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林演义》—第四章 桃园结义


 

一日中午时分,刘备独自进了一家酒店,要了两碟小菜,正要开喝,从外面闯进两位旁若无人、趾高气扬的汉子。只见这两位客人中的一位,豹头环眼、虬扎胡须,刘备一眼就认出他,本郡一家肉食加工厂的老板张飞。据说他的生意做得不错,不但在附近几个州都有他的客户,而且还用保温车运输到鲜卑国界,与鲜卑国进行易货贸易。

 

在他的后面跟着一个身高马大、红脸膛的人,刘备却不认识。心想,此人脸红得有意思,没有喝酒也好象喝了斤了八两一样。

 

正在刘备愣神之间,那张飞大手眼尖,见到刘备就高门大嗓地吆喝起来:

 

“大耳贼,一个人喝什么鸟酒!”

 

“啊,好久不见了,一起来吧!” 刘备赶紧站起,双拳抱起,作揖答讪。

 

张飞一听大大咧咧地应道,“好,那多谢了!”

 

随即邀请红脸人坐在刘备对座,张飞也一屁股打横坐了下来。

 

等两人在餐桌旁坐下来,刘备问张飞,这位朋友哪里来?

 

张飞指了指那位红脸人,介绍说,“这位是我的客户,河东解良物流有限公司的关羽、关老板。”

 

接着转头,对关羽介绍起刘备来,“这位是刘老板,从事草鞋编织业务。”

 

“想必仁兄公司的生意很红火吧?”关羽有些冷淡地应道。

 

刘备慌忙一抱拳,“惭愧惭愧,鄙人实际上经营着一个作坊耳。”

 

关羽眯起丹风眼,一听是从事草鞋行业的,就有几分瞧不起他。

 

“刘老板和我们涿郡太守刘焉是本家,还没出五服,并且朝廷和衙门里,上上下下都有人,关系厉害的很!”张飞有说道。

 

  说起来好笑,刘备知道这个世界上有个刘焉,而那个刘焉却根本不知道这个世界上还有个刘备,更不知道刘备是黑的还是白的,更不消说请刘备去造修什么家谱了。但刘备为了与名人扯上关系,所以平日里闲聊时,总是一个劲地与刘焉生拉活扯地攀着关系,希望抬高自己的身价。

 

常言道,杀人偿命,哄死人却不偿命,张飞的几句漫不经心的话,却把那个傲气的关羽听得傻了眼,因为他们都知道幽州太守刘焉是皇亲国戚,那么这位卖草鞋的刘备,肯定也是皇亲国戚了。

 

关羽听了,开始一个劲地在心里犯嘀咕,“要想揽业务,即使有钱没有关系也白搭。如果这刘备真有这些关系,早与他相识,京城里打点一下,上次那批援助西凉的粮油运输业务必定是解良物流公司的了。遗憾、遗憾啊!”

 

随后,刘备与关张二人觥筹交错中,谈到了各自公司的业务运作。

 

且说这张飞,虽然是涿县西口村一杀猪的出身,目前却小有成就。

 

想当年起早贪黑,老婆为防止贪睡的张飞睡过了头,每天把钟表放在他的头边,早晨三、四点钟,钟表就闹起来,张飞有时候想捂住黑耳朵偷偷懒,那个“凶恶”的黄脸婆就用脚使劲地踹他起来。别看张飞卤莽暴躁,确实典型的“妻管严”,但张飞有两千多万这么大的产业,其媳妇功不可没,难怪张飞闲暇时间经常对其媳妇猛唱“军功章上有我的一半,也有你的一半”呢。而其媳妇虽是女流,却是天生的才女,不但把《周髀算经》、《山海经》背了滚瓜熟,而且账目精细、地理熟悉,把财神爷陶朱公范蠡《范子兵法》也充分用于生意上,可以说是一个活学活用的典型。

 

张飞多年经营、勤俭起家,终于在村头起了一个养猪场,占地四十余平方,媳妇任总董事长、总经理,张飞任副总经理兼市场部经理,因为张飞豪爽仗义,从不赊欠,那些饲料厂即使在饲料紧缺的时候都优先供货给他,因此,业务蒸蒸日上,接着投资一千万两建了一个肉食加工厂,生产“丈八蛇矛”牌火腿肠。

 

最近随着其“丈八蛇矛”牌火腿肠市场的扩大,经销商遍布北到辽西乌丸、南到南越蛮荒地带,张飞明显感觉了其市场管理知识的缺乏,特别三角债问题,以及地方保护问题伤透了张飞的脑筋。

 

而关羽本是一个跑单趟的运输户。十年前,自己连凑加借的买了一辆“大棚车”卡车。天南地北地到处跑,关羽是一个标准的工作狂,由于关羽的服务质量特别好,身体素质好,加上年轻,所以生意不管白天晚上,常年到头有得是。

 

然而前几年的一天,由于常年在外,家里的妻子耐不住漫漫长夜,竟然在家里偷偷地红杏出墙。说来也巧,一夜留宿她的情人,正好被关羽半夜回家碰上,关羽当即把那个男人打了个半死,一条腿瘫了,落了个终生残疾,关羽为此也进了监狱蹲了整整三年。

 

出狱后,关羽把家产卖了个精光,搞了一个拥有几十台车的物流车队。手下雇了关平、周仓等人才,为客户提供方案式营销,生意做得蒸蒸日上。

 

所以《商林密芨》里说,大凡成功人士要不就有一个贤内助,要不就是一个不顾家庭的偏执狂。关羽不是不要家庭,而是因为创业而顾不得了。

 

如今碰上面前的刘备,人家不但有镀金的幽州大学郑玄、卢植两位高师所在的职业学校的文凭,再加上显赫的血统,虽然现在贫穷,但肯定不会久居人下。使关羽、张飞从心底上起了结交之意。

 

张飞说:“刘兄目前业务开展的如何啊?”

 

刘备实情相告:“艰难的很。”

 

张飞又问:“小弟目前的业务还可以,大哥如果能出山帮衬小弟……”

 

刘备此时眼睛透出精光,他看出了张飞的意思,但由于此其志不在小,他已经做好打算,不但要把自己的业务与关张的公司进行联合,他还要掌握主动权。

 

于是就对张飞说,“张兄,您的产品不错,我曾经食用过贵公司的产品,虽然政局稳定,但由于社会贫富不均,地方分割厉害,您的产品虽然目前市场还不错、但赊欠如此严重,如果您不注意品牌和质量,改变过去的思路,加大渠道建设的力度,鄙人认为不用几年您就会非常艰难。”

 

张飞一听忙说,“现在就感觉艰难,我的意思是请刘兄出山……”

 

刘备则抓紧打住张飞想说的聘用的话,顾左右而言他地说:“现在的社会,什么是真正的财富?社会资源啊!有了关系就有经营与市场的保障。现在哪个衙门去联系业务不是先打听您是何方神圣介绍过来的?”

 

张飞与关羽都点起头来。刘备继续说道:

 

“胡雪岩说过‘官商结合好赚钱’,怎么疏通关系?靠血缘是捷径!”

 

刘备有意识地又晃了晃手中的家谱,晃的很有气势,直把关张二人晃的头晕目眩。

 

关羽一直没有说话,但是丹凤眼早就睁开了。根据关羽的下属介绍,关羽只有两种情况下会睁开丹凤眼,一是对事情特别感兴趣,全身心投入的时候,一是发怒的时候,现在看来他对刘备的高论有些赞同,不过走南闯北的老关并不如“猪心一个眼”的张飞,他还是将信将疑,便有意问刘备:

 

“刘兄高论!如此说来,刘兄的生意应该不错了。”

 

一句话点到刘备痛处,不过刘备确实有城府,打着“哈哈”,慢吞吞地继续说:

 

  “俗话说‘拿虱子也要块布’,几年来我一直想把这些社会资源用于商业,可惜所遇皆是不成气候之辈!”

 

关张一听就知道这刘备是跟自己摆谱,但不便于发作,且看刘备如何说下去:

 

“我一直想充分发挥我的社会资源优势,但是却没有遇到合适的合伙人。”

 

人人都梦想发财,并自以为是天才,满怀希望要大展鸿图,但现实却不能使人如愿。因此,有人说,对现实清醒的认识,是对虚妄想象的折磨。

 

《商林密芨》:要明智,怀抱最好的愿望,做最坏的打算,这才能心平气和地承受任何后果。目标高远并不坏,但不能高不可及。开始一项工作时,调整好你的期望值。缺乏经验时,决断往往出错。明智是疗治各种愚行的万灵药。认清你的活动范围和自身状态,并使你的设想符合现实。

 

“辨别金属可听其音,辨别贤人可听其言。”有心计的刘备,让关张二人跟着自己的小九九,不露声色地把他们套牢了。

 

刘备与关羽、张飞在酒店一边吃酒一边谈着业内商情,直侃的天昏地暗,日月无光,月上枝头。看着初升的月亮,三人索性张罗饭店的老板把桌椅板凳搬到院子里继续神侃。

 

刘备一拱拳,朗声道,

 

“两位仁兄,我们今天谈的如此投机,鄙人有个提议,我们一起拜个把子,义结金兰,使我们以后的合作更通畅些,不知道各位意下如何?”

 

随后,又加上一通利弊SWOT分析,一通言语把关张说动了,最终三人拈香,就在桃园大酒店拜了个八字兄弟。

 

创业之初,血缘关系是维系企业生存的重要因素。刘备没有这样的兄弟姐妹,于是就利用这一结义手段,再造了一个血缘关系,从而使刘备有了一个牢靠的创业人际根基。

 

美国著名激励大师马尔登认为,“如果我们揭开友谊表面的掩饰,便可以看出一种人类的基本需求,也就是现代传播媒介所标示的:对深切友谊的强烈需求。”刘备的桃园结义,正是对这句话的注释。

 

 

 

(此书稿为鄙人几年前开始断续写作的商业玄幻小说《商林演义》之草稿,并且处于持续修改中。请不得转载、变相使用或剽窃创意,欢迎各位提宝贵意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