,就等着坐下来与孩子家长签订售车合同。在度假旅游方面,911岁的孩子中,能影响父母住什么酒店和去什么地方玩的比例占到65%。统计表明,2000年,美国412岁子能直接影响家庭支出的费用达2900亿美元;212岁的孩子还能对另外3200亿美元的家庭用品购买产生非直接影响。此外,2000年美国412岁的孩子自己的消费也高达290亿美元。斯坦先生认为,小节约等于大浪费。孩子,许多时候我都提醒你要厉行节约,但必须记住,不要为节约一美分的钱财而绞尽脑汁。这意味着你的理财观念已经钻了牛角尖,你应该用更多的时间去开源,而不是节流!细小的节约意味着巨大的浪费。

 

让孩子眼中有钱

许多父母在零花钱的花销上也变得节约了,但父母在给孩子零花钱时应该遵循什么原则呢?儿童养育专家建议,早些开始给孩子零花钱比较好,并教给孩子一些基本的现金管理经验。零花钱的多少应该随着孩子年龄和消费需要的增长而增加。一个较好的标准是,每周的零花钱与孩子年龄保持一致。比如说,一名9岁孩童每周的零花钱最好为9美元。零花钱应该足够孩子编制预算并决定购买。如果大人在孩子花光所有零花钱之后给他们更多,除非是特殊情况,否则只有害处。孩子应该学会管理好自己的收入,并懂得如何量入为出。

 

让孩子学会储蓄

传统理财方式是先学会存钱,再学习花钱。而目前进入社会不几年就负债一身的案例比比皆是,由此可见原有的理财套路已跟不上社会发展的节拍,如果不想让自己的子女年纪轻轻即已信用破产,从小给予他们合理的消费指导,启发灵智的财商,可说是当务之急。美国的家长重视培养孩子的储蓄观念,为孩子日后学会“炒股”打下基础。学会储蓄后,教孩子合理使用积蓄也非常重要。体会到用存款来买自己想要的东西时的愉快,而且也培养孩子有计划地管理金钱的能力。

 

教会他们理财的技能

懂得在适当的时机运用正确的投资工具,很容易就成为财富重新分配的赢家,而这要的是财商,而不是智商。财商并非财经专家的专利,父母如果懂得早一点给孩子提供学习环境,未来的小富翁可能就生活在你家。就连投资大师华伦·巴菲特都愿意花时间到小学去演讲,可见理财教育从小开始的必要性,而子女财务智商的启蒙,就靠父母是否及早行动。格林斯潘曾表示,美国人需要积累如何使用新技术的知识,也需要积累如何做出明确的财务抉择的知识。我们应该努力教育消费者如何评估财经行业提供的众多产品,帮助消费者提高抉择能力,以便选用能切实改善他们生活的产品。他认为,开展理财教育越早越好,“由中小学着手改善财务知识的基础教育有根本性的意义”,这样将能帮助年轻人避免做出不恰当的财务决定,因为这种不当决定一旦做出,往往祸害久远。斯坦先生认为,必须让孩子知道,口头承诺不可信。在没见钱之前,不要轻信任何口头承诺。在未确定对方信用程度之前,必须具备这样的观念。因为一旦发生,时间和金钱的耗费将使你苦不堪言。

 

筹措教育经费

筹措教育经费是一项长期投资。替子女存教育金的理财工具,必须要符合安全、稳定与具备成长性原则。孩子的将来掌握在父母的手中,如果想要好好培养下一代,就要有所计划,绝不可因为事前准备不充分或资金筹措不足,影响孩子的教育品质。筹措子女的教育经费并不只是存钱,必须要有理财计划,才能应付日益高涨的学费与通胀的侵蚀。筹措子女教育金越早进行越轻松。筹措子女教育金有以下几种工具可选择,包括股票、债券、共同基金、定期存款等。一般说来,银行定期存款是最常见的理财方式,不过在低利率的环境下,用零存整取来累积子女教育基金,无法对抗通货膨胀的侵蚀。就投资的角度而言,基金投资长期累积下来的复利效果相当可观,因此准备子女教育金要持之以恒,千万不要因为短期市场的波动中断投资。如果孩子刚刚出生,或者还在念小学,那么距离上大学还有一段很长的时间,父母至少有10年以上的时间可以准备,因此投资可以承担的风险也相对较大。这个阶段的理财重点在于对抗长期的通货膨胀及积极追求资本利得,可以选择积极成长的投资工具。如果子女已经就读中学,距离上大学的时间较短,资金支出在即,这个阶段的投资策略应该更重视风险。特别是此时才进场的投资者已没有太多时间可以等待市场的涨跌,因此建议以稳健获利为原则。稳健的投资组合包括基金和债券。

 

为子女做理财规划

美国农业部的研究表明,美国中等收入家庭每年要花近1万美元抚养一个孩子。在孩子从出生到18岁成年以前,平均每个孩的花费约为16.5万美元。该报告计算了抚养孩子所花的房费、饭费、交通费、服装费、医疗保健费、保育费、教育费,以及需要付费的其它商品和服务。中等收入的普通家庭每年在一个孩子身上的花费达到87409860美元,即17年平均总开销约为16.563万美元。调查还显示,年收入低于3.8万美元的低收入庭养育女17年的平均总开销约为12.123万美元。

父母通常会先考虑开立一个子女的专门存款账户,将压岁钱等收入存入户头;接下来,会考虑申购基金,期望基金的收益可作为未来主要的教育金准备;也有不少父母也有意为子女购买独立保单,这些林林总总的理财需求,如果能够整合成一个投资组合方案,确实能为父母减少很多麻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