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由于劳动力市场供于过求、市场经济日益发达以及市场竞争激烈等多方面的原因。造成研究生就业比本科生难,本科生就业比专科生难这些严峻的问题出现。造成很多大学生心理压力很重。研究生跟本科生抢饭碗,本科生跟专科生抢职位。有的甚至在同等竞争力的情况下,比别人要求的工薪低或者干脆不要工资,只要你企业让我先进来。但不要工薪是不行的。现在没有哪一家企业干这么做,因为这样他逃不了劳动监察部门的检查。查出来以后就罚的很严重。这时,面对即将毕业的大学生就可能面临毕业就是失业的困境。
于是,家长抱怨、大学生失望。最后都不从自身找原因。说是国家扩招政策不好,都是培养的快餐式大学生。你说是扩招不好,我也比较认同这一看法。但是,我认为最主要的还是出在自己身上的原因和学校课程设置以及相关实践环节的落后造成的多方面的问题。我经常给大学生做职业咨询,碰到的问题几乎都有普遍性。第一、对自己的专业知识学的很不扎实。学计算机的不懂数据库、学中文的不懂函的格式、学英语的口语不过关。第二、学校学习的专业课程设置落后。学校的课程始终跟不上企业发展的需求,以及缺少必要的专业实践等环节。有的学校说是带到企业去实习,其实就在浪费时间。第三、现在部分大学生读书比较急功近利。第四、在学校里根本对自己的未来事业没有规划过。第五、没有很好的分析学校与企业以及社会的当前形式。第六、普遍缺少意志力和团队的协调能力。都以为自己最有本事。因为毕竟企业关注的是协作。
当然,也不能全怪学生啊!企业也承担相应的责任。但是我们的企业有几个老板都资源承担培养员工的能力呢?不管是世界500强还是很小的民营企业,表面都在说我们很注重人才培养的建设。你别相信他。你看看他的招聘广告。为什么要找优秀人才呢?什么最简单的文职工作一定招硕士以上。到最后其实只要一个专科生就能做。造成人才浪费。为什么非的强调需要有工作经验呢?因为这样在培养人才方面的成本低或者不用投入培养成本啊。这样你进来,马上就有收益。你一个大学生算什么呢?学历还有比你高的学历,工作经验为零。还有的单位歧视大学生的现象很多。老板们认为现在三条腿的青蛙不好找,两条腿的大学生到处都是。你不做,有人做啊!还有进去以后你始终是弱者,劳动法其实就是合同法。对企业有多少约束呢?
我想最主要的是大学生朋友们首先摆正心态,从最基层做起。可以去学习一些自己比较感兴趣的技能,然后在进入人才市场。关键一点就是你自己必须掌握一门技能。目前我们国家不缺普通人才。对于人才其实就是金字塔型。高级人才是当前最缺少的。还是先积累经验,先不要把自己当人看,积累实际经验和系统学习专业知识,等几年以后你再回头看看,你已经是社会不可缺少的人才。大学生朋友们,你们现在处于黎明前的黑暗。我们不必怨天尤人,努力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