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者曾经在6月12日专文写了关于伪球迷的主题,相信还是有很多是真正的球迷甚至铁杆球迷的。本文仅希望尝试性地对这些球迷与迷球现象进行一些分析与说明。
球星型球迷:这类球迷时刻把自己设想成为球星,当所支持的队员表现神勇的时候,就喝酒呐喊为他加油,很不得到场上参加比赛,成为队中的第12人。当场上队员表现懈怠或者不理想的时候,就嘘他,喝倒彩。哀其不幸,怒其不争。已经有很多款电脑游戏让这类球迷乐在其中,最著名的是FIFA游戏。
在本届世界杯中红牛的广告所展现的场景是:进攻方最后一次机会,守门员接球脱手,场上与电视机前的观众均顿足垂胸,而球戏剧性地滚过了球门线,然后红牛打出广告语“别小看你自己”。这是球星型球迷内心的真实写照。
教练型球迷:这类球迷时刻对双方进攻节奏与变化细节密切关注,在开赛前先排出自己心目中的阵型,对各位队员的表现打分,并提前预测教练会用谁更换谁,当教练换谁的时候,总是尽量在谜底揭晓前就去揣测被换下的会是谁,换上的是什么位置的球员,换人后的打法与场面会有哪些变化。央视在本届世界杯推出的球迷世界杯、豪门盛宴、为场上队员打分,评选当场表现最佳球员、评选连通现场等就是针对这类球迷而推出的。俨然就是比教练更像教练。
裁判型球迷:这类球迷会从专业的角度去判断什么样的球该怎么判罚,裁判的错判、漏判等等。俨然就是比裁判更适合当裁判。
6月26日进行的荷兰和葡萄牙之间的比赛中16张黄牌4张红牌的判罚震惊了关注世界杯的每个人。甚至国际足联主席布拉特都表示,本场比赛的当值裁判也应该给自己发张黄牌。
裁判在一场比赛中往往会起决定性的作用,而当球迷本身有了倾向性之后,就会对裁判的任何一个判罚产生分歧,因此总是会有一些“精明”的俱乐部老板搞些桌下交易,通过拉拢裁判的方式来并提高本队的成绩。而这也会在更大程度上加大裁判所承载的压力,并进而成为黑哨的根源。
球迷之迷球也有各种不同的原因。
在性别方面:每逢重大比赛来临,都会有一股舆论潮流。这股舆论大体上把所有人分成男人和女人两大类,大有男人不看球就不正常,女人肯定是男人看球的受害者,甚至成为“足球怨妇”的倾向。对号入座是人的思维习惯,虽然大家都知道这难免失之偏颇,但还是不由自主地为自己站队。
由此出现了“足球宝贝”与转播过程中将镜头过于关注场上的女球迷与球星家属团的八卦文章等现象,更有“女性球迷”为自己在世界杯中看帅哥而穷尽一切借口。
别忘记:性别取向永远是吸引关注的核心因素。
在虚荣心方面:不是每个人都需要像身边的高段位球迷那样侃起来头头是道,巧舌如璜。相比冗长的比赛过程,这些球迷更关注的是结果,连球是如何配合的、怎么进的都无所谓。他们只想知道每场比赛最终比分是多少。因为这样即使不用到处炫耀,至少在别人说的时候不至于显得太没有面子。
出于社交考虑:人是不可能只生活在自己的心中的,而足球已经成为世界性的语言,身边的朋友、恋人、下属、老板、同事甚至是客户都以此为话题的时候,你置身事外与他们隔绝,这种感觉是不舒服的,甚至比为了看球而熬夜受累更令人难以接受。为了社交也需要看球。
出于职场需求:假如你在学校里不看足球还能够以学业为堂皇的借口的话,那么你走进职场,任何不看球的理由都显得那么苍白。在世界杯形成热潮的时候,人际关系、业绩、职业生涯甚至职场的稳定性都要受到影响,甚至有人把这作为促进销售与企业公关的手段。
迷球的原因有些是来自足球本身,比如技战术、风格、阵型转变、各球员的竞技状态等等,有些是为了足球附加的东西,比如感受时尚、声色犬马、八卦内容。
有人看球是为了自己,满足自己在爱好、回忆、宣泄、解压、人际关系、爱情、面子、职业发展等等需求。不仅如此,有些是为了别人,比如因为亲人与挚友、恋人或者是伴侣需要稳定的家庭等等原因而看足球。
在球迷眼中,不关心足球的人是傻子、没有激情、不懂得欣赏,似乎不关心足球比赛的就是外星人,就是异类。在非球迷看来,那些为足球而疯狂,是不理智的行为,是疯子。
再沿着心理分析的思路往深处说,你所着迷的队员位置不同,也表明你的性格中会有不同的主导成分。
比如:假如你的足球偶像是打前锋的,那么你的潜意识中就有攻击性的成分;而如果他是中场组织者,那么你就拥有以进攻为核心的资源整合充分;而假如他是后卫,那么你的性格中沉稳的成分就会更多些。那么像卡恩这样的守门员呢?你也许是想成为别人的后盾,为伙伴提供默默无闻的支持。假如你的足球偶像看的是球星的外型是否潇洒俊朗,那么你就有依然年轻而躁动的心。
假如你更关注教练,那么你的性格中就会有更多领导者的潜在意识,统领自己的团队去击败竞争对手领导的团队;假如你关注的是俱乐部,那么你关注的就是盈利模式。
每个人都有不同的世界观与价值取向,你对足球的态度以及所关注的侧面体现了你的部分内心世界。笔者并不希望有人因此而去揣测身边人的内心世界,却希望能够由此多一些了解自己的渠道与工具。
是否会熬夜看球,似乎已经成为判断是否球迷的分水岭。
足球是别人的东西,了解自己才是最重要的。
贾春宝
2006年6月29日星期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