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经意的伤害
陈岩锋
晌午,我推着车子带着孩子散步,孩子睡了,我也累了,便坐下看书.今天看的书是18世纪的河南人刘埥撰写的<片刻餘閑集>.该书分二卷,我只有第一卷,被国家图书馆列为善本.该书与其他一些古籍是我在河南廉价卖的.卖书的是个”生意精”,只要是装桢漂亮的书都要高价,而破烂的一般廉价处理掉.我才有机会捡漏,拿它们来打发闲暇的时光.
人生难得几日闲,孩子睡着了,我也可以心静了,宽心读点儿书.然而孩子的睡眠时间一般都很短促.不大一会儿就从梦中醒来了.舒展了一下身子,抻抻懒腰,便开始观察身边的世界.好象一切都是新鲜的.一片树叶,一粒石子,我们的身影都可以吸引孩子,叫孩子观察得有滋有味.这不,蚂蚁又成了观察对象了.亮晶晶的眼睛直勾勾的盯着它们,在孩子的眼里好象他们不是蚂蚁,而是与我们一样的人了.
看着孩子那么真挚,我也开始了联想: 扫地不伤蝼蚁命,爱惜飞蛾纱罩灯.这种博爱的确的确被许多人认为是迂腐了.毕竟,如果这样爱下去,人也不能为人了.然而博爱的精神的确是需要的,倘若我们还希望更多人生活得更安逸的话.如若想叫别人消失那就当别论了.不过,即便博爱的旗帜在人类的头顶悬挂了几千年,挂羊头卖狗肉的成分还是比较多.否则,也不必反复讲人所共知耳熟能详的道理了.不说斗争与战争造成的生灵涂炭,车祸、水灾、饥饿与社会不平等致死的人,这些不经意的灾害不一定比斗争与战争致死的少,但谁会在意和刻意设法去避免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