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大症结考验楼市诚信


    昨天下午2点11分,位于东三环双井桥东北角的天之骄子售楼处乱成了一团:百来位接到开发商“入住敦促函”前来收房的业主怎么也没有想到,当他们到达售楼处办理入住现场的时候,开发商一个人影都不见了。业主个个脸上茫然,有拿着“入住敦促函”质问现场保安的,有三五一群围在一起讨论的,也有安静坐在一边看书等待的……

  记者了解后得知,这又是近日北京频频发生的入住纠纷中的一起。开发商嘉利恒德的“失踪”也不是“没有前奏”,之前这100多名业主因为“开发商没有达到入住条件而强行要业主入住,涉嫌验收竣工备案表、小区实测面积报告造假”,已经和开发商进行过几次交涉。

  据了解,从7月上旬至今,包括天之骄子、远洋山水、珠江峰景、农冠润景、京汉旭城、华源冠军城、世界名园、后现代城三期等近20多个楼盘相继入住。北京楼市迎来了今年的第一个入住高潮。

  与过去几年相比,今年的入住纠纷似乎并没有减少,一些老问题、老现象都还在发生,让人觉得似曾相识:除上面的天之骄子外,世界名园因为延期交房而引起了业主的不满,康城西区的住宅楼前几天还张贴出大量“挥泪贱卖”、“低价售房”的广告———20多名新入住的业主因房子质量问题,称要一起低价转让房屋。

  消费提示

  办理入住要分五步走

  第一步,看入住日期是否延期。

  根据入住通知单的寄达日期看看开发商是否按时交房,如果延迟了交房时间,看合同规定的赔偿条例是如何规定的。

  第二步,看开发商是否有竣工验收备案表。

  要看开发商是否拿到了北京市质量管理部门核发的竣工验收备案表,如果有此表,表示该项工程已经通过验收达到竣工标准。

  第三步,结算面积。

  测绘部门出示的面积实测表,就是开发商和买房人要进行面积结算的依据。记住:要按购房合同约定的面积误差的条款结算面积。

  第四步,根据购房合同和补充协议验收房屋。

  如果在验收的时候发现问题,一定要当场请施工单位及时维修,维修后再重新验收房屋。

  第五步,交纳物业管理费和供暖费。

  接下来的工作是交纳税费。包括物业管理费、供暖费以及契税、公共维修基金等。

  记者调查

  六个问题困扰业主收房

  北京的入住仍存在各种各样的问题,归纳总结一下,不外以下六大问题:

  ■问题一:延期交房

  据了解,按照购房合同,6月18日天之骄子开发商嘉利恒德应该交房,但“开发商通知我们,因为市政工程建设的原因没法交房,要延迟30天左右。”天之骄子业主吴先生告诉记者,“开发商通知让业主7月25日收房,然而很多业主发现,小区内道路还是土路,多数玻璃门并没有装好,小区绿化还没有做好,建筑垃圾成堆。这房子根本没法住。但是开发商不承认违约,只是说免去35天的物业费,并让我们马上收房。”而世界名园竟然延期了一年多的时间还未交房。

  ■问题二:工程瑕疵、“货不对板”

  康城西区的住宅楼上周张贴出大量“挥泪贱卖”、“低价售房”的广告,20多名新入住的业主称卖房是因为难以忍受房子的质量问题。9号楼一楼的业主张女士入住后,洗手间的天花板严重漏水,一直渗进地下室,导致地下室的墙面也受潮发霉。7月几场大雨过后,小区3号楼的4户业主家中都不同程度被淹。

  另外,一个不容忽视的问题是:入住时即使没有“硬伤”,原先买房时销售人员或者广告宣传的那种味道已经没有了,更多的业主不仅要承受质量瑕疵,也要承受“变味”带来的失落。

  ■问题三:工程竣工验收备案表能否作为入住标准

  若干年来,无论是北京的开发商还是购房人,都已经习惯把工程竣工质量验收(现在是备案)完毕的日子作为“法定的”可以办理入住的日子。这一约定俗成的“入住标准”越来越受到质疑。

  刚刚喜迁新居的刘先生非常闹心:开发商是按期交房了,但他所买的项目一期,道路没有铺装,规划中的绿地不见一根绿草,还堆着一大堆施工材料,水电气热更是没有。但由于购房合同里没有对交房时环境、配套作约定,刘先生对“按期”交房的开发商无可奈何。他提出了质疑:开发商拿到竣工备案表就能通知业主收房?能不能让买房人入住,到底谁说了算?

  ■问题四:为何先交物业费才能拿钥匙

  很多业主对目前北京楼市通行的交了契税、公用维修基金和物业管理费再拿钥匙持有异议,认为交契税、物业管理费、公用维修基金这些原本和收房是两码事儿的事儿,现在却成了入住的必要条件。因此产生的纠纷也不少。

  而很多开发商辩解,要求买房人先交清这些税费再给钥匙其实也是不得已的做法。因为牵扯到办产权证的事。如果买房人不及时交纳,开发商怎么能保证把产权证按买房人所要求的时间办理完?

  ■问题五:集体收房成了纠纷导火索?

  对很多购房人而言,团购和集体收房都已经不是一个陌生的词儿,从今年的入住情况看,集体收房虽然没有往年那么激烈,但集体收房引起的纠纷仍在发生。业内人士认为,集体收房本身没有错,是开发商和业主因集体收房而产生的“对立心态”让集体收房成了入住的导火索。一些开发商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每套房子是不尽相同的,买房人的喜好也不尽相同,集体验房从某种角度上说,容易把问题复杂化。

  ■问题六:入住常识和入住服务都亟待提高

  除以上的问题外,记者还注意到,很多入住纠纷还因为买房人甚至是买房人聘请的所谓“维权律师”缺乏必要的商品房买卖、入住常识等知识,开发商、物业管理公司服务意识不高而引起。

  在一个入住纠纷的现场,记者亲眼见到一位业主们所聘请的律师不仅缺乏商品房买卖、合同以及相关法规的基本知识,还误导了购房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