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肃PK郎咸平-------李肃驳郎咸平之五话


艳阳高照的炎夏,甬城好不热闹。6月,送走了郎咸平;7月,迎来了李肃。

郎咸平,《皇帝的新装》里那个童言无忌的小孩,杀伤力巨大,几乎是“一竿子打倒一船人。”继一大批国内著名经济学家如张维迎、樊纲等“集体失语”后,李肃闪亮登场。

2006115,李肃曾在北京邀请郎咸平要与其论战,郎咸平却以出场费6万元拒绝应战,李肃只好一人唱独角戏,网民大肆直指李肃在“做秀”。不管李肃真的是借郎咸平的名声抬高自己的身价还是出于国民的责任心,李肃的暴光率和知名度确实在不断提升。

孰是孰非?有些人鼓掌叫好,有些人嗤之以鼻……

李肃和郎咸平的这场PK赛,其实就是李肃在自说自话。但不管怎样,毕竟给闷热的甬城带来了丝丝骚动。

 

 

李肃    PK   郎咸平

——记李肃驳郎咸平之五话

 

 

双方陈词:

李肃:

郎咸平提出的一些的思想都是不符合中国实际,而且对中国企业有很大的误导作用,特别是在高速发展过程中,对贫富差别发生一些变化的时候,他传播的一些思想对中国经济的发展起着不良的作用。

 

郎咸平:我代表的是人民的利益!

我就是要刺激国人!

 

 

 

 

第一场 经济政策论胡话

 

 

郎咸平:如果加息,中国经济可能衰退

如果调整利率的话,我想做出一个警告——中国有可能进入一个衰退期。

金融不能跟国际接轨。

 

李肃:胡话!

他把中国改革全部都骂了一遍,汇率调到5%就意味着全中国的经济就死了,但实际上呢?在这一类政策问题上讨论,我认为他对整个中国和世界经济真的是一无所知。中国现在八千亿美元的存底,美元不断的贬值,应该说中国人民币在一步一步平稳地升值。而郎咸平只是简单地推导,不去论证。他大骂股改和未来整个股市的发展,把上市公司全流通的过程都骂得不得了。

对于我们浙商的体系,我个人的看法,就是一个重要的产业提升和产业转型的关键,你看浙商怎么样发展起来,已经到了一个大规模提升的关键时期,这个时期国家政策是比较温和地调整。在推动我们汇率逐渐调整过程中,加速提升自己,对我们民营企业是有好处的。从这个意义上讲,郎咸平的经济政策论,我个人认为大多数是胡话,基本上没有什么价值。

 

 

第二场 战略突围的傻话

 

 

郎咸平:民企做大做强等于走向绝望!

中国的企业家就是毛躁,急于求成,一心想投机取巧。我会用实际案例证明给你看,并且你会发现我是从来不会错的。

李肃:傻话!

从战略突围来看,我认为他对战略问题的论述,总体来说都是一些傻话。他对这方面研究非常的少。我看了他的一些书,他假定中国的企业是什么状态呢?都像德隆!到最后都是投机取巧,大规模负债,出了很多麻烦。其实他对中国的企业根本就是一无所知。怎么样进行战略提升,怎么样进行科学创新的提升、进行市场品牌的提升、进行金融运作的提升,他基本上都不知道。对战略问题到底怎么样理解,战略的点应该怎样才能推动中国发展成熟,这些问题他都没有理解。他这个战略突围的前提就不对,他对中国企业的了解很少。

 

 

 

 

 

第三场   科技创新疯话

 

 

 

郎咸平:中国没有高科技企业!

中国根本就没有真正意义上的高科技,因此,中国也没有真正意义上的高科技术企业。

中国的高科技思维是中餐馆式的思维,也就是不讲工序、不讲纪律的思维;一个没有纪律的团队是根本无法成长为微软的。

李肃:疯话

他最近写了一个科技问题,说中国没有科技创新,他就分析联想什么的等等,其实他对科技发展真的不知道,连一个逻辑框架都没有,那一本书我也看不懂!什么是自主创新,什么是创新,什么是模仿,这些概念他都没有!他就自说自话,说这个企业不行,那一个企业不行。他就不知道科技开发里面大公司的模式是什么,公司的风险投资的机制是什么,中国的风险投资走到什么程度,中国大企业积累什么样的自主创新能力,他什么都不知道就乱说了。

 

 

第四场 医疗改革的空话

 

 

郎咸平:医疗市场化导致医生看钱不看病!

当一个急诊的病人送到医院去的时候,部分医院第一句话不是“你哪里不舒服呀?”,而是“你有没有保证金呀?”,如果没有,你就在走廊里等死吧。

在香港,只要有病,即使没钱,医院也不会不管患者,而在内地没有钱基本看不了病,可能各位觉得很正常,但是我不能理解。

简单地认为市场化就能解决效率问题,这个思维太过肤浅。正是由于市场化,我国的医改正面临严峻考验。

李肃:空话!

医疗改革更是空话,他骂了以后也没说到底怎么样解决,通过什么解决。当年中国医疗是单位负责,后来进入一个社保体系,大多数人是没法依,包括农民这么大一个体系。合作医疗受到一些障碍以后,政府是很难管。用什么方式,什么途径在这个转型期间做好医疗体制?他也不知道。一个是社会主义公有制单位医疗保险,还有一种政府福利医疗,还有一种是综合保障,既有单位保障,也有个人投入,更有保险发展到一定程度。美国人80%是靠商业保险,单位和个人参与,还有一部分商业保险,他这一套福利体系非常的合理,实际上在市场化过程中,主要是靠捐助来支撑的。而中国是永远不可能走到慈善保险的,中国的医疗保障制度说到底就是还没有开始改革,只是原来的单位体制里面,推了很小一部分人走到市场保险。

 

 

 

第五场  房地产业的错话

 

 

郎咸平:房地产是泡沫经济!

我们所应该追求的是这个城市是一个独特的竞争力,以竞争力发展一个城市的未来,这个城市上去了,民生富裕了,房地产是一个后续的工作,要发展一些配套的措施,房地产推出来才有人去买。这个过程如果颠倒过来,拿房地产作为增长产业将会是什么代价?到最后你会发现房地产的泡沫反而阻碍了这个城市的发展。

只有房价与当地居民收入相匹配,经济才能健康发展,也才有可能为房地产商创造一个中长期发展的信心。

 

李肃:错话!

中国的房地产到底处在什么状态,郎咸平在房地产也是错话,他对房地产真的是一窍不通。他只是敢说,他骂房地产价格为什么这样?!其实他对中国房地产毫无了解。

中国的房地产总的解决四大矛盾,中国的房地产一开始是靠拉关系的,有了贷款就拉关系,有了土地就盖房子,主要是拉关系寻差价这个体系走上来。现在又转向一个资本房地产,谁有钱谁就可以进来,当前面对最大的问题是中国房地产资本市场不见了。中国还没有进入一个正常的房地产状态,所以中国从关系房地产走到资本房地产的时候,资本背景没有解决好。中国的房地产黑洞非常的多,老板就直接操盘,管理模式不到位。中国房地产是排浪式的消费,赌博式的。而真正的房地产要变成一个成熟的产业是以什么为背景?是楼市的规范化。而中国房地产不规范,到最后就是暴利,导致这个产业永远不可以规范化。研究我们的房地产功能结构,在转换过程中,怎么样把经济发展和楼宇发展结合起来,怎么样使房地产买卖、房地产租售这一套产业合理的结合起来,这都是房地产深层次问题。

为什么郎咸平说的都是一些错话,他现在说的炒家的问题都是一些现象,真的中国房地产业到底出现了哪些问题,全世界房地产有哪些模式,郎咸平指的中国政策没有一条是值得可看,郎咸平还大言不惭说自己是中国企业的教父。

 

 

 

观点:

 

宁波海曙先锋企业管理咨询有限公司葛险峰董事长

    中国企业家需要这样的“财富英雄”,在个人财富增长的同时,带动员工和社会财富共同成长。但是,一个健康的社会更应该容许争议,容许持不同意见者,哪怕这种争论里有个人的性格因素和心态问题,哪怕这种争论会牺牲一定的效率和财富。因为,从某种程度上,社会整体的文明与进步,比物质财富的积累更重要。

 

 上海浦东发展银行宁波分行市场发展部 鱼东海总经理

首先,我认为李肃所讲的引起了我们这部分经历改革的人的共鸣,因为李肃也是亲身经历这段时期的,实际接触了民营企业的改革过程,他以实际的数据说明了一些问题。相对于郎咸平而言,他久居国外,因此提出的某些观点还有待进一步接触和研究。

虽然李肃和郎咸平对某些经济问题的看法截然相反,但是他们都是大师级的人物,他们的观点都具有值得肯定的地方。国家改革本身是一个不断摸索的过程,因此,既需要有李肃这类对改革进行肯定的声音,也需要郎咸平这类对改革进行反思的声音,他们的观点都代表了相当一部分人的看法,各有千秋,无论是他们两人之间还是作为我们听众,都应该进行辨证看待,不能对某种观点全盘否定。这样对于国家的深化改革是有裨益的。

同时从社会允许两种不同的声音存在的现象,我们也看到,现在中国的社会越来越开放,国家也越来越稳定,社会舆论的包容性正在进一步加强。

 

宁波某房地产公司老总

对郎咸平和李肃的这两个演讲我觉得各有千秋。我们现在大局是稳定,有一些不同的意见是可以争鸣的!对这一点我觉得非常地开心。

 

公务员 潘高峰

郎咸平能提出问题,却不能解决问题!

不过我觉得李肃在发言中应该有一分为二的观念,讲讲郎咸平的理念有哪些合理的部分,作为对立面,他的理念有什么值得你李肃完善的部分。

 

宁波某大学退休教师

李肃讲到精英来领导这个社会,我想问历史是群众创造还是精英创造?

李肃讲郎咸平的的支持对象是网民,我觉得不是,如果他是一个仅仅民粹主义,仅仅是一个网民支持者,我想他成不了世界一流,李肃如果说他什么都错,如果他真的都是错的话,难道全世界的精英都是错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