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扩张:投资环节和投资方式(罗兰贝格调研报告二)


如何扩张:投资环节和投资方式
除了选择正确的海外投资目的地,有意实施海外经营的企业还应决定首先投资
在哪个价值环节以及通过何种方式对外扩张。
与其他企业一样,中国企业可以选择的投资方式无非是:兼并收购、战略联盟
或者“绿地投资”(新建)。而在所有权比例和控制权决策上,也无非是合资或者
独资的方式。
调查发现:兼并收购的进入方式仍十分少见
从本次调研结果来看,中国领先企业进行海外经营时主要采取新建的进入方式,
在三种方式中所占比例高达48%;其次是战略联盟方式,占39%;收购兼并排在最
后,仅为13%。中国企业海外拓展的方式主要为新建,这是因为相对资本运作,中
国企业对生产经营的管理能力更有把握。
而国外企业较多运用的收购兼并等资本运营手段虽然已经出现,但总体来看还
较少被中国领先企业采用。原因在于尽管并购的方式有利于企业加快其海外经营的
进程,但是对中国领先企业来说,虽然规模及经营在国内领先,但要一次拿出巨额
的购并资金也并非易事,加之目前国内金融市场融资渠道还不十分畅通,利用外部
资金实现并购较为困难。此外,获得收购外资许可的漫长的审批过程也是制约因素
之一。所以说,目前实施大规模并购的时机尚未成熟。
同时我们也发现,目前以兼并收购方式扩张的还主要集中在高科技企业以及能
源和原材料领域。这是因为,对高科技企业而言,通过并购的方式是进入技术水平
较高的发达国家的有效形式,可以在较大程度上学习其先进技术、提升自身研发能
力。而对资源依赖型企业来说,海外并购也可以成为确保资源稳定供给的高效而便
捷的方式。罗兰·贝格预测,随着中国参与世界经济一体化程度的不断深入以及对
外汇管制的逐步放松,实施跨国并购的企业数量、并购涉及金额及复杂程度必将步
入一个新的台阶。
调查发现:中国领先企业偏向选择合资的进入方式
选择通过新建企业方式扩张的中国领先企业一般是与外方合资,而不是设立独
资企业。相比较之下,外资在华投资则更倾向于建立独资企业。
造成这种现状有多种原因:首先,中国企业自有资金短缺,政府又采取了十分
严格的外汇管理政策,导致大多数海外企业选择以合资的方式建立;其次,从中国
现实情况来看,缺乏海外经营的人才及经验,对国际市场行情及其发展趋势也了解
不足,因此需要外方合作者的引导和支持;再次,在工业化国家,中方投资者通过
合资可以学习外方的管理方法、技术诀窍等;最后,东道国也欢迎合资方式,特别
是一些对外资控股额有一定的限制的发展中国家。因此,通过合资的方式,中国企
业能吸收和利用当地合作伙伴的优势和长处,享受东道国优惠政策,同时避免或减
少政治风险。
虽然独资经营方式能够使得企业在资本、技术、管理、商标等方面拥有较大的
优势,从而保证子公司将严格按照母公司的海外经营战略意图行动,并保护企业的
技术及经营秘密,但就中国大多数领先企业的现状而言,初期采用合资方式更为适
宜。
调查发现:大部分企业从销售以及营销环节开始海外经营
当一家企业开始涉足海外经营时,不可能将其在国内的整个组织结构移植到国
外,必然是某些价值环节领先于其它价值环节输出,中国领先企业也不例外。我们
的调查发现,40%的受访企业表示销售及营销环节是其实施海外经营的最主要环节。
国内领先企业在销售及营销环节实施海外经营最直接的效果,就是扩大企业产品的
销售量,提升企业收入来源和盈利水平。
调查显示选择在采购环节实施海外经营的企业占20%,在采购环节实施海外经
营,国内领先企业一方面可以获得高质量原材料和半成品的稳定供应,另一方面也
可以通过全球采购,降低产品成本,提升市场竞争力。
由于中国本身就具有较强的劳动力成本优势和生产能力,因此仅有16%的企业
选择在生产环节实施海外经营,并且进行海外生产的主要目的多为规避贸易壁垒而
非降低生产成本。
而在研发领域,目前选择实施海外经营的比例为16%,罗兰·贝格认为中国经
济的迅猛发展必然会对应用科学技术提出更高的需求,随着中国领先企业资金实力
的增强,在海外设立研发中心或者直接购买相应先进技术的企业的比例也有望上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