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社会转型的冲击之下,许多人表现出信心递减的现象。
信心递减现象对经济的打击胜于金融紧缩,信心是经济增长所需要的,是社会肌体的“微循环”系统,改善经济的“微循环”,将促进经济增长。
我们必须关注一个普遍存在的现象:当大家都满怀信心,敢于投资、敢于消费时,社会经济将会焕然一新。
我多次强调一个观点,要通过设计中国人的思维软件(成功思维),提升大家的信心。
从全局角度看,这是一件非常有意义的工作。美国人的超强信心一直是支持美国经济增长的重要动力。有了信心,人们才敢于投资,乐于消费,勇于奉献,也心安理得地享受生活。
然而,我们突然发现人类已经进入了一个缺乏信心的时代。现在,全球普遍看好中国的未来。中国人应该满怀信心才是,但是,在拥抱机遇之前,首先要面对挑战。
在这种情况下,中共“十六大”提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是具有历史意义的。
中国人的心灵软件应该更新也可以更新,宏观的大政方针确定之后,微观的心灵软件要更新,而且非常迫切。
思维软件属于思维、意识范畴,思维与心态有关,也决定行动。一个人的心态最重要影响到他的行动。消极思维必然带来消极行动,积极思维与积极行动是匹配的。
一个名词一个概念的引入,会启发中国人思考,一种加入了中国人智能的理性思考,在思考的过程中完成“中国化”转变。
的确,中国人需要培养自信心,让必胜的信念主宰中国人的内心世界,只有超强的信心才能带来超强和超常的经济增长。
中国人是善于创新的,只要你给他一点时间,给一个空间,中国人总会让你感到意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