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汉科技大学文法与经济学院 董登新(教授)
说来十分滑稽!每当我国股市一旦新股发行频率提高,或是IPO(指股票的首次公募发行)数量增加时,则几乎所有的股民、股评都会十分敏感地高度关注它,并总会拿它来说事,当然,凡是关于IPO的话题,最终的结论必然都是“利空”的了。
然而,君不见?无论春夏秋冬、也无论牛市或是熊市,新股发行总是红红火火、风风光光的,一级市场的新股申购从来都是门庭若市、抢购一空!甚至是毫不留情!股票发行人似乎从来都没有担心过:新股发行价格是否过高?新股发行计划能否顺利完成?你难道不会觉得这事有些不正常吗?这对于那些敢于断言中国股民害怕IPO的“股评家”来说,这岂不是天大的笑话?
然而,具有强烈讽刺意味的是,在此过程中,一边是股民与股评一如既往地纷纷指责IPO,并认为新股发行频率过高、IPO数量过多,是导致这次股指深幅下调的罪魁祸首;而另一边却是股民和机构在拼命抢购新股,而且,从新股发行市盈率及网上申购中签率来看,股民都是来者不拒的,他们申购新股似乎毫不理会什么牛市或熊市,也不论发行市盈率有多高,抢购就是没有理由,也许他们还会埋怨:谁讲IPO多了?应该是新股发行节奏太慢了!
不信?你瞧瞧下面表中数据!下表是本人从权威网站搜集并整理的近两个月IPO资料,从中我们不难发现这样的事实:无论股市是涨还是跌,发行市盈率就是居高不下、申购中签率就是难以提高,而且新股上市首日涨幅依然惊人,甚至股市越跌,新股申购热情越高!
近两月新股发行情况一览表
股票代码 |
简称 |
发行量万股 |
上网发行日 |
发行价 |
市盈率 |
中签率 |
2065 |
东华合创 |
2160 |
|
14.5 |
21.64 |
|
601111 |
中国国航 |
163900 |
|
2.8 |
18.67 |
|
2066 |
瑞泰科技 |
1500 |
|
6.03 |
24.81 |
|
2064 |
华峰氨纶 |
3550 |
|
6.7 |
26.8 |
0.33% |
2063 |
远光软件 |
2750 |
|
5.8 |
24.68 |
0.14% |
2062 |
宏润建设 |
2850 |
|
9.18 |
17 |
0.13% |
2061 |
江山化工 |
3800 |
|
6 |
24.8 |
0.10% |
2060 |
粤水电 |
8200 |
|
5.09 |
19.58 |
0.13% |
2059 |
世博股份 |
5500 |
|
3.6 |
27.38 |
0.07% |
601006 |
大秦铁路 |
303030 |
|
4.95 |
18 |
1.41% |
2058 |
威尔泰 |
1800 |
|
6.08 |
35.76 |
0.15% |
600048 |
保利地产 |
15000 |
|
13.95 |
18.85 |
1.21% |
2057 |
天源科技 |
3000 |
|
4.68 |
27.57 |
0.27% |
2056 |
横店东磁 |
6000 |
|
10.6 |
24.09 |
0.37% |
2055 |
得润电子 |
1680 |
|
7.88 |
29.33 |
0.06% |
2054 |
德美化工 |
3400 |
|
6.2 |
22.88 |
0.05% |
601988 |
中国银行 |
649350 |
|
3.08 |
24.23 |
1.94% |
2053 |
云南盐化 |
7000 |
|
7.3 |
13.72 |
0.44% |
601001 |
大同煤业 |
28000 |
|
6.76 |
12.61 |
1.08% |
2052 |
同洲电子 |
2200 |
|
16 |
24.32 |
0.31% |
2051 |
中工国际 |
6000 |
|
7.4 |
19.83 |
0.17% |
从
由此可见,中国股民是根本就不害怕IPO的,“害怕”只不过是一些“股评家”嘴中的专业“说词”罢了。
笑话讲完了,言归正传。在国外,成熟而发达的股市是完全市场化的IPO。因此,它根本不存在什么“IPO多了,或是太集中了,或是发行频率太快了”之类的问题。
所谓市场化的IPO,就是由市场申购者说了算数。只要有人要,有人申购,就证明IPO是市场所接受的,同时,它也是市场所能承受的。只有当新股发行无人理睬,或是申购不足时,新股发行计划就会失败或是推迟,这时,市场的股票供给量自然就会缩减,这就是市场机制的平衡作用。
在市场化的IPO机制下,发行市盈率应该定多高,不是发行人说了算数,也不是承销商单方面确定,而是要由市场申购者最终圈定。因此,在新股发行价格事先不能肯定是否合适的前提下,新股发行任务能否顺利完成也会是一个未知数,当然,也就会有“新股发行失败”,或是“新股发行计划推延”的可能。这正是市场化IPO下的市场机制作用。
同时,由于在市场化IPO机制下新股发行定价合理,再加上二级市场投资者理性,因此,市场化IPO机制下的新股上市时,一般新股上市首日溢价空间也是相对有限的,它绝不会像我国股市一样无节制地疯炒新股。
然而,在我国,由于新股上市溢价幅度惊人的高,尤其是小盘股首日上市价普遍翻番,这就使得新股申购者一旦中签,其上市收益率就会高达100%以上。这种畸形的新股上市首日的定价“规则”,让投资者丧失了判断市场投资价值的理性,并以赌徒的心理执着地参与早在人们预料之中的过低中签率的新股申购,且申购者常常是乐此不疲、屡败屡战。这在很大程度上极大地扭曲了一级市场IPO的市场化定价机制作用的正常发挥。因此,无论股市如何下跌,中国股市和机构的新股申购热情总是如火如荼、无法阻挡!这正是股票发行人与证券承销商满心期待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