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利润为零的解析


    在完全竞争市场中,经济学家宣称,由于竞争的作用,产商的利润趋向于零。但不少人有这样的疑问:既然利润为零,为什么产商还要生产?如果利润为零,我国向企业征收的所得税是哪里来的?

    其实这个问题很容易回答。经济学家所指的利润说的是经济学范畴的利润,是收益减去经济成本(包括劳动和资本的机会成本)。而一般人所说的利润是指会计学范畴的利润,是收益减去支出。两者对利润的看法只是有一部分是一致的,他们对利润的主要看法有两个主要的差别。

    其中一个重要的差别就是经济学家在计算利润的时候会把机会成本计算在内。机会成本就是资本用于这种用途而放弃第二种最好的用途可以带来的收益。因为资源只能用于某种用途,这就导致了它不能同时用于其他的用途,如果用于其他的用途,必然带来收益,选择一种用途而放弃其他用途所带来的收益的损失就是机会成本。

    如果一个人进行一个项目,他投资了10,000元,一年后的收益是1,000元,如果银行的利率是10%。用会计的利润来解释,他一年的利润就是1,000元,他盈利了;但是按照经济学家的解释,结果和会计的解释会相反。首先他获得的收益和他把资金存到银行获得的收益是一样的,同为1,000元;其次,他可以把进行这个项目的时间去做别的事情,这个事情也是有收益的。但从目前的情况来看,他的收益仅仅只是1,000元,所以在经济学家看来,加上机会成本,这个人的投资实际上是亏损的。

    另外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会计上成为利润的某些部分在经济学家看来实际上是租金。例如一个企业具有一定的技术优势,他可以比市场上其他企业低的成本曲线来生产产品,但是他所要的价格与其他企业是一致的。我们假设这个企业是完全竞争市场上的一个企业,而在完全竞争市场上所有企业都为价格的接受者,其价格也就是边际收益等于边际成本。而此企业有比其他企业低的边际成本,这样在会计里记为利润,而在经济学家的眼中,这是租金。这个租金是企业拥有高技术的租金。企业拥有高技术,必然是此企业在技术开发方面进行了投入,这个在会计里的利润其实就是对企业开发高新技术的回报,这就是经济学家里认为的租金的一种。

    正是以上两个方面的不同,造成了会计里有利润,而经济学家却说在完全竞争市场中,企业的利润为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