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行高校教育收费政策违反国家宪法
当高校高额的收费政策,成为无数贫困家庭学生上大学的门槛和一家人新的贫困开始的时候,我们不能不对现行的高校收费进行彻底的反思!在开始的时候,也许并不为大家所意识,然而多年的发展已经成为多数民众家庭所无法承受起的社会问题的时候,他就必须引起全社会的思考和注意.
首先,之所以说它是社会问题,是因为高校高的收费,已经超越了多数家庭的支出能力.
在中国将近9九亿的人口在农村,据国家统计局公布的资料,2005年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3255元,2005年,陕西省城乡居民人均收入为3722.28元,2005年陕西农民人均收入才2052元,按照这个标准,4年本科爹妈不吃不喝得10年才能供完,其他兄弟姐妹还都的给活活饿死。约21%家庭已经无钱上学,而这21%之外的许多家庭4年本科爹妈不吃不喝得10年才能供完。而像陕西省这样的经济欠发达省在全国还不少呀!这样一个比例这在中国难道不是一个学殇吗?难道不是一个社会问题吗?而按2005年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3255元标准计算,父母兄弟姐妹吃糠咽菜,勒紧裤腰带(人均花掉1500元).所剩的也要19年才能供完.这可是全国的人均情况.按统计学的知识分析同时也意味着,全国至少有60%左右的家庭无钱供孩子上学,好专业的大学,好学校还不敢算,太贵.这儿也只是按最低的学费计算.可见现行高校教育收费政策严重的程度.
其次,如此关系家家户户的,关系国家人才战略的问题,发展到如今为民众所痛恶,却多年来不见有实质性解决. 如果民意上升为法律,我想现行高校教育收费政策的废除,应该是民众投票率最高的一项.
一方面是国家经济的强劲发展,一方面是部分经济落后对国家社会和教育发展的影响.经济欠发达省份贫困家庭的孩子因贫困而上不起大学的高比例出现,一方面在影响这些学子的健康成才的同时,也在影响无数个高中,初中阶段的孩子的学习进步.调查显示已经越来越多的家庭因为看到高校的高收费,而让孩子早早的结束学业.有可贵的品质贫困家庭孩子的艰难和坚韧求学之路在有的地方甚至成为人们的笑谈.
另一方面政府高昂的高校收费政策,在民间经不起民众的推算.从某种程度上国家成为高校乱收费和高收费的保护者.还是以前的数十门课,还是那些教授.所不同的是高校开始收费后教授们的腰包越来越鼓了,房子越来越大了,办公室室越来越豪华了.百姓眼中看到的是,交的费多了,高校的楼越来越多了,福利楼越来越好了.高校不断膨胀的福利,难道也是教育的成本吗?也是国家教育政策所支持的吗?
最后,教育作为公共产品,要能体现公平,不能体现公平就是违反了国家宪法.
即使在最贫穷年代的中国,国家都要办好教育.让优秀的孩子上好学.然而在经济已经高度发展的今天,在中国,我们竟然还有那么多非常好的,非常刻苦的,又非常渴望上学的学子,在高校的们前作难.他们不是一个,不是少数,而是一个数字很大的群体.我们不能不对政府的现行高校收费政策感到深思.和对政府的无为迟钝感到遗憾.一群没有体验过高校收费政策之苦,却又幸福的免费上完大学(许多还从大学拿钱)的政策的制定者是无法体会的贫困家庭的孩子感受.这也是一个教育公平的笑话.你们上大学都没有掏过钱,那你们为什么要让我们交钱你?教育的不公显而易见.所以从公平角度而言,教育高校收费政策显然是当权的上辈欺负晚辈的一个政策!
欺负一词,体现了公平的问题.仔细看一下,国家教育现行高校教育收费政策的制定者,在13亿人口的中国国民里是这样一个群体,年龄在40岁以上,自己的大学教育是家里没掏钱上的,国家掏的,而且上大学时还从那时相当贫困的国家拿了不少的补助.而且听以前的经济学家讲,解放后国家的经济,工业,教育等建设的资金,几十年里一直来源于农业支持城市建设的"剪刀差".如今这笔帐还没有向九亿农民怎么明确的还过!高校高收费的政策又向他们的子孙收上了.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第二章 公民的基本权利和义务“规定中国公民拥有平等的教育等权利。哪为什么?在13亿人口的中国国民里年龄在40岁以上上过大学的上大学没有交钱,而要35岁以下的这些人上大学要交高学费?公平平等吗?体现了宪法的平等权利吗?因此从法律的角度而言,现行的国家教育高校教育收费政策违反国家宪法,剥夺了公民的受教育的平等权利。
一点还没写完的话.在纪念红军长征胜利70年之际,重温长征精神,一个小例子让人始终无法平静.八月份一位年近九十的老红军,仍然关注着许多贫困生上学问题,给当地的圆梦行动组织者捐出3000元,希望资助贫困学生,署名老红军.再穷不能穷教育,不能穷孩子!这是无数前辈的心愿.一个用生命在极端困苦的条件下参加长征,经历无数磨难的老人,依然还在惦记着贫困生的上学问题,在令我们在感动的时候,我们更应该深思.这件事我们为什么让这位老人牵挂着?让他放心不下?十大元帅的子女也纷纷捐助,不得不令我们深深的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