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千上万只燕子聚集外迁,重庆特大干旱先兆?


 重庆特大干旱先兆之一,

成千上万只燕子聚集外迁
http://www.cqwb.com.cn/webnews/htm/2006/6/18/200732.shtml

重庆晚报 → 都市频道 → 都市新闻 2006年06月18日 第 04 版,2006年06月18日3:06:00 。
从一周前开始,每到傍晚降临,荣昌县盘龙镇盘周街上的4条电线上就会密密麻麻地站满从远处飞来的上万只燕子,引来众多好奇者观看。
当地镇上居民吕潘介绍,每到晚上7时许,太阳刚下山,大片大片的燕子就向镇上飞来,然后规规矩矩地排列在盘周街十字路口的4根电线上,排了约有100多米长。燕子们十分安静,头和脚都整齐地排列着,一动不动地蹲在电线上。第二天天亮后又整齐地全部离开。
盘龙镇政府值班室甘先生证实最近一周镇上确有大量燕子降临,估计上万,“但只停留在一条街上的电线上。”
市自然博物馆动物研究专家邓合黎认为,燕子是候鸟,属群居动物,在这个季节里停留在我市的应主要是金腰燕,而在我市以前的其他地方也曾有燕子大规模聚集的情况发生。邓认为,这是一种正常的自然现象,至于为什么要大规模聚集,估计与当地地理位置有关———燕子可能是方便到某处捕食。
--------------------------------------------------------------
---------------------------------------------------------------
“燕子们十分安静,头和脚都整齐地排列着,一动不动地蹲在电线上。第二天天亮后又整齐地全部离开”,燕子大规模聚集商议外迁, 应是重庆特大干旱的先兆。

重庆特大干旱先兆之二,成千只燕子聚集外迁。
重庆晚报 → 都市频道 → 社区新闻 2006年06月15日 第 10 版
http://www.cqwb.com.cn/webnews/htm/2006/6/15/200214.shtml
日前,北碚区静观镇迎来千只燕子赶集的精彩场面,煞是壮观。
最先发现这一盛况的是家住静观镇水仙街的钟先生。前日下午6时许,钟正和邻居在街边搓麻将,发现街道附近有近百只燕子飞来飞去,然后停在两旁的电线上。半小时后,又来了一大群,黑压压一片,也停在电线或路旁的行道树枝丫上。钟赶紧回家拿来DV拍摄,但遗憾的是,因前日下午阴雨濛濛,效果并不好。
“四年前就来过很多燕子,连续一个星期,每天下午都聚集在这里。”居民吴婆婆介绍,居民们都觉得燕子来很吉祥,没人去驱赶。直到晚上8时,燕子们才离去。
-------------------------------------------------------------
-------------------------------------------------------------
“居民们都觉得燕子来很吉祥,没人去驱赶”。
小精灵啊,你们识破天机,为什么不告诉人呢?

四川盆地气象云图有如台风将有大雨暴雨

                       文/图:翟智高
暴雨来到

盆地高温结束四川和重庆旱情将彻底解除。
  今明后三天,四川盆地内将有大到暴雨,随着降雨增多,四川省和重庆市持续的旱情将逐步解除。受北方冷空气影响,四川盆地气温下降明显,部分地方温度下降可达10℃,持续多日的高温得以解除。 暴雨来到 盆地高温结束

 盆地内绵阳、广元、南充和巴中4市的部分地方已出现了大到暴雨,三台县出现大暴雨,降水量达到140毫米。9月4日至9月6日,四川盆地内自北向南先后有一次雷雨天气过程,雷雨时伴有短时阵性大风,部分地方可达暴雨。盆地气温下降明显,重庆市自北向南将有一次明显的降温、降雨天气过程,各地最高气温将下降8~12℃。雨量分布不均匀,一般都是小到中雨,其中西部和中部雨量可达中雨,局部有大雨到暴雨。冷空气影响时,伴有3~4级偏北风,山口河谷地区风力可达5~6级。  本周四还有降雨 。预计7、8、9日重庆市各地还有一次降温、降雨天气过程。 降雨增多 旱情将逐步解除 。盆地内周平均气温正常偏低,周降雨量大部地方正常偏多。9月上旬内,随着四川省降雨增多,在抗旱蓄水的同时应注意预防局地洪涝及山地灾害的发生。

 
帖子附图:
四川盆地气象云图有如台风将有大雨暴雨
 
帖子附图:
今明后三天,四川盆地内将有大到暴雨,随着降雨增多,四川省和重庆市持续的旱情将逐步解除
 
帖子附图:
盆地内绵阳、广元、南充和巴中4市的部分地方已出现了大到暴雨,三台县出现大暴雨,降水量达到140毫米。9月4日至9月6日,四川盆地内自北向南先后有一次雷雨天气过程,雷雨时伴有短时阵性大风,部分地方可达暴雨。盆地气温下降明显,重庆市自北向南将有一次明显的降温、降雨天气过程,各地最高气温将下降8~12℃。雨量分布不均匀,一般都是小到中雨,其中西部和中部雨量可达中雨,局部有大雨到暴雨
 
帖子附图:
降雨增多 旱情将逐步解除 。盆地内周平均气温正常偏低,周降雨量大部地方正常偏多。9月上旬内,随着四川省降雨增多,在抗旱蓄水的同时应注意预防局地洪涝及山地灾害的发生。
四川盆地的降雨受印度洋和孟加拉湾水汽的影响为主,只有充裕的水汽翻越喜玛拉雅山或沿横断山脉河谷北上,经青藏高原冷空气的冷却,方能成为降雨云团 。今年重庆大旱与太平洋热带气旋和台风活动频仍,势力较强有关,使本可在四川盆地降雨的雨带北抬到秦岭以北,使黄河流域雨水充沛,风调雨顺。
 
帖子附图:
人工增雨有没有作用,只有天知道......
四川盆地的降雨受印度洋和孟加拉湾水汽的影响为主,只有充裕的水汽翻越喜玛拉雅山或沿横断山脉河谷北上,经高原西进、南下冷空气的冷却,方能成为降雨云团 。
图为今天(06年9月5日)四川盆地及重庆降雨实况云图,旋转气旋控制了四川盆地,使强大的冷空气和充足的暖湿气流汇聚于盆地上空成雨,暴雨来到 ,盆地高温结束,四川和重庆旱情将彻底解除:
 
帖子附图:
四川盆地的降雨受印度洋和孟加拉湾水汽的影响为主,只有充裕的水汽翻越喜玛拉雅山或沿横断山脉河谷北上,经高原西进、南下冷空气的冷却,方能成为降雨云团 。同时,有如台风的旋转气旋,使强大的冷空气和充足的暖湿气流汇聚于成雨:
 
帖子附图:
北京市平均3.3天一场雨
从6月1日到8月29日,北京市平均3.3天一场雨,50个下雨日平均降水量为362.9毫米,比近10年平均值偏多1成。今夏降雨集中在山前平原地区和城近郊区,极端天气事件时有发生,但没出现全市性的暴雨天气。
  除了降水天数多,今年降雨还有两个最大的特点,一是降雨空间分布不均匀,出现了两个相对多雨中心区,一个在海淀、石景山、门头沟一带,另一个在本市东部的平谷地区。而降水最多的是门头沟和石景山;第二个显著特点是降水强度很大,从今年8次较强天气过程的降水强度来看,7月9日、24日、31日和8月8日的局地降雨强度大,一小时最大降水量均超过55毫米,都明显超过了2004年7月10日的暴雨天气过程。
青海省德令哈市自入春以来降水持续偏少,5月份降水量仅为0.4毫米,较历年同期偏少98%,第一场透雨推迟近30天,对牧草返青、农作物生长、城市绿化等造成极为不利的影响。
  6月17-19日,德令哈市气象局抓住有利人工增雨的天气过程,在德令哈市农场、市郊区、塔弯克里3个作业点,利用车载式、牵引式增雨火箭及燃烧炉全面开展了人工增雨作业,德令哈市委、市政府及州、市气象局领导亲临现场指挥,并参加了德令哈市首次火箭增雨启动仪式。在自然降雨和人工增雨共同作用下,全市普降小到中雨,其中德令哈市区降水量达到25.2毫米,极大的缓解了前期旱情。
 
帖子附图:
6月10日,甘肃省委副书记、省长陆浩、副省长陆武成和省政府秘书长姜 信治等领导专程到兰州气象科技园视察。陆浩省长一行详细听取了气象部门的工 作汇报,考察了多普勒天气雷达和城市生态监测工作,参观了气象科技馆。陆浩 省长代表省委、省政府对全省气象工作者的辛勤劳动表示感谢。考察过程中,陆 浩省长对甘肃的人影工作做出重要指示,要求气象部门针对甘肃干旱缺水的现 状,依托先进的科技手段,提高防灾减灾的科学性和预见性,积极开展人工增雨, 增加有效降水,并要继续加强人工影响天气工作,积极主动预防和减轻气象灾害, 表示将亲自协调有关部门争取人工影响天气装备。
大规模人工增雨,使西北冷汽团正在南下过程中即被人工增雨火箭拦截消解,这种急功近利、为局部利益的“高科技”,是否扰乱了正常的大气环流和降雨规律?值得反思。
 
帖子附图:
大规模人工增雨,使西北冷汽团正在南下过程中即被人工增雨火箭拦截消解,这种急功近利、为局部利益的“高科技”,是否扰乱了正常的大气环流和降雨规律?值得反思
 
帖子附图:
   在国家有关部门的支持下,2001年启动了西北地区人工增雨(一期)工程建设,在黄河上游建立了人工增雨试验基地,改装了新型作业探测飞机,并在人影作业中发挥了作用。甘肃、山西、安徽等省结合本地实际,组织进行了各具特色的地方人影工程建设。近年来,各地进一步重视作业手段的现代化建设,新一代飞机播撒作业设备的研制与应用取得进展,新型高效增雨防雹火箭得到了广泛应用,人工增雨防雹炮弹的性能不断改进,先进的云物理探测仪器设备开始应用,总体技术装备水平有所提高。飞机作业指挥系统、高炮和火箭作业指挥系统建设也取得明显进展。
利用气象现代化建设成果,积极开展人影作业。1995年至2003年,全国有23个省(区、市)共组织实施飞机人工增雨作业4231架次,累计飞行9881小时,开展了高炮、火箭增雨作业,作业区总面积达300余万平方公里,增加降水约2100多亿立方米,在减轻和缓解干旱对国民经济特别是农业生产带来的不利影响方面,发挥了显著的作用。全国有23个省(区、市)组织开展了高炮、火箭防雹作业,保护区面积达41万余平方公里,累计减免雹灾损失约340多亿元。2003年,全国各地租用人工增雨飞机共30架,拥有人影作业高炮6929门,各型火箭发射架3804台,从事作业人员达35275人,有30个省(区、市)的1862个县(包括县级单位)开展了高炮、火箭增雨防雹作业,我国人影作业的规模已居世界首位。九年间,各地用于人影作业的各种投入累计超过22亿元,其中2003年投入达4.13亿元。
 
帖子附图:

    山西的荒漠化土地分布在北部地区,包括大同、朔州、忻州、吕梁、太原、晋中6个市的39个县区。气象部门为阻击沙尘暴,积极开展了气象监测、实施人工增雨等工作。
6月21日,河南省三门峡市气象局抓住有利天气时机,在全市组织实施大范围人工增雨作业,该市各地气象部门在市人影指挥中心的指导下,动用11套火箭发射架、9门高炮,发射火箭弹28枚、人雨弹190发,取得明显效果,挽救了该市120万亩旱地作物的生命。
7月21日下午,正在宁夏中部干旱带中卫市兴仁镇举行的全区火箭增雨防雹技术培训班的有关人员,在接到区局领导的指示和人工增雨作业命令,由区人影办领导亲临作业现场坐阵指挥,于7月21日夜间到22日早晨抓住有利天气时机进行人工增雨作业,经过彻夜未眠连续作业的一夜,中卫和吴忠两地共发射火箭弹78枚,雨开始连绵不断下起来,一场久违了的甘露终于降临到期盼雨水已久的中部干旱带上。
7月下旬九寨沟、小金、茂县人民政府分别要求该县气象部门实施了人工增雨抗旱作业,旱情得到了缓减;8月9日,阿坝州政府下发了《关于切实加强当前抗旱工作的紧急通知》,要求气象部门加强监测,强化服务,把握有利时机,适时开展人工增雨抗旱作业,缓减旱情;8月8日,理县人民政府紧急拨款2万元用于该县人工增雨,并要求气象局要做好一切准备,抓住有利时机开展人工增雨作业。
6月,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和布克赛尔县今年春季风多雨少,草场旱情加剧的情况,引起县领导的关注。从6月3--7日,和布克赛尔县人影办抓住有利时机,在县政府和地区气象局、地区人影办的领导亲赴增雨作业现场指导,在铁布肯乌散乡开展今年的人工增雨作业,发射增雨弹7枚,山区降水量达7mm以上,城区以东普降小到中雨,增雨效果显著 ,还出现了罕见的6月雪奇观。
大规模人工增雨,使西北冷汽团正在南下过程中即被人工增雨火箭拦截消解,这种急功近利、为局部利益的“高科技”,是否扰乱了正常的大气环流和降雨规律?
下图:新疆人工增雨作业后,出现了罕见的6月雪:
 
帖子附图:

重庆大雨,长期重旱终于解除,祝贺。
此次大规模降雨,源于西南充足的水汽向东北进如四川盆地,与到达盆地的西北冷空气交汇成雨,与人工增雨没有关系。

 
帖子附图:
“8000米的喜马也不能阻挡水汽传递,更别说80米高的三峡大坝了”。说的有理



(重庆日报2006年9月5日) 昨日,我市部分区县喜降秋雨。此次降雨虽然不能从根本上缓解旱情,但一层秋雨一层凉,饱受干旱之苦的灾区群众在感受凉爽中看到了胜利的希望,增强了抗旱的信心。

  巫山:炮响雨落

“下雨了!”昨晚8时30分,巫山县城夜空电闪雷鸣,一场祈盼已久的阵雨喜降全县,为饱受高温干旱困扰的人们送来了丝丝凉意。

晚上8时25分左右,走在街头,只见夜空中划过一道道闪电。“真的要下雨了吗?”很多人都表示怀疑。这一“梦想”很快就变成了现实,豌豆大小的雨滴瞬间飘落下来,冲刷着“高烧”多日的大地。街道两旁,措手不及的人们加快了回家的步伐;屋檐下、门店里,一下子汇集了众多避雨的人;巫山人民广场上,一群年轻人在追逐嬉戏,欢呼声不绝于耳……“下雨了!下雨了!”无数电话里传出一个共同的声音。

但“好景不长”,大约半小时后,雨逐渐减小,也越来越稀。记者从巫山县气象局了解到,这场喜雨实际上是一次人工降雨。

当晚,气象部门监测到,一股冷空气正向巫山逼近,全县上空笼罩着云层。“不能错过这个机会。”早已架设在铜鼓、建坪、官阳等9个地点的27门高炮和2门火箭炮同时“开火”,120多发降雨弹和5枚火箭弹应声升空、直入云霄,全县26个乡镇终于下起了雨,虽雨量不算大,但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旱情。

据了解,早在昨日下午1时许,气象部门便实施过一次人工降雨,铜鼓镇和大庙镇率先下了雨。巫山县气象局负责人表示,气象部门将密切关注天空云层聚集情况,晚些时候,如云层再次聚集,将继续实施人工降雨和人工增雨作业,向天要雨,力争尽快缓解旱情。目前,巫山县气象局已准备了500多发降雨弹。

  大足:气温骤降13℃

在经过了83个高温干旱日后,从昨日凌晨2时开始,大足县降下了阵雨,晚上8时的气温从前日的37.1℃骤然下降至26.1℃,整整下降了13℃,群众告别了难耐酷暑,迎来了一个凉爽的夜晚。

昨日零时49分至51分,大足县抓住时机发射增雨炮弹10枚,从凌晨2时至6时,该县铁山镇方向下起小阵雨,共计降雨0.5毫米。昨日傍晚18时55分至57分,大足县再次发射增雨炮弹10枚,晚上11时,该县普降小到中雨。

潼南:普降小雨

在持续干旱70多天后,昨日,潼南县通过人工增雨,使境内大部分地区于下午3时起喜降小雨。

此次降雨过程中,双江镇降雨量最大,达到5.5毫米。昨日,该县最高气温比前日下降了5℃。

昨日,成都市人工影响天气办公室还专门派了两门火箭炮增援潼南。

荣昌:六镇喜降甘霖

昨晨,在13枚火箭弹的怒吼下,老天终于“开了眼”,撒下甘霖。据荣昌气象局监测,该县有6个镇迎来喜雨。其中雨量最大的盘龙镇降雨量为9.5毫米;雨量最少的观胜镇,降雨量仅3.1毫米。

据了解,昨晚凌晨1时10分,一直在该县荣隆镇和观胜镇守候的人工降雨作业人员终于等来了好时机,通过两轮13枚火箭的发射,凌晨3时10分开始下小雨,一直持续到凌晨5时20分。

城口:雨水灌满饮水池

昨日,城口先后两次普降大雨,该县2000多口干枯的人畜饮水池再次蓄满雨水。

昨日凌晨1时,城口县葛城、高燕等少数镇乡迎来了旱灾以来的第一次降雨,降雨量为9毫米,持续了1个多小时。下午1时,大雨再次光临城口,24个镇乡普降大雨,降雨持续了1小时40分,降雨量达到8.9毫米。经过两次降雨,旱情缓解,气温降至25℃。

  黔江:局部地区迎小雨

昨日下午4时30分许,一场简短而急促的小雨突降黔江城区。这场小雨仅仅覆盖城区和南海乡集镇所在地,持续了不到40分钟,其中南海乡雨量为2.1毫米,城区雨量为1.7毫米。

  云阳:小雨送凉风

昨日下午3时40分至晚上9时,云阳县境内10个乡镇普降小雨。县城虽没降雨,但受周边气温下降的影响,城区凉风阵阵,居民纷纷走出家门散步。

昨日下午3时40分,降雨云层进入云阳县蔈草乡歧阳村观测点,该观测点立即展开人工降雨作业,1小时内,超过10毫米的雨水喜从天降。随后的5个多小时,关市镇、故陵镇、路阳镇和上坝乡等多个乡镇实施了人工降雨、增雨作业,均有不同程度的小雨。

铜梁:干旱在第66天得到缓解

“上膛,仰角45度,高度6000米,放!”,昨晚9时15分,铜梁县旧县镇永新村人工降雨点一声炮响,不到5分种,豆大的雨点从天而降。几乎在同时,铜梁县平滩、围龙、巴川3个人工降雨点高炮、火箭炮同时开炮,一发发人工增雨弹、火箭弹飞向5000多米高空的积雨云层,密密的雨点让连续干旱60多天的铜梁第一次感受到了丝丝凉意。

“干了60多天了,老天爷终于下雨了。”在火炮旁看闹热的70岁的刘明轩老人高兴得像个孩子,站在雨中伸出双手接雨点。据了解,至昨日,该县已连续干旱了66天,全县饮水困难的群众达到31.4万人。当晚,该县共发射人工增雨弹250发,降雨10毫米左右。

巫溪:一半地区出现降雨

昨日18时起,巫溪县抓住有利天气时机,实施人工增雨作业,使全县近一半地区出现降雨,降雨量达到42毫米。

本次降雨为该县今年8月以来出现的最大一次降雨过程,全县气温明显下降,对高温伏旱天气起到了较好缓解作用。

  垫江:今晨降喜雨

今日凌晨零时10分左右,随着火箭炮的轰隆声,垫江终于迎来了一场久违的喜雨。这场阵雨虽然只维持了一个小时左右,但城区的气温明显降了下来。

“太爽了!再下大点啊!”晚归的路人们虽然被突如其来的阵雨淋成了落汤鸡,但他们的脸上满是喜悦。

“这次降雨是人工降雨所致,由于云层较薄,降雨量不是很大。”据垫江气象局工作人员介绍,火箭炮降雨的工作人员将等待云层变化后,进一步采取降雨措施。(重庆日报)
-----------------------------------------------------------------
-----------------------------------------------------------------
"这次降雨是人工降雨所致”?以前那么旱,都干什么去了?有点贪天之功据为已功的味道。
 
帖子附图:
北碚昨晚11点就开始下大雨了,今天凌晨5点更是大暴雨。 万盛今天早上下好大的雨。铜梁城里下得大,部分农村地区还不多。永川开始降雨。武隆县城, 南川城,彭水天气闷热得很。
气象部门认为降雨是人工增雨催化打下来的。请看重庆晚报的说法:
受北方冷空气南下和人工增雨催化影响,前天晚上至昨天16时,綦江、潼南、大足、荣昌、城口、铜梁等相继出现降雨天气,其中城口自然降雨量最大,达8.9毫米。潼南先实施人工增雨作业,但降雨量不足2毫米,至15时第二轮雨来袭,降雨量才增大。大足、荣昌等其它地方降雨量不足0.2毫米。
截至昨日21时30分,奉节、酉阳、云阳、巫溪、大足、万盛、巫山、梁平等多个区县也相继开展了人工作业。共发射高炮弹近600发,火箭弹10多枚。
从西安方向入渝的云团昨对我市降雨影响最明显,其次是四川入渝的云团。昨日,城口、巫溪、巫山、奉节、开县、云阳、万州、大足、南川、巫山、梁平、北碚、开县、黔江、永川、合川等近半区县境内出现分散性阵雨,其中巫溪降雨量最大,达42.5毫米,是昨日增雨最成功的地方。
主城及渝西降雨推迟
昨22时后,副高影响减弱,预计昨夜出现的主城及渝西降雨被推迟。但专家们称,降雨成定局,只是云团移动较慢,降雨被推迟而已。
昨日虽未有大的降雨,但全市气温明显回落。至16时,全市除万盛41℃外,其它地方都降到了40℃以内。前段时间一直处于高温控制的渝西地区,除铜梁、北碚外,其它区县都降到了35℃以内。城口气温最低,24.5℃。主城最高气温34℃,比前日降了5.5℃。
市防汛抗旱指挥部专家认为,这场降雨对特大干旱并无大的缓解,也未抬高我市江河水位。据监测,目前我市主要江河水位仍维持低水位状态,中小河流水位整体仍呈退水趋势。
主城今日阴有阵雨
随着冷空气的进一步南移,从昨夜起,我市降雨区县进一步增多,气温下滑幅度更大,部分地方可着长袖装。气象专家预测,未来三天,全市最高气温33℃。
今天,重庆市各地阴有阵雨,西部及东北部偏南地区可达中雨,主城阴有阵雨。
-------------------------------------------------------
--------------------------------------------------------
“潼南先实施人工增雨作业,但降雨量不足2毫米,至15时第二轮雨来袭,降雨量才增大。大足、荣昌等其它地方降雨量不足0.2毫米”。

----------------------------------------------------
-----------------------------------------------------
老天不抗议才怪?
四川普降大到暴雨 重旱区伏旱解除
中国网 | 时间: 2006-09-05 | 文章来源: 新华网
http://china.com.cn/city/zhuanti/2006xq/txt/2006-09/05/content_7134251.htm

从四川省气象局了解到,从9月4日早晨6时至5日早晨6时,四川省大部分地区均出现明显降雨,特别是伏旱重旱区普降大到暴雨,旱情最为严重的南充、遂宁、广安3市旱情已经解除。到5日11时止,四川干旱的县由9月4日的24个减少到10个。

据统计,此次系统性降水量大面广,时间空间分布上总体比较均匀,有效地解除了

旱情和高温,对蓄水和秋种十分有利。此次降雨量从25毫米到138.2毫米不等,其中乐山市沐川县、南充市仪陇县降了大暴雨,雨量分别为138.2毫米和107.8毫米。内江市和峨眉山、马边、营山、蓬安、荥经等21个县市降了暴雨,雨量为50毫米至99.9毫米。犍为、渠县、天全等32个县市降雨量为25毫米至49.9毫米。

据5日早上最新气象资料分析,预计9月5日白天到晚上,宜宾、自贡、内江等8市和达州、南充、乐山3市南部有降雨,局部地方有暴雨,气象部门提醒各地应加强防御山地灾害。

除上述地区外,四川省其余地方是阴天,有短时阵雨。10日前四川盆地天气以阴天为主,雨日多;川西高原多阵雨,局部地方雨量较大。(记者江毅)

预计今天白天到5日白天我市自北向南有一次明显的降温降雨天气过程,最高气温将下降8~12℃,但雨量分布不均匀,一般小到中雨,其中西部、中部雨量可达中雨,局部大雨到暴雨,伴有3~4级偏北风。此次过程后各地晴热高温天气可基本结束。初步预计7日到8日我市各地还有一次降温、降雨天气过程。

  今天白天天空云量多,温度下降,到了夜间降雨产生,全天温度在29~35℃间波动。主城明日阵雨,最高温32℃,最低温27℃。后天阵雨转阴,25~33℃。气象专家预计,本周两场秋雨后,天气凉爽,温度适宜。记者秦雨实习生邓黎

  北京派来气象专家 万枚箭炮向天要雨

  昨日,市人降办已向全市各区县人降办发出作业通知,全市近600人工增雨炮手已全部到位,随时准备向天开炮,尽可能多向老天取雨,缓解旱情。川、黔两地也携手助渝驱高温赶旱魔。

  内:万发增雨弹随时升空

  市人降办主任冉荣生称,目前所有高炮、火箭炮通宵值守,进入战备状态,降水云团一出现,立即开炮轰击。据介绍,前段时间我市增购的300枚火箭,1万发高炮弹已经全部分发到全市各地人降办,我市将有充足的“弹药”补给。昨晚起,全市人工增雨大战已拉开序幕,到昨晚20点,綦江继前日作业降雨后再次增雨作业。

  外:川黔增援火箭发射架

  冉荣生称,为最大可能利用此次降雨天气进行人工增雨作业,中国气象局派两名专家来渝指导作业,昨晚已抵渝。川黔日前增援4台火箭发射架来渝,其中一台来自贵州,将增派到綦江,而另外由四川前来的三台将分派到潼南和荣昌两地。记者秦雨

  一次可发百枚炮弹 远处打炮主城下雨

  主城区只有沙坪坝、渝北、巴南等少数几个区有发射点,为什么不多设几个人工降雨点?昨天,记者来到巴南区跳石镇圣灯山人工增雨发射点,巴南区气象局副局长王旭介绍,由于一万枚炮弹中有可能有两三枚是“哑弹”,在空中不爆炸就直接掉落在地上,为安全起见,所以选择较偏远地方。在发射过程中还会掉落细如指甲壳的碎片,但对市民影响不大。他举例说,比如在圣灯山打的炮,就有可能在解放碑下雨,因此主城区市民不用担心。

  为让高射炮顺利执行任务,工作人员对它进行精心养护。昨天还专门“喂”它4斤用于润滑的黄油。一般一次性会发射20枚炮弹,但如果时机好,将一次性发射上百枚炮弹,不把雨打下来不罢休。
----------------------------------------------------
------------------------------------------------------
呵呵,看来,“一次性发射上百枚炮弹,不把雨打下来不罢休”,就是老天爷为重庆解了旱情,也非得记在人工降雨的帐上不可了。
 
帖子附图:
9月5日早间,暴雨云团在重庆上空发展,重庆的降雨本来应更大些。
 
帖子附图:
但“好景不长”,很快重庆的雨逐渐减小,也越来越稀。浓厚的降雨云团很快被人工降雨万炮轰的云消气散,这场喜雨实际上弄没了。
 
帖子附图:
重庆晚报: 万枚箭炮向天要雨

  昨日(9月日),市人降办已向全市各区县人降办发出作业通知,全市近600人工增雨炮手已全部到位,随时准备向天开炮,尽可能多向老天取雨,缓解旱情。川、黔两地也携手助渝驱高温赶旱魔。

  内:万发增雨弹随时升空

  市人降办主任冉荣生称,所有高炮、火箭炮通宵值守,进入战备状态,降水云团一出现,立即开炮轰击。
如果时机好,将一次性发射上百枚炮弹,不把雨打下来不罢休。
------------------------------------------------
--------------------------------------------------
把老天安排的暴雨云团打的云消雨散为止?

6日重庆市40个区县除南川、酉阳和秀山三个区县没有降雨外,其余区县均有不同程度降雨。最大的降雨出现在荣昌仁义,降雨量达到116.8毫米。主城区从昨天凌晨4点开始下雨,到中午才逐渐结束,降雨量为27.7毫米,为中雨量级。
6日下午,市人工影响天气办公室主任冉荣生介绍,一枚火箭弹的成本约为1300元,一发高炮弹的成本约为70元,这次全市大规模的作业过程弹药成本在70万元以上,全市增雨10-20%%。而中国气象局的人工增雨专家说,按国际通行的计算标准,人工增雨的投入产出为一比几十,肯定划得着。
32个区县出动了140门高炮和74门火箭车,共发射火箭弹317枚,高炮弹4404发。
-------------------------------------------------------------
----------------------------------------------------------
明天开始到后天,重庆将再次出现明显降水天气过程。雨量一般为中雨,中西部地区为中到大雨,局部会出现暴雨。

(预计)也是火箭弹打下来的吧?

中央气象台06年9月7日-8日降雨预报图:

 
帖子附图:
重庆特大干旱先兆,成千上万只燕子聚集外迁。
“燕子们十分安静,头和脚都整齐地排列着,一动不动地蹲在电线上。第二天天亮后又整齐地全部离开”,燕子大规模聚集商议外迁, 应是重庆特大干旱的先兆。

 


“四年前就来过很多燕子,连续一个星期,每天下午都聚集在这里。”居民吴婆婆介绍,居民们都觉得燕子来很吉祥,没人去驱赶。直到晚上8时,燕子们才离去。
-------------------------------------------------------------
-------------------------------------------------------------
“居民们都觉得燕子来很吉祥,没人去驱赶”。
小精灵啊,你们识破天机,为什么不告诉人呢?
http://forum.xinhuanet.com/detail.jsp?id=343969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