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肮脏的中国人”——对国民的热水忧叹
热水,不仅联系着我们的亲身母亲,也同样联系着我们的祖国母亲。在我的采访对象中,有很多人就触及到了另一个话题,在某家大公司工作的
“中国人连澡也不洗,还能做出好热水器么?”
之后,凡是在国外的日子里,
电价的1:1与能源占人均消费的1:10
如果说热水使用是一种生活习惯,那么我们何不试图改变一下国人的这种习惯?这应当是一件不难为之的事情。可是,从一个能源研究方面的专
同时,笔者又得到了这样一组数字:世界煤炭还能烧230多年,我国还能烧70多年;世界天然气还能用50多年,我国还用不到30年;世界石油还能用40多年,我国现有石油还用不到20年。联想到中国人均能源占有量远低于俄罗斯和美国,仅为世界人均能源占有率的一半。按每一美元生产总值能耗计算,中国比发达国家能耗高4—5倍。2003年,我国发电量以接近GDP增速2倍的速度增长,但全国还是有21个省份出现不同程度的限电。中国已成为煤炭、钢铁的世界第一消费大国,继美国之后的世界第二石油和电力消费大国。一方面是能源短缺,一方面是能耗的飞速扩张。长期以来我国经济的快速增长是建立在大量消耗能源的基础上,这种能源制约的瓶颈作用愈来愈大。而从国际上看,西方一些国家在多少年前即封存了自己的油田煤田而大量进口,并展开激烈的国际间能源争夺,甚至上升为能源资源争夺战的国家战争。
当我把这些情况转述给
热水,并不仅仅是生活习惯。生活只是社会最为表面的东西,而基础则是经济,生活只不过是国家经济水平的外化与体现。而能源则又是经济的基础,这种能源成本和能源拥有量的差距之与热水应用无异于釜底抽薪。
科学的国家发展观在看重经济的同时也同样强调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而小康生活早已成为国家和百姓心目中一个美丽的天堂。作为生活水平一个重要标志的热水应用,因了热水成本和国家能源状况则把我对这个问题的调研推向了一个死胡同。然而那不能忘却的母爱,对普天下母亲生活与生命的关爱,对祖国母亲富裕程度和文明进程的关爱,却无论如何不能让我停下寻找热水生活的步伐。
从现实的失望中走出来,我打开了中外热水应用历史的画面。探秘人类祖先热水使用的历程,会在我们把理想的热水应用构想之前,让您享受人类热水趣味故事的同时,增加些许人类与水的生命本源关系的感受。
5、中华洗浴五千年
殷先祖帝俊一家沐浴的神话传说
在那远古蛮荒的年代,原始初民大多居住在水边过着渔猎生活,渭河、洛河、汾河就是几个著名的聚居地。河流、沼泽水里的动物,是他们主要的食物来源,于是水就成了食物和生存的依赖。另外,在不同于今天的甚是炎热的夏季,出于生存本能,祖先们要跑进河水里降温。这两个方面大概就是水是生命之源的本质含义所在。同时,先民们无法解释神奇的大自然现象,于是包含着人类理想的神话传说就诞生了,这就有了帝俊一家沐浴的故事,跟着,水就被赋予了一种神奇的韵味。
帝俊是东方殷民族的祖先。在《山海经》中这样写道:大荒之中,有不庭之山……有渊四方,四隅皆达……南旁名曰从渊,舜之所浴也……这里记述了帝俊洗浴的事;太阳神羲和是帝俊的一个妻子,是十个太阳的母亲,兄弟十个轮流在天上值班。羲和每次送儿子上班,都要为他们洗澡;月亮神常羲是帝俊的另一个妻子,她生了十二个月亮儿子,每个月送儿子去天空值班时,她也要把儿子洗得亮亮的,以让他们尽责尽力。浴日浴月在于使新生的太阳和月亮获得生长的力量,那水则成了生命力的象征。水,由最初的生存必须则上升到生命象征的文化层面上来了。
孔子沐浴而朝
人类发展到有了阶级和国家,社会生活的所有内容就无所不被统治思想所利用,沐浴也不能出其外。到了西周时期,沐浴已成礼仪。每次祀神祭祖之前都要沐浴净身,以示内心洁净虔诚,称斋戒。同时这种宗教统治般的礼仪还渗入了家庭教育。《礼记》记载的礼节规定:晚辈每五天要烧一次温水为父母洗一回澡,每三天烧一次水为父母洗耳恭听一次头。期间父母要是脸脏了脚脏了,还有烧水为父母洗脸洗脚;作为夫妇之礼,还规定男女不能共浴。而对政府官员更是严格有加:诸侯要在专供淋浴的封邑内洗澡,然后才能去朝见天子,以示对天子的尊重。而孔子的“沐浴而朝”,就是这样一个守礼典范。这种统治礼仪到了秦汉,就升格成了国家的法律,汉代朝廷要求国家官员五日一假洗沐。到了唐代,五日一沐改为每十天休息洗浴一次,叫“休浣”。在这里,“沐浴文化”成了一个国家工具,而一些宗教,也效国家统治之法将“沐浴之礼”延揽其里。
贵妃戏水华清池
在教臣民们沐浴之礼的时候,
晚上皮包水,白天水包皮
无论是封建统治的客观推动也罢,还是封建贵族的需求也罢,在宋元以前热水洗浴在各方面基本上都是在有限范围内的。到了宋元时期,随着城市发展和商业繁荣,沐浴开始进入社会大众的生活。不但在城市中出现了公共澡堂,而先前只有政府高级官员家才有的浴室在一般中上等人家也开始出现了。宋元公共浴池很普及,已经发展成一个有规模的行业。人们不仅要到浴室里去洁净身体,一些文人士大夫还在里面进行谈论,于是公共浴室又被赋予了社会交际的功能。苏东坡有词写道:水垢何曾相爱,细看两俱无有。寄语揩背人,尽日
洗浴从人类生存到神话,从统治礼仪统治到贵族生活,从王侯家庭浩浩荡荡地进入到普通平民生活,仅就阶级社会的过程来看,热水沐浴已回归到一个自然本能的起点。人类生命和社会生活因热水而更有张力,当列车驶入新时代新世纪的时候,我们期盼着新的图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