股市,特色之道
具有国际化视野和实战经验的老师教导说,中国的股市,已经从关起门来玩筹码,开始进入一个全新的开起门来找价值的新阶段。据说,这是金融全球化的必然。
全球化不是抽象的概念,它已经切实地来到和发生在我们的身边。这两天,我到处在找人请教,想了解一下诸如美国的企业财会方法是否与中国一样,以避免在全球化中一不小心自己以偏概全。既然是全球化,那估值的技术、标准就可能有些变化,甚至有些可能是全新的理念。当然,这完全是正规军的打法了,那些无知无畏的投资者,一样地可以通过自己的勇气或者独到的特色之道,大赚特赚。
老婆或者老公总是别人的好,即使不是在今日以一夜为基本时间尺度的时代,也是非常的根深蒂固和普遍。当我们被银行里推销基金和社区里拉人开户的宣传,忽悠的梦想可以把股市都快当作自己生活来源的时候,却往往放弃了投资完全可以来源于生活的基本理念。
一个在峨眉山旅游公司工作的朋友,经常给我讲述他关于对联通股票投资的心得,并讨论该公司的价值,使曾经在通讯圈里混过几天的我,感觉到非常汗颜。但对于自己的上市企业,一点也没感觉,反而使外行的我,歪打正着、瞎猫碰见死老鼠地享受了峨眉山的几个停版。一个在媒体圈工作的朋友,对媒体类股票一概拒绝,却在非本专业的诸如化工、医药等企业上大兴其道。而本地的博瑞传播也是上升不断,并夹带停版。在我们为其服务的某大型集团,对本行业的股票,不屑一顾,对于自己已经介入的某上市公司股权,也缺少明断,但对于二级市场却经常蠢蠢欲动地产生很多虚狂的想象,而在行业类的公司投资上,我们轻松地获得了20%以上的收益,现在,根据工作中得到的国资委有关信息,又在介入到一个周期型与并购型兼备的股票上。跟在聪明人的后面,拾检哥们放弃的股票,是目前手痒并偷吃的我们的国际化和全球化的落实方法。
国际化生根到中国大地上,是要有点特色之道的。反思上述的几个事情,觉得其背后的道法归根结底还是在“人”上。国家领袖说“以认为本”,说的深刻说的好。如果一定要总结和归纳出什么道,那么,人道可以说我们的特色之道。投资的金路股份,投资的实际上是我们的刘汉大哥,是为我们龙头大哥投了一票。能够历经风雨,在如此复杂的中国经济环境中,在如此复杂甚至多少险峻的社会环境中毅力不倒,那就是有道得道。开枪的北京富豪,已经命陨刑场,而大哥却在中国的资本市场上,大兴其道,这本身就是价值啊。人家把宏达弄的那么不露声色,怎么就不能把金路给搞好?峨眉山,投资的是马大哥。人家连市长都不要了,一心一意做股份公司董事长,说明他眼光独到。国际化的估值,暂时还没搞懂,相信人,咱一定能做到。博瑞传播,投资的也是那一帮子人啊,人家能把商报办好,能把公司弄上市,能把股权激励实施下去,现在,又把抱着金饭碗讨饭的电视台给集体“承包”了,说明自有其适应当今社会之法、之宝、之道。还有国资委,在本地资源里,划过来划过去,无论划给谁,总有人相对或者暂时便宜些,是不是也是一种大的为人之道?。。。。。。
当然,话也要说回来,按照祖宗们的教诲,“人之道,为而不争”的,弄的过激了也不好。比如,峨眉山的金顶,就是悬崖峭壁基本上是笔直、陡峭的,和平年代里,枪声太多,总是不吉利或早或晚或多或少,“治大国若烹小鲜”,动静太频繁了,也不好。用人家美国的方法来估值,上边的,仅现金收益率指标衡量,好象只有本来做钱钱生意的工商银行,达到了两位数以上,其他的还需要努力加油粉饰一下才好。对于本来具有本质的企业来说,在更注重形式的年代,适当的美容,总是必要的。
(1月24日,写于大盘在3000点关前蹒跚之际)