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年寒窗,一朝毕业,找份工作,努力工作为攒钱,攒钱好买房。就这样,经过几年的努力工作,努力攒钱,终于把房子的首付攒够了,又是花上三五个月的时间,看着房价一天天上涨,狠下心来,把房子订了,这时候存折上已经没有了5位数的存款,也在银行的账户上,显眼的是贷款上了5位数。面对着这个红色的“赤字”,更努力地工作,每个月的工资,首先要被刨去大部分,用于减少这个“赤字”。为了房子,不敢想以前一直在进行的各种旅游;不敢想经常光临以前经常去的商场;在饭店就餐时,菜单总是先看右边;对于目前的工作不满意,更是不敢有换工作的念头,只有更加努力工作的想法……
前几天看了一篇分析,说某地有条街道,一边是新修建的,设施完美的新社区,而另一边是多年的平房,脏乱差是最好的描述。当然了,那些平房也成了外来务工、刚毕业大学生等较低收入者或者还没有跨越那条街道的中收入者。跨越那条街道是久居平房的人的一个梦。然而对于跨越了那条街的人来说,跨越了街道却成为了一个不可推卸的重担。面对大家说的中收入者,那些业主都很无奈地说,自己不曾一次想过回到街道的另一边,以放下身上的重担,不需要象现在这样,做什么事情都要考虑一下口袋,然而又很不甘心,甚至也有人很直白地说,他努力了六、七年,好不容易购买了房子,但是只要失去了工作,或者家庭有什么风吹草动,那现在中产阶层的身份将丝毫不存。
面对房奴的无奈,北京建委却认为北京住房需求旺盛房价应该适度上涨(
这样的说法不知道是为近来出台的房地产新规定被置之高阁的解释,还是真实表达北京的房价。但是“上涨的幅度不太高,所以大家能够承受”的说法却得不到大家的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