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德理想主义何错之有?


 

 

    从某些网友的文章中读到,他们把道德理想主义也列为中国传统文化的缺点之一,笔者觉得有必要讨论一下。

 

道德理想主义有错吗?可能有。也可能没有。需要具体情况具体分析,不能一概而论。

 

如果某种道德理想是坚实地立足于天地人间的现实之上的,那么这种理想主义不但没错,而且不可或缺。

 

如果某种道德理想像断线的风筝,离开了人间社会的现实大地,随着气浪飘忽,虽然看似高薄云天,那么这种理想主义不但无用,而且还会迷人心眼,误导众生。

 

什么是“道德”?(根据辞海释义概括)就是从天地之大“道” “得(德)”出社会人群和个人所应遵循的行为准则。

 

什么是“天地大道”?如果以人类的历史实践对于各大宗教教义和世俗哲学关于存在本体的认识进行批判性的概括,并以较通俗的语言来表达,笔者以为,大致上是否可以这样说:天地之间万事万物既各有其相对自性,又万般不能绝对分离,而是有分有合、互渗互动的统一整体。人类若要安乐地生存,就必须遵从此大道,必须具有自觉遵从的德性,这就是道德。

 

当然,事实上,人们对事物之间、人际之间、天地人之间相互关系之“大道”,存在着不同的理解,因此也就有不同的道德理想。在人类历史上,作为社会主流的道德理想随着人类社会实践的发展、历史阶段的递进而不断演化、有所更替。但是,数千年来,无论是在专制社会或是资本主义的“民主”社会,少数统治者总是不断地歪曲着“天地大道”、不断地扭曲着人们努力认识和遵从大道的理想,阻碍着人性向着大道的方向演化、升华。他们要么以天地、社会的某种 “公共性”的神圣代表自居(如“天子”、“上帝”意志的解释者等等),借此来压灭各别的自性、各别利益(“存天理,灭人欲”),要么打着“个性解放”、“个体自由”的旗号来张扬、掩盖少数强势个人的狭隘利益,同样压灭着多数人的各别自性、各别利益。无论是片面强调万事万物的统一性,还是片面强调万事万物各自的自性,都是殊途而同归,到头来都是为少数统治者的私利服务。他们高举这种或那种带着虚假光芒的“道德理想”,似乎他们是多么崇高,都是不食人间烟火的道德榜样,引领着全社会向着那崇高的方向提升,实际上却是把人们的注意力引离丑恶的社会经济政治的现实,以此服务于一种不可告人的目的。这是一种虚假的道德理想主义。

 

资产阶级的道德理想是建筑在“经济人”假设这个基础之上的,但实际上资产阶级的经济政治文化意识形态已将“经济人”假设当成了具有实证价值的逻辑前提,作为指导其社会实践的理想原则。但是,假设就是假设,不能将其当成可以实证的事实。〔注〕这种将假设实证化的方法论决不是科学的方法论。以不科学的方法论、从伪事实推导出来的虚假“道德理想”,只能服务于阴暗虚伪的、见不得阳光的丑恶目的。将这种所谓的“道德理想”到处推销,好像他们才是当今时代最崇高的道德圣人,这才是最最虚伪的“道德理想主义”!

 

那么,为了改变这种丑恶的现实,是不是需要完全否定道德理想主义,还是需要一种真正的道德理想主义,一种上挂于天地大道、下立于社会现实的道德理想主义?笔者认为,当然应是后者。难道“和谐社会”、“太平世界”、“天下大同”这样的理想不应成为我们反思改革、推进改革的道德动力吗?难道我们对于丛林法则般的道德现实应当无限期地容忍、听凭少数人的胡作非为将社会、将世界推向崩溃和毁灭吗?难道我们不应该通过社会经济政治制度的变革,在创造普遍温饱安乐的物质生活的同时,也不断提升人们的道德精神境界吗?这样的道德理想主义何错之有?

 


 

未经事先通知作者,不得擅自抄袭、转引本文特有的观点、文字。违者必究。

联系地址:[email protected]


注:关于‘人性’的两面性, 请参见笔者关于人性:破坏生产力的唯生产力论批判(三)》一文(http://sherwinlu.chinavalue.net/showarticle.aspx?id=270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