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想政治课研究性教学模式原则初探


研究性教学模式,就是在课堂教学过程中创设一种类似研究的情境或途径,使学生在学科学习中(或结合其他学科)选择并确定学习的内容,在教师的指导下动手收集、分析、判断大量的信息材料,进行积极的探索、发现和体验的一种教学模式。它的最终目的是使学生自觉端正学习动机,在探索求知的学习过程中,将外在知识转化为内在经验,从而增进学生的思考能力、分析能力和动手能力。

政治学科性质呼唤政治素质的培养。新课程标准及新教材的一个鲜明特点就是注重了能力的教育。课程标准很明确地强调了培养学生“文明的行为习惯和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把政治定位在“是学校德育工作的重要途径,是我国学校教育社会主义性质的重要标志”,换言之,政治学科的德育功能越来越引起人们的重视。这就必须要求我们遵循 “以学生发展为本”的思想 。我国正在着手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无论从课程改革,还是新课程标准、新教材,都集中体现了“以学生发展为本”这一人本主义关怀。而新的课程结构所设置的“社会实践活动”,实现了历史性的突破。研究性学习活动是以“社会实践活动”的核心,它要求学习者从与自身密切的生活世界中自主选择主题进行主动探究。课题学习、专题研究等研究性学习方式,突现了学生的主体地位与老师的主导地位,增强了学生主动学习的意识,提高学习水平,增强发展性学力,使学生“学会学习,学会生存,学会做人”。为此,我们政治老师必须真正做到“教学相长”,创立“促进学生发展”的新教学模式,促成学生能力思维发展和人格个性发展。因此,研究性课堂教学模式对打破传统教学模式的桎梏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研究性课堂教学模式的原则

1 、发现性学习与创造性学习相结合的原则

    研究性学习是要求学生以积极、自觉的思维去面对自己尚未理解的问题,在质疑、查找、解疑的过程中进行学习、收获。研究是指学习过程。在研究过程中学生往往会用发散思维进行创造性学习,在获取、筛选、加工信息的基础上再生信息,解决实际问题。创造出来的东西也可能是人类已发现、已定论的东西,相对社会来讲并没有独创性,但这是学生不满足现状、不依赖老师,面对自己陌生的领域独自提出多种答案或解决方法,将知识转化为自己的能力的一个主动学习的过程。政治研究性课堂教学模式就是引导学生领会知识内容,提出问题,发现知识,从而提出见解,在学习和实践中逐步形成良好的思维能力。

2 、师指导学习和生研究学习相结合的原则

    研究性学习强调学生的能动参与意识,但并不排除学习指导,相反对老师提出了更高的学习指导要求。叶圣陶认为,教学“无非是教师帮着学生学习班的   一串过程”。这个过程,实质就是学生逐步摆脱老师的过程。研究性学习离不开老师的精心指导,尤其是开始实施时,老师更要提供一些精心设计的问题让学生去研究,“扶”着学生走一程,帮助学生建立科学的研究学习方法。这就要求   老师的指导要“少而精”、“指导要得法”。

3 、独立研究和合作研究相结合的原则

    研究性学习要求学生自选主题,自我解决,尊重学生的自主意识,积极培养学生的个性。因此,个人独立研究是开展这一教学模式的最基本形式。但由于当前学校图书的书量、学生个人文化程度等因素的制约,学生个人的力量往往难以解决复杂的问题。因此,学生之间必须充分交流、切磋,将自己的信息资源共享,最大程度地占有资料,相互启发,相互争论,从而取得“突破性”的成果——探索出未知的知识。

4 、学科学习与跨学科学习相结合的原则

    研究性课堂教学模式力图弥补原有教材的不足,改革单一的课堂教学形式,创造课堂教学独特的意趣。但在研究性学习中,由于每一个问题的研究和解决都会涉及到很多知识,学生在学习活动中很自然地在各学科之间架起桥梁,运用各学科   的知识来探寻未知的知识,使自己原有的知识沿着深、广两个方面拓展。政治研究性教学模式,使学生的学习资源从政治学科   拓展到数、理、天文、地理等,从课堂、书本延伸到了自然、历史、社会,真正注重了学生知识视野的开拓,思考问题和解决问题能力的培养和人文素养的提高。

政治研究性课堂教学模式的特征及其作用

    1 、开放性 。研究性学习的前提是必须搜集、占有大量的资料。由于当前师生本身固有的知识水平的限制,不可能在已有的知识中信手拈来自已所需要的信息,因此,必须改变“台上教师、台下学生”的课堂形式,创建一种开放的课堂结构。只要集于相关问题的研究,学生可以自由地走动,相互参阅资料。

    2 、能动性 。研究性学习提倡“以学生发展为本”的思想,它以尊重、信任、发挥学生的能动性为前提。能动性表现为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疑问,自主选择研究,能动性使学生的学习从被动吸收发展到主动探究。

    3 、整合性 。传统政治教学追求“面面俱到”,以至于整篇内容被肢解。而研究性教学是针对具体问题而动,它包括三个环节:信息吸收、分析归纳、成果表述,实现了多种能力   的整合。

    4 、互动性 。教学本身就是师生间相互交流互动的过程。政治研究性教学过程中,学生在独立研究、互相探讨的过程中必然会发生思想大碰撞。

    5 、超前性 。传统的教学模式是先教后学,而研究性学习的教学是“边教边学,学在教前”,即学生对知识的学习相对于老师的教是超前的。这种超前学习使教与学的关系发生了根本的变化,变“学跟教走”为“教为学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