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有成熟的投资者就没有健康的证券市场,中国股市恰恰就是这样一个近乎病态的市场,从悲观绝望的崩盘论到现在放卫星式的预测股指,在仅仅一年多一点的时间里,居然会出现两个极端的结论,世界罕见。
一个正常的证券市场要具备:合理有效的游戏规则、规范运作的上市公司、成熟的投资者,现在看中国的股市与上述条件还有很大的距离。
面对现在狂热的市场,是不是该冷静地想一想,股市是什么?我们为什么进入股市?这个看上去十分幼稚可笑的问题,也许许多人会不屑回答,但是更多的人是不愿面对。作为一个有效配置资源的市场,股市在市场中的地位和作用极其重要,投资者买入股票是为了获得投资回报,而上市公司的股价反应了它的回报能力,能为投资者带来丰厚回报的公司必然受到追捧,受供求规律的影响价格就会上涨,直到这种回报与股价相匹配;相反不能为投资者回报的公司理所当然被抛弃,这是成熟市场的必然选择,资金通过资本市场流入优秀的上市公司就体现了其有效配置资源的功能。
回过头来看,国内的投资者有多少做到了这一点。在股市低靡时,许多优秀的上市公司也沦为抛售的对象,市场上一度出现许多仅有几倍市赢率的股票,从当时该股的的分红派现看也远比存款利率高。而现在股市疯涨到了3000点,还有人看高到6000点.在过去的一年中新增个人帐户近700万,最近达到8050万户,平均每个工作日3万多开户量让证券公司营业部排起了长队,工商银行的市值一度居然位于世界第一,中国人寿每股不足五角的赢利水平如何能支撑近五十元的股价。也许有人会说,中国经济美好的发展前景足以让国内上市公司的估值调高,是的我们不否认对于中国这样一个经济高速发展的国家,股价估值水平是应当高些,但这样的论调怎么在2005年没人提出。以目前国内金融业的服务水平,他们离世界先进水平还有很大差距,也不是一两年可以赶上的,这些差距不仅体现在硬件服务设施上更多的体现在服务理念上。工行市值超越花旗分明就是泡沫。
有点投资常识的人都知道,一轮行情有三个发展阶段,第一阶段走势平淡无奇,属于积累阶段,这一阶段很重要,一般是先知先觉的资金在逐渐介入,大交易商吸货阶段. 第一阶段结束后,市场开始上涨,熟悉技术分析的投资者发现行情已经启动,开始跟进,此阶段也可称为技术买入阶段.。在大量的技术派投资者追随买入后,股价快速上升,开始进入第三个阶段,即大众投资者买入阶段.也是最后的阶段,形态已经十分明显,电视、报纸等新闻媒体开始连篇累牍的报道好消息,股评也一致看多,交易量快速放大,投资者信心十足,原来不敢买入等待观望者看到别人赚钱有强烈的买入心理.在底部买入的开始出货,技术派也在逐渐派发,只有后知后觉的大众投资者买入成为市场最后的买单者.
我不否认未来中国股市会涨到6000点甚至10000点,但那需要时间和条件,目前上市公司的赢利能力达到了这样的条件么?现在股价已经很高了,“没有只涨不跌的股市”,正如我们在熊市中对恐惧的投资者所说的“没有只跌不涨的股市”一样。现在市场中的人都害怕说股市存在泡沫,如果有人说,他们还会群起而攻之,这分明是掩耳盗铃自欺欺人。一个市场充满缺乏投资知识、只知道大量买进的投资群体是什么样的市场?我们的管理层到了该清醒的时刻了,你们制造的牛市已经成为疯牛,该降温冷却了,不要让市场自己选择冷却的方式,那个时候就会出大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