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地中海死里逃生


在西班牙的日子,我几乎每天都到地中海中游泳。然而,就在我行将离开地中海的前一天,我几乎在这里葬身大海。

地中海的阳光与海水吸引了来自全球的游客,其中主要是欧洲人。在那里,我没有见到过一个中国人。来自亚洲的人中,西亚人最多。他们在碧浪中尽情邀游,或者在沙滩上踢足球、打排球。由于地处欧洲最南端,西班牙的白天很长,几乎要到晚上十点,天才开始暗下来。所以,每天晚上六点到八点左右,太阳开始西垂的时候,是我到地中海游泳的固定时间。

在地中海游泳是一件无比惬意的事情。而几乎每天来地中海,使我对地中海有了比较充分的观察。我将写一篇关于地中海的散文。那些来自欧洲的小伙子们,浑身的饥肉反射着阳光,他们有着很好的水性,令我想起法国名片《碧海蓝天》。在地中海游泳,成为我的一件大事。告别地中海,我有些依依不舍。

离开西班牙的前一天,我再次前往海滩,想在地中海里最后畅游一次。令我惊讶的是,每天人满为患的海滩,今天却冷冷清清。只有几个人在海边戏浪。仔细观察,才发现今天的海浪很大。但我依然下海游泳,出于安全考虑,我没有像以往那样游到大海深处,而是在离岸约一二百米的距离上,沿着与海岸平行的方向游泳。浪涛越来越大,时而把我举到空中,时而把我推向谷底。因为我掌握了海浪的节奏,所以,游得优哉游哉,对近在咫尺的危险浑然不觉。相反,令我觉得十分刺激。大约一个多小时以后,我感到有些疲倦,准备返回岸上。这时我作出了一个十分错误的决定,就是按垂直于海岸的方向,向回游去,这样的距离最短,可见我当时有点心急,同时过于自信,忽视了两三米高的巨浪的威力。这使我几乎犯下了无法弥补的错误。由于我采取了面向海滩的泳姿,使得巨浪刚好从正后方,而不是像前面那样从侧面越过我的身体。尾随而至的巨浪一下子便把我打入海底,等我挣扎着露出头来,下一个巨浪接踵而至,再次把我打入水下,这时我呛了几口水,并且意识到,由于海浪没有间歇,所以我可能难有“出头之日”了。一丝恐惧掠过我的心头。但是我想,在这个时候,镇定比什么都重要。我拼命划了几下,挣扎着把头抬出水面,试图赶到下一个浪头之前喘一口气,但海浪还是没有给我这个机会。我再次呛水。在我一瞬间,我看到海岸离我的距离还远,大约有几十米。我只好憋住气,拼命向海边游去。有几个人有海边打水球,他们的脸上有灿烂的笑容。但我没有机会张嘴呼救,即使我能大声呼救,他们也不会听到。事后我想,可能是当时的危境激发了我身体里的潜能,使我能一口气游回来。后来的动作已经完全变形。而且,途中一再呛水——快到岸边时,我以为双脚可以踩到海底,那样我就可以喘一口气,没想到地中海的海岸很陡,即使离岸很近了,双脚仍然够不到底。企图踩地的动作使我再次沉入水下并且呛水。我于是拼尽最后一丝力气,游到岸上。上岸后,立刻扑到在沙滩上,再也没有力气站起来。

事后看来,我的错误主要有二:一是过于自信,在大浪中坚持下海游泳;二是虽然在游的过程中有所防犯,却选择了错误的靠岸方式,我想,在这种情况下,正常的靠岸方式,是采取几乎与海岸平行的姿态,慢慢靠岸,这样,海浪是从身体侧面,而不是正后方压过来,同时,海面上不同位置的海浪大小是不同的,要仔细观察,选择浪头小的海域靠岸。这一经历令我十分后怕,根据我的水性,如果我的返回距离再增加二十米,我就游不回来了。地中海在最后时刻给我留了情面。我也以这种有惊无险的方式,告别了地中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