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读投资大师制胜习惯(10)


解读投资大师制胜习惯(10

 

习惯十七:几乎从不对任何人说他在做些什么。对其他人如何评价他的投资决策没兴趣也不关心。

 

这是大师的投资纪律,也是大师投资过程中的行为规范。是的,但即使理解到这种境界了,这些也还仅仅是大师的表象。

 

背后的真谛还是和大师的生命状态有关,和大师的世界观密切关联。

 

说以及语言是什么?做又是什么?大师是否有疑问,如果有,疑问又是什么?

 

在大师的世界观里,语言和行为一样,都是具有力量的。而语言具有力量,往往是容易被人们所忽视,或者不容易重视的。西方说,语言是灵魂的灵魂的一部分,东方说口蜜腹剑,无论是从正面还是反面,都告诉过我们语言的力量。可不可以这么看,人类所有的行为,都是生命力量的融合或者交换?

 

一个投资大师的疑问就是其本身。他只对自己的状态,只对自己对于时间的相互配置,感兴趣和产生足够的敏感。而更多的时候,他跟随的是“不”,他所做的无非是等待和积累属于自己能够感知和能够把握的时间,以及与这样的“时间”相对应的所有机缘。

 

投资大师进行的、所做的,是运用着他自己的生命状态:积累或者交换。这种取舍决定于他自己,与别人基本无关。我没有总结过非常多的大师的经验,但从我有限的学习和体会中看,所有的大师,核心都是很好地把握了自己,而至于怎么与别人或者其它元素发生关系,可以说是一种顺应,也可以说是一种必然。是不是这样,我们都可以进一步深入自己的心灵,对此进行勘探。

 

对于投资大师来说,与别人说什么,或者告诉别人自己做什么,是一种力量的耗散,即使不是大师,即使只是一个精打细算的精明人,也能明白这一点,怎么看待语言和行为是前提和关键。至于别人的语言,比如评价,怎么对待、怎么办,同理可证,一目了然。

 

习惯十八:已经成功地将他的多数任务委派给了其他人。

 

     准确地说,这不是习惯,而是一种标志。它标志着大师是否仅仅是一个伟大一点的人呢,还是已经进入了大师的阶段。毕竟,大师,既要有大的特征,也要有师的表现。

 

  对于许多号称大师,或者被称为大师而自己默默承受了的,究竟到底是与否,观察其是否已经成功地委派,应该是一个很容易掌握的标志,也容易得到一个相对客观的判断。

 

  为什么说这是一个标志呢?因为,这是大师的生命状态与外部世界交融过程中,已经初步或者完全形成了独特的生命系统的外在表现。一个大师的生命系统,有效的生命系统。

 

   这个系统的特征或者说特点,至少可以具备两个方面,一是它是大师生命状态的延伸,即使是从从外部看,也是扩大的。众多的个体生命不断进入,使系统体现出“大”的特点;二是它是可以学习的,是可以师从的,是可以在心灵层面上进行融合的,所以,在力量上还体现了大的基础上,合成力量也是一致的特点。

 

   这样的系统,使大师的生命,有了一个能动性的具体的体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